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纳米级碱式硫酸铜
icon
搜索文档
东江环保:深耕价值逻辑,多维度破局危废行业转型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2:19
行业背景 - 环保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危废行业从规模逻辑向价值逻辑深度切换 市场竞争格局重塑 经营压力加剧成为普遍挑战[1] - 行业面临政策趋严 技术标准提升的外部要求 同时受市场竞争加剧 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1] - 企业纷纷寻求业务升级与技术突破以抢占发展先机[1] 公司经营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5.00亿元 同比下降3.40%[2] - 资源化产品销售额达6.46亿元 新产品销量同比激增272% 成为业务增长核心动力[2] - 通过深化内部经营改革 在资源化业务领域实现关键突破[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设立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0个省部级创新技术平台[3] - 构建"试验验证-优化升级-产业推广"完整研发模式 加速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3] - 自主研发碱式碳酸铜制备方法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3] - 成功开发纳米级碱式硫酸铜 氢氧化铜 超细铜粉 氯化亚铜等高端铜产品[3] - 以含铜蚀刻废液为原料开发高纯碱式碳酸铜 无水氯化铜等产品并实现投产[3] 新产品与业务拓展 - 昆山净化试产纳米级碱式硫酸铜 填补高端铜盐材料领域空白[2] - 江门东江自主研发"江循"硝基漆稀释剂实现量产 产品具有行业领先溶解性与环保性[2] - 切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赛道 组建合资公司整合汽车拆解厂 再制造企业及修理厂资源[2] - 组建标准化产业联盟 注册"东江再生" "东江焕新" "东江新绿"三大品牌[2] 未来发展战略 - 持续深化"三极四强"改革 强化成本控制 提升运营效率[4] - 加大市场开发协同力度 建立国内-海外营销体系联动机制[4] - 聚焦资源化业务高端化 差异化发展 加大高难危废处理 矿山冶炼废渣等领域探索[4]
东江环保公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亏损约2.78亿元 同比增长8.09%
智通财经· 2025-08-22 19:36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约15亿元 同比减少3.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2.78亿元 同比增长8.09% [1] - 基本每股亏损0.25元 [1] 业务发展 - 资源化业务实现产品销售额6.46亿元 [1] - 新产品销量同比激增272% [1] - 子公司昆山净化的新产品纳米级碱式硫酸铜成功试产 [1] - 江门东江的"江循"硝基漆稀释剂实现量产 具有行业领先的溶解性与环保性 [1] - 通过组建合资公司切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 [2] - 整合区域汽车拆解厂、再制造企业及修理厂资源 组建标准化产业联盟 [2] - 成功注册"东江再生"、"东江焕新"、"东江新绿"三大品牌 建立品牌输出标准化管理体系 [2] 研发创新 - 上半年新增申请专利15件 授权专利30件 累计有效专利647件 [1] - 主导编制行业标准2项 [1] - 磷酸一铵、蒸酸法生产氯化铜和铜盐等中试项目顺利推进 [1] - 高端产品超细铜粉完成样品研制并送重点客户试用 [1] - 自主开发的"环保慧诊"技术咨询诊断平台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 实现AI在综合环境服务产业链的落地应用 [1]
东江环保(00895)公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亏损约2.78亿元 同比增长8.09%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9:25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约15亿元 同比减少3.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2.78亿元 同比增长8.09% [1] - 基本每股亏损0.25元 [1] 业务运营 - 资源化业务实现产品销售额6.46亿元 [1] - 新产品销量同比激增272% [1] - 子公司昆山净化的纳米级碱式硫酸铜成功试产 [1] - 江门东江的"江循"硝基漆稀释剂实现量产 具有行业领先的溶解性与环保性 [1] 研发创新 - 上半年新增申请专利15件 授权专利30件 [1] - 累计有效专利647件 [1] - 主导编制行业标准2项 [1] - 磷酸一铵 蒸酸法生产氯化铜和铜盐等中试项目顺利推进 [1] - 高端产品超细铜粉完成样品研制并送重点客户试用 [1] - 自主开发的"环保慧诊"技术咨询诊断平台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 实现AI在综合环境服务产业链的落地应用 [1] 新业务拓展 - 通过组建合资公司切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 [2] - 整合部分区域汽车拆解厂 再制造企业及修理厂资源 [2] - 组建标准化产业联盟 [2] - 成功注册"东江再生" "东江焕新" "东江新绿"三大品牌 [2] - 建立品牌输出标准化管理体系 实现资源循环业务新突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