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淀粉

搜索文档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通告(2025年第22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9 14:48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26大类食品538批次样品进行抽检 检出4大类食品8批次样品不合格 不合格率为1 49% [2] - 不合格食品类别包括淀粉及淀粉制品 水果制品 餐饮食品和食用农产品 [2] 不合格产品详情 淀粉及淀粉制品 - 海宁市红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薯淀粉(200克/袋)菌落总数超标 检测值为6 9×10⁴至9 7×10⁴CFU/g 超出标准值(n=5 c=2 m=10⁴CFU/g M=10⁵CFU/g) [2] 水果制品 - 赞皇县鸿通食品厂生产的金丝蜜枣二氧化硫残留量达0 448g/kg 超出标准值(≤0 35g/kg) [2] 餐饮食品 - 南京六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使用的复用餐饮具检出大肠菌群(标准要求不得检出) [2] 食用农产品 - 南京荣玖农副产品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青椒啶虫脒含量0 29mg/kg 超标45% (标准≤0 2mg/kg) [2] - 下关区王情情蔬菜经营部销售的生姜噻虫胺含量0 94mg/kg 超标370% (标准≤0 2mg/kg) [2] - 雨花台区田茂珍水产经营部销售的黑鱼恩诺沙星含量240μg/kg 超标140% (标准≤100μg/kg) [2] - 玄武区蔡丽(个体工商户)销售的鲈鱼检出甲硝唑1 75μg/kg (标准不得检出) [2] - 南京厨煜餐饮有限公司销售的螺丝椒噻虫胺含量0 14mg/kg 超标180% (标准≤0 05mg/kg) [2] 处理措施 - 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展开调查处理 [2]
重庆綦江:“短视频+直播”助农增收
新华社· 2025-05-27 21:45
电商助农模式探索 - 重庆市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通过直播带货解决农产品出山难题 驻村工作队自2021年起尝试电商助农模式 初期每场直播仅3-5人在线[1] - 开辟短视频"第二赛道"积累流量 2021年起累计发布数百条短视频 但初期效果不温不火[1] - 村干部参加专业培训学习短视频策划与直播技巧 新账号"村干部蒋婷婷"吸引10万抖音粉丝和4万视频号粉丝[2] 直播销售成效 - 2023年4月26日启动"助农线上集市"后 场均在线人数达800-900人 峰值突破3000人 5场直播累计销售额8.4万元[2] - 周正华大爷的57斤红薯淀粉上架1分钟内售罄 村民实现家门口销售 节省2小时进城时间[1] - 销售品类从本村扩展至周边地区 重庆巫山枇杷等外村产品上架 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2] 人才体系建设 - 綦江区年均举办4场以上电商培训 累计培训600余人次 通过三届主播大赛培育380名农村电商人才[3] - 三角镇21个村形成"村村有创作"格局 红岩村村民杨茂婷通过个人直播实现日均销售额1000元[3]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将乡村文化元素融入短视频与直播 通过乡愁叙事提升家乡辨识度 实现增收致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