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干辣椒
icon
搜索文档
非洲农产品迎来中国零关税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48
中国扩大对非洲零关税政策 - 中方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1] - 此前已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行100%零关税 [1] - 政策覆盖肯尼亚茶叶、牛油果等农产品 [1][2] 肯尼亚农产品出口表现 - 牛油果:2025年Q1中国进口6892.5吨(价值9000万元),占肯尼亚总产量40% [1] - 茶叶:2025年Q1中国进口量同比飙升175.2%,肯尼亚计划2030年对华出口规模扩大4倍 [2] - 牛油果首次出口中国被当地视为"重大胜利",创造就业机会 [1] 埃塞俄比亚咖啡产业 - 2024年对华咖啡出口额1.02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77.67% [2] - 高原风味形成差异化优势,采收期与巴西错开 [3] - 中国企业投资咖啡产业园和加工厂,签订长期购销协议 [2] 卢旺达辣椒产业升级 - 2024年启动中卢辣椒示范项目,首季出口200吨干辣椒 [4] - 鸟眼辣椒制成辣椒酱在中非经贸博览会成"断货王" [4] - 产业链全面打通,引入有机种植和信息化管理 [5] 西非可可产业转型 - 多哥借零关税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5] - 科特迪瓦因美国加关税转向中国市场 [6] 中非贸易整体数据 - 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2.1万亿元(首次破2万亿) [6] - 2025年前5个月进出口9632.1亿元(同比+12.4%) [6] - 农产品:2024年进出口首破700亿元,2025年前5个月进口158.3亿元 [6] 非洲农业长期发展需求 - 需加速产业链升级、冷链物流建设和标准体系完善 [6]
上半年甘肃国际物流集团实现多个“首发”
搜狐财经· 2025-07-27 11:57
公司业务发展 - 甘肃国际物流集团上半年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2.43亿元,同比增长52.2% [2] - 公司实现多个"首发"业务,包括兰州往返北京大兴"牛羊肉"全货机航线、中欧钢材专列、兰州-塔什干国际定班全货机航线等 [2] - 完成首单2000吨钢材、300吨铝卷出口至阿联酋,521火车配件出口哈萨克斯坦,134吨印度干辣椒进口等业务 [2] - 完成甘肃省首单进出境维修物品(哈萨克斯坦火车头)业务落地 [2] 国际化布局 - 公司在南美洲设立秘鲁海外仓,利用钱凯港优势实现银精矿进口9100吨,创汇9800余万元 [3] - 打造"一带一路"精品物流线路与"高端钢材出口示范项目"等精细外贸项目 [3] - 加快从"点线"连接向"链"接全球转型 [3] 产业链协同 - 公司与甘肃省冶金有色、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等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3] - 参与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白银集团等企业上游原辅料供应和下游产品销售及物流服务 [3] - 助力省属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开拓 [3] 创新业务模式 - 将进口自中亚国家的亚麻籽等油料作物分拨至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加工后销往国内市场 [3] - 推进港(园)区协同升级、仓贸运产一体化发展 [3] - 探索"物流带动贸易,贸易带动产业,产业反哺物流"的新模式 [3]
零关税“畅通道”等政策举措叠加 非洲农食产品加速入湘
中国新闻网· 2025-07-23 00:42
中非贸易增长 - 湖南对非进出口规模达289.9亿元,同比增长7.6%,居中西部第一 [1] - 自非洲进口农产品1.6亿元,水产品同比增长127%,芝麻、咖啡、干辣椒分别增长62.2%、197.8%、499.4% [1] - 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出口106.8亿元,占湘非贸易额近四成,进出口整体、进口分别增长28.1%、33.5% [2] 政策支持 - 中国对33个非洲国家实施100%零关税政策,2024年12月1日起覆盖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 [2] - 推出"非洲输华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简化准入评估程序,提升效率 [1][2] - 畅通非洲农食产品输华"绿色通道",扩大相关产品进口 [1] 贸易创新 - 实现肯尼亚干海参、马达加斯加羊肉、乌干达野生鲈鱼干鱼鳔在中国首次进口 [1] - 完成中国首单非洲鲜花转口贸易 [1] -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累计实现对非进出口额837.9亿元,覆盖非洲所有国家和地区 [1] 平台建设 -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湖南积极探索对非合作新模式 [1] - 依托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国家级平台,推动非洲食品准入评估 [2]
推动中非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经济日报· 2025-06-15 05:58
中非经贸合作发展历程 - 中非经贸合作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对非援助为主,援建坦赞铁路等项目[2];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拓展至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双边贸易从1980年10亿美元增至1999年65亿美元[2];2000-2012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贸易额从106亿美元跃升至1985.6亿美元,中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对非投资存量从4.9亿美元增至217.3亿美元[3];新时代以来提质增效,贸易额连续4年创新高,2024年达2956亿美元[4] 当前合作成果 - 2024年中非贸易额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贸易结构优化,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快速增长[4]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非投资存量421.2亿美元,近3300家企业在非洲51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经贸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埃及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吸引185家企业入驻,总投资超30亿美元[4] - 创新合作模式:基础设施领域采用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如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项目;农业领域开展订单化种植和"公司+农户"深加工模式[5] 未来合作方向 - 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大:中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优势明显,已为非洲建设多个数据中心,5G技术应用于矿山开采和城市管理[6] - 制度保障持续完善:中国与34个非洲国家签署投资保护协定,与14国建立经济合作工作组,同20多国签署发展伙伴关系框架协定[7] - 零关税政策成效显著: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咖啡进口增70.4%,可可豆增56.8%,18国22种农产品新获输华准入[15]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 - 先行区战略定位为对非经贸合作新高地,聚焦贸易、投资、金融、人员交往,深化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8][9] - 创新举措包括首创非洲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启动对非新型易货贸易试点、"FTN账户+本币结算"模式,设立中非经贸服务基金[10] - 已实施"非洲百店千品上平台"项目,120余款非洲品牌产品进入中国,在16个非洲国家启动40多个产业项目[10]
从33国到53国全覆盖,“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助力非洲优质商品入华
第一财经· 2025-06-12 14:09
中非经贸优惠政策升级 - 中国将对除斯威士兰外53个非洲建交国落实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覆盖范围从33国扩大至53国[1] - 新增国家包括非洲前四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南非、埃及和阿尔及利亚,其余集中于北非和南部非洲[3] - 政策旨在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出口多元化,应对欧美市场压力,增强对华出口竞争力[1][3] 对非零关税政策历史演进 - 2005年起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部分商品免关税,逐步扩展至98%税目零关税[4] - 2023年12月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启动100%零关税,2024年3月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同比+15.2%)[3] - 已与34个非洲国家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21国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4] 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增长 - 2024年中非农产品进出口首次突破700亿元,前5个月自非进口农产品158.3亿元[5] - 卢旺达干辣椒年出口中国200-300吨,咖啡进口同比+70.4%,可可豆+56.8%(2024年一季度)[5] - 政策推动非洲农产品从廉价作物转型为重要出口产业,如辣椒成为中国市场标志性产品[5] 中国农业技术及基建对非输出 - 20多个非洲国家引进中国杂交水稻,缓解粮食进口依赖[6][7] - 中国帮助非洲新建升级10万公里公路、1万公里铁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25年累计)[7] - 基建加速非洲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贸易结构互补性发展[5][7]
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销售环节抽样检验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信息(2025年第3期,总第97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1 16:34
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 - 广州佳味餐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的芥蓝检出虫螨腈含量0.35mg/kg,超出标准值≤0.1mg/kg [2] - 广州市高德美居置业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销售的三赢牌话梅铅含量1.34mg/kg,超出标准值≤0.8mg/kg [2] - 华南理工大学食堂销售的竹升面检出苯甲酸钠1.96g/kg,标准规定不得使用 [2] -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食得欢粮油日杂店销售的干辣椒二氧化硫残留量3.40g/kg,标准规定不得使用 [2] -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洪发日杂店销售的干黄花菜二氧化硫残留量2.00g/kg,超出标准值≤0.2g/kg [2] - 广州市天河区长湴经济发展公司陈凤婵销售的葱检出毒死蜱含量0.11mg/kg,超出标准值≤0.02mg/kg [2] -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光哥蔬菜档销售的山药检出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含量1.04mg/kg,超出标准值≤0.3mg/kg [2]
广东“造血”,喀什“焕新”:南疆明珠“粤”来越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20:36
广东援疆模式与喀什地区发展 经济数据与增长 - 2025年一季度喀什地区GDP达324.57亿元,同比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37亿元(+2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2亿元(+8.2%)[4] - 2020-2024年喀什GDP从1129.81亿元增至1626.88亿元,年均增速超6%,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66.27亿元(+13.2%),社零总额363.05亿元(+11.1%)[5][29] - 纺织业为支柱产业,2024年占规上工业增加值12.1%,2025年一季度纺织业增速达54.5%[17] 医疗援疆成效 - 南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3年9月运营,2024年门诊量3.3万人次,出院1.5万人次,床位使用率85%,三四级手术占比89.22%[6][9] - 广东实施"院包科"模式,29家三甲医院对口支援,覆盖42个临床专科,疑难病例占比68%[9] - 2020-2024年喀什医院数量从137所增至157所,床位数从20025张增至25108张,执业医师达10241人[11][12] 教育与人才培养 - 喀什技师学院粤菜学院2024年11月挂牌,培养100名全日制学生,校企合作覆盖5家餐饮企业[16] - 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专业学生从11人增至860人,开设全产业链方向课程[18] - 2024年喀什职业学校19所(在校生4.7万),普通初中122所(在校生32.99万),高中59所(在校生14.92万)[20][22] 产业与文旅发展 - 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获广东4000万元援建,升级为国家3A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万人次[25][26] - 图木舒克市2025年一季度接待游客53.06万人次(+15.93%),旅游消费2.5亿元(+17.92%)[25] - 新地生物公司构建辣椒全产业链,2022-2024年销售收入从3425万元增至5560万元,带动百人就业[29] 特色产业项目 - 伽师紫砂产业项目结合广东援疆资金打造区域品牌[31] - 粤菜培训已覆盖600名学生,麦吾兰江等学员获市级技能大赛奖项[16] - 东莞纺织服装学校援建图木舒克职院,专业升格为高职并覆盖全产业链[17][18]
重庆綦江:“短视频+直播”助农增收
新华社· 2025-05-27 21:45
电商助农模式探索 - 重庆市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通过直播带货解决农产品出山难题 驻村工作队自2021年起尝试电商助农模式 初期每场直播仅3-5人在线[1] - 开辟短视频"第二赛道"积累流量 2021年起累计发布数百条短视频 但初期效果不温不火[1] - 村干部参加专业培训学习短视频策划与直播技巧 新账号"村干部蒋婷婷"吸引10万抖音粉丝和4万视频号粉丝[2] 直播销售成效 - 2023年4月26日启动"助农线上集市"后 场均在线人数达800-900人 峰值突破3000人 5场直播累计销售额8.4万元[2] - 周正华大爷的57斤红薯淀粉上架1分钟内售罄 村民实现家门口销售 节省2小时进城时间[1] - 销售品类从本村扩展至周边地区 重庆巫山枇杷等外村产品上架 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2] 人才体系建设 - 綦江区年均举办4场以上电商培训 累计培训600余人次 通过三届主播大赛培育380名农村电商人才[3] - 三角镇21个村形成"村村有创作"格局 红岩村村民杨茂婷通过个人直播实现日均销售额1000元[3]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将乡村文化元素融入短视频与直播 通过乡愁叙事提升家乡辨识度 实现增收致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