红外整机

搜索文档
国科天成: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3:40
公司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65亿元,同比增长7.8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32万元,同比增长17.37% [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606万元,同比增长21.15%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23万元,同比改善6.54% [2][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2%,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分析 - 光电业务收入3.428亿元,占总收入84.3%,毛利率34.95% [10] - 制冷红外产品以锑化铟系列为主,II类超晶格系列处于市场推广阶段 [4][9] - 非制冷红外产品达到国内头部企业主流水平,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4] - 光学产品累计开发超60款镜头,定位中高端市场 [5] - 导航、遥感和信息系统业务作为补充,客户群体与光电业务存在协同 [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2879万元,同比增长25.29% [10] - 国内少数同时掌握制冷/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和精密红外镜头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 [8][9] - 具备II类超晶格探测器中试生产能力,非制冷探测器和镜片实现批量生产 [9] - 投资参股南京国科半导体(外延材料)、国成仪器(分子束外延设备)等上游企业 [9] 产能建设进展 - 在建工程8968万元,同比下降9.79% [10][11] - 推进成都II类超晶格探测器量产基地、上海非制冷探测器封装线、杭州红外镜头产线扩建等项目 [9] - 化合物半导体研发生产平台项目累计投入1.65亿元,进度50% [11][12]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客户涵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集团等大型央企 [9] - 制冷红外产品在稳定性、盲元率等方面表现优异,在比测招投标中多次胜出 [9] - 上市后市场知名度提升,各业务板块优质客户数量明显增加 [8] 资产与资金状况 - 总资产27.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4% [2][10] - 货币资金3.36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4.95% [10][11] - 存货6.9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61% [10][11] - 短期借款7.0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24% [10][11] - 募集资金使用比例96.5%,尚未使用资金1545万元存放专户 [12]
光智科技(300489) - 300489光智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4 17:2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14日下午14:00 - 16:3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总经理朱世彬,财务总监蒋桂冬,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孟凡宁 [2] 业绩提升相关 - 公司凭借红外光学材料领域领先技术和研发能力,未来聚焦核心业务,加大研发投入与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领域新客户提升业绩 [2] - 重组后标的公司主营业务充实业务链条,扩展业务范围,原有业务与标的公司业务相互借鉴,从多层面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5] - 公司一季度扭亏为盈主要因红外光学业务增长,持续推进红外上下游产品供应,生产经营态势良好 [4] 股权激励与考核目标 - 2025年度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归属期考核年度为2025 - 2026年,若存在特殊事项,从实施完毕年度起对业绩考核目标同口径调整,口径调整由股东会授权董事会确认 [2][3] 重组进展相关 - 截至目前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在积极推进,因标的公司审计、评估及尽职调查未完成,交易细节需进一步商讨,最新进展见2025年5月12日公告 [3][4] - 未明确回复重组进展不及预期是否与中美贸易摩擦有关以及先导电科业务及估值是否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 [3]
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3-10 15:48
发行信息 - 本次发行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不超过44,856,477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79,425,908股[8][35] - 拟上市证券交易所和板块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8] 业绩数据 - 2021 - 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699.52万元、32,773.73万元、52,955.53万元,复合增长率为63.96%[49][51] - 2021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772.77万元、7,466.11万元、9,741.21万元[51] - 2022年光电业务收入42,543.06万元,占比85.60%,2021年和2022年度分别同比增长63.01%和46.50%[39][45] - 2022年红外产品收入28,073.61万元,占比56.48%[39] - 2022年零部件收入9,225.09万元,占比18.56%[39] - 2022年光电研制收入5,244.37万元,占比10.55%[39] - 2022年其他主营业务收入7,159.19万元,占比14.40%[39] - 报告期各期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8.90%、44.75%和38.05%,呈逐年下降趋势[64] - 报告期内,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5.48%、10.84%和9.06%[89] 采购数据 - 报告期内各期探测器采购金额分别为6931.81万元、13703.27万元和38562.96万元,占各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54.07%、58.40%和72.00%[21][41][60] - 2021年和2022年制冷型探测器采购总额中国产型号占比分别达到90.11%和96.48%[24][62] - 2021年和2022年Z0001生产的InSb探测器占公司制冷型探测器采购总额比例分别高达74.11%和90.86%[24][62] 资产数据 - 2022年资产总额130,532.8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0,028.90万元[50] - 公司2021 - 2023年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13.88%、16.56%、15.23%[51]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232.82万元、11297.59万元和33825.70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4.75%、10.99%和32.03%[26][70]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付账款金额分别为6680.59万元、16949.48万元和16158.87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3.28%、16.49%和15.30%[27][72]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9616.82万元、15350.48万元和27189.66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3.51%、14.94%和25.74%[73] 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罗珏典、吴明星[32]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联合创始人合计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24.62%股份,控制38.62%股份表决权;发行完成后,持股比例降至18.47%,控制表决权比例降至28.97%[78]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9256.33万股,占比68.78%[189] - 提交上市申报材料前12个月内新增3名股东,晟易天成持股968.90万股,占比7.20%;恒瑞投资持股376.79万股,占比2.80%;比特丰泽持股269.14万股,占比2.00%,增资价格均为18.58元/股[193] 研发与合作 -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437.60万元、2,064.73万元和2,911.10万元,复合增长率为42.30%[49] - 截至目前已取得21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专利和3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6] - 2021年6月至2026年6月公司与Z0001战略合作,对其制冷型探测器有优先购买权[25] 募投项目 -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入项目总投资50,000.00万元,包括光电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等四个项目[56] - 募投项目新增固定资产年折旧和无形资产年摊销合计预计为3903.92万元[87] 风险提示 - 公司产品和服务应用于军用领域比例较高,若国家削减军费支出,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不利[82] - 2017年国务院出台军民融合意见,若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影响[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