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

搜索文档
石头山种出果满园(美丽中国·这里的荒漠化这样治)
人民日报· 2025-07-15 06:03
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 - 贵州毕节黔西市古胜村通过近20年生态治理,将石漠化严重区域转变为森林覆盖率74.44%的绿洲,人均年收入从不足1500元增至1.45万元 [5][7] - 治理策略采用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的分区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统一 [5] - 全村果树种植面积从250亩扩展至3402亩,主要品种包括核桃、柿子、樱桃、枇杷等 [7][13] 技术推广与管护 - 林业站推广"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将果树成活率从50%提升至90% [10] - 退耕还林政策提供每亩每年222元补贴或150斤稻谷/苞谷,持续5年并可延长,鼓励农户转型 [11] - 种植大户冯长国通过精细化管护实现枇杷每斤溢价2元,年总收入达15-16万元 [13][14] 产业升级与多元化 - 古胜村举办樱桃节并发展农家乐,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推动农旅融合 [15] - 黔西市累计完成石漠化治理2.15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7.12% [15] - 农户采用"果树+套种"模式,在挂果前套种苞谷、蔬菜提高土地利用率 [11][14]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流动的中国活力奔涌
央视网· 2025-06-28 11:30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 亚洲最大货运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货物传送速度达每秒2米7 [1] - 全国日均超51列中欧班列运输货物价值超1.8亿美元 [1] - 宁波舟山港月均货物吞吐量超1.1亿吨保持全球第一 [1] 生鲜农产品物流创新 - 仙居杨梅采用凌晨采摘-清晨预冷-中午发货模式 2023年预计运输量达12.1万吨 [2] - 时令水果专用中转场实现8分钟内完成分拣装车 覆盖枇杷/杨梅/水蜜桃等品类 [4] - 杨梅专机采用"空空中转"模式 实现24小时从产地直达北京 [6] - 2023年5月快递日均业务量突破5.5亿件 包含大量生鲜专线运输 [6] 中欧班列运营升级 - 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已拓展至11条线路 每周稳定开行17列 [9] - 时刻表班列较普通班列运行时间压缩30%以上 单柜货值提升41% [9] - 返程班列运输效率提升 如哈萨克斯坦面粉专列直达企业铁路线 [11] 多式联运体系发展 - 全国日均航空货运量达2.49万吨 铁路货运量超1056万吨 [7] - 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陆海联运 铁路专用线深入产业园区 [13] - 多式联运推行"一单制""一箱制"模式 有效疏通物流堵点 [13]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 冷链物流覆盖田间到餐桌全环节 包含专属货仓和精准配送 [13] - 形成"大动脉+微循环"体系 铁路/港口/航空与末端配送高效衔接 [12][13]
四川凉山州特色农产品撑起乡村经济大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6 06:18
农业产业发展 - 凉山州依托独特地理气候条件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包括石榴 苹果 芒果 蔬菜等主导产业 其中会理市石榴种植面积40余万亩年产量77 4万吨 盐源县苹果种植面积43万亩年产量约70万吨 [1] - 标准化种植显著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会理石榴优质果率从60%提升至80%以上 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品牌形象 [2] - 科技应用推动农业现代化 越西县蓝莓无土栽培采用智能水肥系统使单株产量提高30%以上 冕宁县智能育秧生产线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60% [2] 科技创新与合作 - 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成功选育多个本地适种新品种并推广先进栽培技术 [3] - 三元村探索鱼菜共生等产学研项目 已发展16家企业且村集体经济组织持股超51% [3] 农村集体经济 - 会理市三元村整合490万元资金建设500亩农业种植区 涵盖樱桃 草莓等10余个品种 [4] - 德昌县高丰村形成2300亩枇杷种植核心区 带动创建万亩现代农业园区 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 [4] - 州政府出台资金 土地 税收等支持政策 并建立财务 审计监督制度保障集体经济发展 [4] 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 修建水库 灌溉渠道等工程提升农田灌溉保障能力 [5] 农村信息化 - 实现乡镇和建制村宽带 4G全覆盖 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建设服务站点推动特色农产品外销 [6] - 现代农业园区应用智能传感器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实时监测 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6]
水果这样挑,更新鲜
人民日报· 2025-06-15 15:54
时令水果挑选方法 - 挑选时令水果可采用"观形、闻香、触质、查梗、选地"五步法,包括观察表皮光泽与颜色均匀度、嗅闻天然果香、测试果实软硬度、检查果梗鲜度以及选择应季主产区 [1] - 优先选择带有可追溯二维码的商品,通过扫描可查看产地信息与检测报告,确保品质与安全 [1] 桑葚挑选要点 - 紫黑色桑葚甜度更佳,应选择颗粒饱满分明、个大肉厚的果实 [1] - 成熟桑葚自带清甜香气,可通过闻香判断成熟度 [1] 樱桃挑选要点 - 优质樱桃圆润匀称,呈深红或暗红色,光泽莹润 [2] - 根蒂凹陷明显的樱桃果肉更饱满,口感更甜润 [2] 枇杷挑选要点 - 优质枇杷果形匀称呈椭圆形,顶部微鼓,表面绒毛完整 [2] - 底部呈现规整五角星形的枇杷发育充分,果甜汁多 [2]
改善条件,提升消费意愿(新视窗·感受消费新动能新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6-11 06:05
提振消费政策效果 -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提升消费能力、创造有效需求、增强消费意愿等部署重要举措,推动投资效益提高和消费扩容升级的良性互促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 - 宜黄县实施"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通过电商培训带动农村居民增收,首批20名学员中已有5人成为"带货能手",主播洪德进每月直播收入稳定在8000元以上 [1] - 宜黄县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095元,同比增长6.6% [2] - 宜黄县122家企业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累计发放补贴614万元,直接带动消费超3185万元 [3] - 宜黄县"五一"假期发放各类政府消费券共计50万元,带动消费3.189亿元 [3] 清洁电器行业增长 - 2024年我国清洁电器行业销售额达423亿元,同比增长24.4%,成为家电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6] - 追觅科技1-5月扫地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长178%,洗地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长100% [6] - 追觅X50系列扫地机器人采用仿生机械足越障技术,能跨越6厘米障碍,解决传统扫地机器人无法跨越门槛的痛点 [5] - 清洁电器行业通过仿生机械足、防缠绕等创新技术,精准解决用户痛点,推动需求从"功能满足"升级为"体验优化" [6] 城乡商业设施升级 - 罗江区对4个农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新增摊位480个、新入驻经营户465家,改造后市场环境改善带动客流增长 [7] - 罗江区鸣笙商业广场通过"名店招引计划"引进名品名店,知名品牌入驻占比从10%提升至32%,日均客流突破8000人次 [7] - 罗江区龑江水街商业街日均吸引客流超6000人次,带动周边商铺营业额增长20% [7] - 罗江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 [7] 城乡物流体系建设 - 罗江区在62个行政村推行"邮路覆盖+邮快合作+交邮融合"模式,实现快递实质进村率100% [8] - 罗江区建成6000吨全域农产品配送中心1个、冷链物流快速配送点7个、冷链保鲜仓储基地57个,总库容达2.35万吨 [9] - 冷链物流使枇杷保鲜期达10天,损耗率降至3%左右,实现凌晨采摘上午上架重庆超市 [8][9]
江苏:时令水果飘香 点燃“尝鲜”消费热情
新华社· 2025-06-04 18:36
时令水果消费热潮 - 江苏多地时令水果如枇杷、李子、杨梅上市,吸引大量消费者"尝鲜"体验 [1] - 苏州树山村杨梅种植面积2000多亩,预估产量120万斤,目前供不应求 [1] - 苏州市吴中区枇杷日均销量达4000斤左右 [1] - 无锡滨湖区水果疏导点李子销售火爆,吸引众多市民游客 [1] 农文旅融合发展 - 时令水果消费带动民宿生意,形成"采杨梅-尝农家菜-品清茶-住民宿"的休闲模式 [1] - 苏州金满庭农业园端午假期迎来大批采摘游客,附近农家乐客流量从上午10点持续到下午3点 [1] 出口市场表现 - 苏州东山镇白沙枇杷出口新加坡,因皮薄汁多肉嫩味甜受海外消费者青睐 [2] - 宜兴康美乐食品公司腌制1500吨青梅,已获国外客户预订,预计腌制2个月后出口 [2] - 康美乐青梅产品今年以来销量同比增长40% [2]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央视网· 2025-05-29 19:47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发展富民产业 [1] - 各地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产业兴旺 [1] - 福建漳州东山县澳角村发展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海鲜电商和渔家民宿等特色产业 [1] -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澳角村,勉励做好"海"的文章 [1] - 总书记在湖北指出要发展富民产业,在贵州强调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1] 特色产业发展成果 - 四川宜宾长宁县铜鼓镇枇杷产量达3800吨,产值超5300万元 [2] - 当地打造"枇杷+"发展模式,举办枇杷节、农事研学体验等活动 [2] - 全国认证登记的"三品一标"农产品达8.4万个 [2] - 陕西延安洛川苹果、广西来宾糖料甘蔗、山东枣庄红石榴、广东茂名甜荔枝等地方特产走红 [2] 产业多元化发展 - 安徽蒙城县发展林下经济,形成21个林下经济实体 [3] - 全国已建成1700多个农业产业强镇、3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2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3] - 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9万家 [3] - 2024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 [3]
重庆綦江:“短视频+直播”助农增收
新华社· 2025-05-27 21:45
电商助农模式探索 - 重庆市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通过直播带货解决农产品出山难题 驻村工作队自2021年起尝试电商助农模式 初期每场直播仅3-5人在线[1] - 开辟短视频"第二赛道"积累流量 2021年起累计发布数百条短视频 但初期效果不温不火[1] - 村干部参加专业培训学习短视频策划与直播技巧 新账号"村干部蒋婷婷"吸引10万抖音粉丝和4万视频号粉丝[2] 直播销售成效 - 2023年4月26日启动"助农线上集市"后 场均在线人数达800-900人 峰值突破3000人 5场直播累计销售额8.4万元[2] - 周正华大爷的57斤红薯淀粉上架1分钟内售罄 村民实现家门口销售 节省2小时进城时间[1] - 销售品类从本村扩展至周边地区 重庆巫山枇杷等外村产品上架 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2] 人才体系建设 - 綦江区年均举办4场以上电商培训 累计培训600余人次 通过三届主播大赛培育380名农村电商人才[3] - 三角镇21个村形成"村村有创作"格局 红岩村村民杨茂婷通过个人直播实现日均销售额1000元[3]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将乡村文化元素融入短视频与直播 通过乡愁叙事提升家乡辨识度 实现增收致富[3]
杭州一女子因登高采摘枇杷,竟导致骨折,专家提醒
环球网· 2025-05-27 13:13
枇杷采摘安全事件 - 近期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接诊多起因登高采摘枇杷导致的骨折病例,医生强调需注意安全防范[1] - 典型案例为金女士在庭院采摘时从高处跌落,导致右胫骨平台骨折,需接受手术治疗[2] 医疗处置方案 - 医院创伤团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微创手术方案,结合定向透药治疗、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促进康复[4] - 胫骨平台骨折若伴关节面塌陷或韧带损伤需手术复位固定,并配合系统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5] 安全防护建议 - 登高采摘需使用稳固梯子或专业工具,避免临时垫高物品,并穿戴防滑包脚鞋[7] - 雨后或早晨露水多时需特别注意湿滑风险,建议家人协助采摘以提供双重保障[8] - 跌落后若出现关节肿胀、无法站立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避免自行揉搓或热敷[8]
仁和用小枇杷催生大产业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41
枇杷产业发展现状 - 余杭仁和街道枇杷种植面积达2400余亩,目前进入成熟收获期 [1] - 当地枇杷种植历史长达1400多年,现存近百年的"枇杷王"古树 [1] - 独特的水乡土壤环境培育出皮薄多汁、肉质细腻的优质枇杷 [1] 新品种培育与商业化 - 引进五大新品种包括"迎霜""迎雪""冰蜜""冰泰""漫山虹",抗寒能力从-6℃提升至-9℃ [1] - 新品种单果重30-50克售价25元/公斤,超过50克达40元/公斤,溢价显著 [2] - 辰语家庭农场已培育6万株新品种苗,"冰蜜"枇杷获长三角地区精品评比金奖 [2] 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 - 形成枇杷果、枇杷蜜等多元产品组合,为农户创造可观收益 [1] - 统一设计文化特色礼盒包装,建立冷链物流网络销往新疆、内蒙古等地 [2] - 规划开发枇杷膏、枇杷花茶等深加工产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2] 行业活动与成果展示 - 举办"金果争锋·链动未来"评选活动,蜂晶源农场"软条白沙"以88.8分获金奖 [1] - 蜜蜂授粉技术提升坐果率,使枇杷具备抗裂性,亩产可达上千斤 [1] - 成立枇杷产业农合联,整合资源提升"余杭仁和水乡鲜枇杷"品牌影响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