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助农
icon
搜索文档
抖音电商发布助农数据:三年累计销售农特产超200亿单
环球网· 2025-09-12 11:19
平台销售表现 - 过去一年累计销售农特产品102亿单 平均每天2448万单发往全国 [1] - 近三年累计销售农特产超200亿单 平均每天增长一万单 [1] - 货架场景带动农特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54% 搜索场景增长95% [1] - 专项活动扶持下特色农品销量大幅增长:广东荔枝成交额增419% 烟台苹果增168% 菏泽芍药增63% 青州绿植增124% 蒙阴蜜桃增46% 北流百香果增76% 丹东草莓增64% [7] - 进口水果增长显著:智利车厘子成交额增109% 泰国榴莲增88% [7] - 寿光彩椒通过平台活动售出1000万斤 成交额同比增长64倍 [7] 消费群体特征 - 90后为消费主力 购买量占比38% 80后占21% 60后占16% [4] - 男性消费者下单量占比52% 高于女性 [4] - 广东消费者订单量占平台农产品总订单量10% [4] - 消费偏好集中于坚果零食、粮油米面、水果蔬菜三类 [4] 商家生态与扶持 - 农特产品店播商家数量同比增长51% [1][10] - 年销售额破百万元农货商家达4.68万个 同比增长42% [10][11] - 九大商家扶持政策累计补贴超165亿元 [10] - 生鲜免佣政策覆盖超21万商家 累计减免佣金8亿元 [10][11] - 农货商家数量前三省份:广东、山东、河南 [10] - 农产品销量前三省份:江苏、山东、福建 其中江苏年销售683万款农产品 [10] 内容生态与创作者 - 超546万名创作者带货农产品实现动销 [1][13] - 扎根家乡的村播达人数量同比增长13% [13][16] - 典型案例:@烟台苹果霞姐57岁跨界成为"苹果女王" @陈丽容用粤式英语带火茂名荔枝 @马斯诺单条视频卖出1.8万单贝贝南瓜 [13][16] 平台策略与产业影响 - 通过短视频、直播、商城、搜索等多渠道开拓农产品增量市场 [1] - 直播间农特产商品讲解总时长累计3574万小时 [1] - 开展产地溯源直播、短视频征文等助农活动覆盖广东、山东、广西、辽宁等产区 [7] - 推动农产品产业带数字化升级 优化经营模式 加速区域品牌焕新 [10] - 电商热销带动部分品类地头收购价格上浮 助益菜农增收 [7]
行进中国丨“土疙瘩”变甜蜜“金饭碗”
人民网· 2025-09-06 20:49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负责人于2016年放弃外企优厚待遇返乡创立合作社并开展哈密瓜种植业务[1] - 2017年通过古法种植技术试种成功并正式命名"苦豆蜜瓜"[4] - 2017年线上销售额达104万元 2018年增长至196万元 2023年预计突破2000万元[5] 产品与技术特点 - 采用传统苦豆子泡水灌溉与羊粪施肥的古法种植技术[2][4] - 实施一藤一瓜种植模式以提升果实品质[4] - 成熟期85天 填补7月底至8月初的市场空窗期[4] 销售与渠道建设 - 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全国销售 合作方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4] - 政府协助降低物流成本 解决偏远地区运输难题[4] - 构建"党建引领+合作社带动+电商赋能+农户参与"四位一体销售模式[4] 经营规模与社会效益 - 种植面积达600余亩 带动当地100多户农户共同发展[5] - 实现每公斤瓜果平均增收1元的经济效益[5] - 产品覆盖全国市场 从地方特产升级为规模化商品[4][5]
河北涞水:电商助农特产品走出大山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12:47
核心观点 - 涞水县通过媒体+赋能乡村振兴七大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发展 实现销售增长和市场拓展 [1][2][3] 产业发展 - 涞水县拥有四大传统产业包括景泰蓝 铜火锅 京作古典家具和麻核桃 以及数十种特色农产品如龙门辣酱 胡家庄白萝卜 王村羊肚菌和野三坡山茶 [1] - 麻核桃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亿多元 特色农产品进入京津冀大市场 [3] - 麻核桃种植户通过直播带货已实现7万多元销售额 [1] 媒体赋能措施 - 实施媒体+市场联动和媒体+产业升级等七大行动 [1] - 组建三维培训体系包含理论教学 实战实训和资源对接 邀请电商专家和直播达人授课 [2] - 组织农户和企业人员到融媒体直播间实战演练 已培训超3000名人员掌握电商运营技巧 [2] - 与平台合作开展涞水麻核桃专场直播和短视频大赛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2] 市场拓展 - 传统产业产品融入京津冀市场并远销粤港澳大湾区等南方市场 [3] - 探索南北合作新模式 打造三农微短剧南北共建村 实现南北资源共享和平台共用 [2] - 推动南果北移和北品南上 拓展销售渠道 [2] 活动推广 - 今年举办50多场系列活动包括野三坡开山节 特色农产品展销 农特产品批发市场启幕 核王争霸赛和电商创富赛等 [2] - 举办30多场电商和直播带货培训 [2]
“千县万村”乡村电商孵化工程在京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16:43
项目启动与目标 - "千县万村"乡村电商孵化工程正式启动 旨在通过电商培训 品牌孵化和渠道建设提升县域电商发展水平 [2] - 工程首期覆盖全国100个试点县 预计带动超5000个行政村实现电商化转型 [2] - 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建立县级电商人才数据库(三年培育5万名新型电商人才) 搭建产供销一体化数字平台 打造"一县一品"金字招牌 [6] 参与主体与协作机制 - 活动由国家级行业协会指导 多地县政府及农业企业协办 汇聚政府 企业 电商平台及基层干部等多方力量 [2][3] - 现场与多家单位签订战略协议 包括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商业品牌工作委员会 河北省数字经济联合会等机构 [6] - 通过政企协作模式推动乡村电商成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新引擎 [7] 人才与品牌建设 - 现场聘任专家团队并颁发多项荣誉 包括乡村电商领头人 推广大使等 涵盖年销10亿+专业主播 明星IP操盘手等多元人才 [4][5] - 汇聚全国140个村代表展示地方特产 通过土特产溯源推介活动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 [3][6] - 引入税务智慧保障电商新农人合规运营 确保助农订单的法治化运作 [3] 产业推广与实施进展 - 多地政府代表进行产业推介 包括陕西省眉县 河北省易县等地区 推动地方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6] - 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联动形式 通过美食体验和非遗展示拉近城乡距离 [7] - 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将建立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溯源体系 [6]
数字赋能乡村 电商助农惠农
人民网· 2025-08-16 23:02
电商助农联盟成立 - 福建电商助农联盟于8月13日在建宁县成立,汇聚MCN机构、助农平台、主播和金融机构代表,旨在打通助农产销链条[1][3] - 联盟由福建省委网信办牵头,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省妇联共同指导,整合农产品从源头到终端销售各环节资源[10] - 联盟将构建高效网络传播矩阵,畅通农村电商"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推动数字乡村先行区建设[10] 农产品产销情况 - 建宁通心白莲年产4500吨,柘荣太子参年产6000余吨,度尾文旦柚年产5.6万吨,这些特色农产品是当地产业支柱[4] - 2024年福建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640亿元,同比增长16%,位居全国前列[8] - 福建省十大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已突破2.3万亿元[12] 数字乡村建设 - 2024年8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决定与福建共建全国首个数字乡村先行区[4] - 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链条,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10] - 计划打造"县有直播基地""村有代言主播"的网络传播格局[11] 直播活动成效 -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活动已举办15场,吸引百余位网络达人参与,带来亿万级流量[8] - 活动促成千万级销售额,数十家企业搭上电商快车[8] - 活动覆盖漳州、平潭、安溪等地,推介杨桃、鲍鱼等特色农产品[7][8][10] 未来发展计划 - 持续聚力数字驱动,推动"直播卖货"提质增效,擦亮"电商助农"金字招牌[10] - 持续聚力资源整合,联动各级网络媒体资源,协同多元主体[11] - 持续聚力内容提质,创作展现乡村新貌的精品内容[11] - 持续聚力生态营造,加强涉农政策解读,打击虚假宣传[11]
吉林省青年电子商务协会倡议 全省青年主播助力农博
搜狐财经· 2025-08-12 19:47
行业倡议核心内容 - 吉林省青年电子商务协会联合电商企业 头部主播 MCN机构及新农人代表共同发起主播助农数商兴农行动 为吉字号农产品上行注入新动能 [1] - 倡议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 推动建立可追溯生产标准体系 严把选品分拣包装储运环节 [2] - 倡议创新直播带货 短视频引流 社群营销等多元模式 挖掘吉林农产品文化内涵 [3] - 倡议通过电商渠道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实现助农增收和诚信经营 [6] 行业实施举措 - 头部主播罗凤魁 卢小开在农博会期间化身农博体验官 通过探馆直播加产地溯源形式推广长白山人参 吉林大米等产品 [7] - 行业计划搭建吉字号直播间矩阵 培育新农人主播 整合供应链资源并推动跨境出海 [8] - 行业致力于将电商之力贯穿助农增收 品牌升级 产业融合全链条实践 重塑农业价值链 [8] 行业发展目标 - 行业目标让吉字号农产品成为流量担当和品质标杆 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动能 [8] - 行业通过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从源头保障吉字号产品安全可靠 [6] - 行业通过电商形式讲好黑土地生态故事和匠心农人耕耘故事 [3]
新疆电商从业者:让“新疆好物”走进千家万户
搜狐财经· 2025-08-12 15:07
公司发展历程 - 2015年通过电商培训项目起步 初期培训学员约七八十人 最终坚持从事电商工作的不足十人[2] - 创业初期面临订单稀缺压力 曾出现连续十天半个月无订单的情况[4] - 2018年后拓展至抖音、快手、微博等多平台运营 每日发布3-4条商品推广信息[5] - 三年前通过电商助农活动实现突破性销售 三天内售出三千多单葡萄 解决十余吨滞销问题[7] 产品质量管理 - 坚持田间实地考察 亲尝农产品口感 仅收购新鲜优质产品[5] - 实施人工筛选分级 剔除损伤瑕疵果实 确保发货品质优良[5] - 2018年面对质量质疑时主动申请官方检测 获得市场监督管理局合格认证报告[5] - 通过公开检测结果成功维护品牌声誉 转化危机为信任机遇[6] 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 实现全国包邮配送 北上广等重点城市3-4天可达[1] - 推动新疆特色农产品跨区域流通 葡萄销往广东 香梨配送至东北[9] - 十年间村级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从缺乏标准楼房发展为整洁美观的新农村[9] - 电商发展解决物流瓶颈 从初期平台稀缺到现在高效发货全覆盖[9] 运营模式创新 - 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推广 结合社交平台内容营销[4][5] - 宣传文案结合热点事件与生活场景 增强消费者互动性[5] - 通过分享新疆风土人情及日常生活 建立真实亲切的账号形象[5] - 2016年起持续运营微博账号 通过长期坚持积累稳定粉丝群体[5]
广西资源:粤桂协作“云”赶集 大山好物跨山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0 14:54
粤桂协作农产品推广 - 资源县成功举办2025年粤桂协作"供销大集"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旨在拓宽销售渠道并提升品牌知名度 [1] - 活动由资源县供销社主办,县长亲自为特色农产品代言,并邀请本土乡村主播联合参与,通过在线讲解和成品展示介绍产品特点 [1] - 活动现场展示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包括竹竿舞表演等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1][3][5] 农产品销售成果 - 活动结束后,首批价值3万元共5吨的西红柿、辣椒等农产品从原产地直接发往深圳 [4] - 深圳餐饮集团与资源县两家公司签订了1000万元农产品采购协议,推动优质农产品"出桂入粤" [4] - 2025年通过系列直播带货活动实现视频流量近200万人次,彰显电商助农潜力 [7] 创新销售模式 - 资源县持续探索"供销大集+直播带货"模式,通过"资源供销助农商城"和新媒体账号拓宽销路 [7] - 借助"粤桂协作・供销大集"等活动,将茶叶、西红柿、高山冷水鱼等农特产品推向粤港澳大湾区 [7] - 未来计划加强对本土"新农人"的培训与扶持,创新直播带货形式与内容 [7]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丨电商搭桥公益助力 郁南“黄金果”铺就乡村共富路
搜狐财经· 2025-08-07 01:44
行业分析 - 郁南县无核黄皮产业通过电商渠道实现全国销售,形成"产业+公益"的乡村振兴模式 [1] - 电商服务站通过冷链物流直供上海、长沙、深圳等地大型工厂和茶饮店,同时通过电商平台直达消费者 [1] - 2023年无核黄皮收购价上涨至9.5元/斤,累计收购量超80万斤,预计年度产值突破1000万元 [1] - 行业面临销路窄、信息闭塞等瓶颈,探索"党建+产业"模式突破发展障碍 [5] 公司运营 - 电商服务站成立于2020年,严格执行国家鲜果农产品安全标准,发货前必抽检确保质量 [3][5] - 联合政府统一品控和精品包装,使郁南黄皮成为电商平台"常青树" [3] - 成立电商产业"三新"党支部,组建4人"助农党小组"定期协商议事 [5] - 在销售旺季党小组成为"指挥部",党员下沉电商直播间担任"排头兵" [5] - 为小型商户和农民散户提供线上运营、直播媒介等专业服务,显著拓宽零售终端市场 [5] 商业模式 - 采用"党建+产业"模式,通过党员直播间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 [7] - 教会农村青年农民网络销售技能,提升郁南黄皮产值 [7] - 果农网上销售单价可达9元/斤,较传统渠道4元/斤显著提升收益 [10] - 单个果农通过电商渠道已实现300多单销售 [10] 社会责任 - 累计投入超10万元资助21名孤儿和困境儿童 [10] - 引入慈善团队为千官、历洞等地输送价值200万元现金与物资 [10] - 为建城镇中心小学、大全学校等解决住校生"洗澡难""吃饭难"问题 [10]
辛火计划河南专场启动 辛选主播陈小硕直播助力“豫货通天下”
北京商报· 2025-07-23 20:24
活动概述 - 辛选集团在河南省上蔡县启动辛火计划河南站专场活动 旨在通过电商直播助力乡村振兴 [1][3] - 活动由上蔡县人民政府联合河南省平台经济发展指导中心及河南省电子商务协会共同主办 深化校地企合作 [3] - 辛选头部主播陈小硕拥有2800万快手粉丝 被授予豫货通天下推广大使称号 将于7月25日开启专场助农直播 [1][3][5][9] 供应链与产品准备 - 专场直播汇集超过500家河南本土食品供应商 包括白象 好想你 双汇等国民品牌及面粉等乡土特产 [5] - 辛选团队提前深入河南企业和田间地头开展产品溯源工作 保障特产质量 [5] - 依托辛选C2M新零售数字供应链体系 构建供应链管理 红人孵化和数字电商等多业务板块 [7] 历史合作与公益成果 - 河南特产在辛选直播间销售表现突出 粮油副食等地标好物非常抢手 [3] - 2021年9月辛选主播助力首届河南好品直播电商大会 带货39款特产实现销售额超3000万元 [7] - 辛选助农带货销售额已超20亿元 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超4亿元 [7] - 2021年7月河南暴雨灾害期间 辛选创始人捐款2000万元并捐赠价值600万元物资 [7] 品牌与地域联动 - 陈小硕通过镜头向2800万粉丝展示华夏文明和河南新形象 讲好老家故事 [3] - 辛选与河南企业携手打造电商助农新示范 体现实干兴商和数商赋能的智慧 [5] - 主播团队探望辛选在河南援建的辛选小学公益项目 传递企业温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