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一铵

搜索文档
新洋丰上半年净利增长近29% 近7年经营性现金流累超百亿
长江商报· 2025-08-12 07:29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内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凭借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和产品创新,实现业绩稳健提升,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3.98亿元(同比增长11.63%),归母净利润9.51亿元(同比增长28.98%),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0.04亿元 [1][2] - 复合肥和磷酸一铵行业在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背景下需求强劲,公司通过强化产业链布局和产品创新巩固市场地位 [1] - 公司新型复合肥表现亮眼,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83%,毛利率提升2.58个百分点,销量占比从2018年16.56%提升至2024年31.67% [3][4] - 公司资本开支项目旨在打造精细磷化工产业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183.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4%),净资产111.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8%) [2] - 分季度看,Q1营业收入46.68亿元(同比增长39.98%),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49.61%);Q2营业收入47.30亿元(同比下降6.97%),归母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增长10.96%) [3] - 近7年合计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超百亿元,2019-2024年合计94.45亿元 [4] - 截至2024年末固定资产77.20亿元,在建工程14.27亿元,无形资产13.57亿元,合计较2020年末增加60.87亿元 [4] 产品结构 - 磷肥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34%,毛利率提升4.27个百分点 [3] - 新型复合肥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83%,毛利率提升2.58个百分点 [3] - 常规复合肥销售收入同比下降6.66%,毛利率提升0.14个百分点 [3] - 新型肥料销量从2018年54.85万吨增长至2024年13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6.63%),占复合肥销售收入比例从19.65%提升至38.18% [8] 产业链优势 - 拥有12个生产基地,具备高浓度磷复肥产能1028万吨/年,磷矿石产能90万吨/年,磷酸铁产能5万吨/年 [6] - 配套生产硫酸412万吨/年(自用)、合成氨30万吨/年(自用) [6] - 拥有185万吨/年磷铵产能(含工业级磷酸一铵),位居全国前列 [7] - 通过提升磷矿和合成氨自给率强化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增强抵御原材料波动能力 [7] - 作为国内最大复合肥企业拥有钾肥进口权,在原材料波动中保持低库存策略 [7] 市场展望 - 三季度复合肥行业延迟需求将集中释放 [8] - 国内外磷酸一铵价差较大,公司大部分磷肥出口将在三季度兑现 [8]
新贸易关税冲击美国化肥市场
中国化工报· 2025-08-11 11:13
关税调整影响 - 美国政府对多个贸易伙伴进口商品加征新关税于8月7日生效 涉及2020至2024年间美国化肥进口主要来源国 [1] - 摩洛哥 沙特阿拉伯和埃及作为美国磷肥主要供应国将被征收10%关税 约旦和以色列面临15%关税 [1] - 沙特阿拉伯2025年1至5月向美国出口51.9万吨磷酸铵 占美国磷酸铵进口总量54.7% [1]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作为美国第二大氨进口来源国将被征收15%关税 市场认为影响有限 [1] - 阿尔及利亚颗粒尿素面临30%关税 尼日利亚为15%关税 两国均为美国化肥市场重要供应方 [1] 贸易协定与豁免 - 加拿大 墨西哥与中国受单独法规和谈判进程约束 加拿大钾肥贸易受《美墨加协定》保护不受新增关税影响 [2] - 巴西出口商品被加征10%关税 叠加7月30日40%关税 总税率达50% 但部分化肥产品被纳入豁免清单 [2] - 巴西豁免清单包括含氮 磷 钾三种营养元素的矿物或化学肥料以及含磷和钾的肥料 [2] 市场价格数据 - 磷酸一铵新奥尔良驳船价785~800美元/短吨 磷酸二铵805美元/短吨 [2] - 尿素驳船价455~465美元/短吨 加勒比地区氨评估价450美元/短吨 [2]
新洋丰:公司大部分磷肥出口会在三季度兑现
证券时报网· 2025-08-10 20:23
行业动态 - 5-6月份淡季尿素价格回调导致经销商和农民延迟备货及使用 [1] - 复合肥行业需求刚性,延迟的需求将在三季度集中释放 [1] - 国内外磷酸一铵价差较大 [1] 公司经营 - 公司大部分磷肥出口将在三季度兑现 [1]
新洋丰(000902) -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8月7日—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10 16:0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3.98亿元,同比增长11.63% [2] - 归母净利润9.51亿元,同比增长28.98% [2] - 一季度销量表现亮眼,二季度因尿素等原材料回调导致销售延迟 [2] - 常规肥半年报毛利率仅12.56%,受磷矿成本传导限制 [4] - 磷酸铁业务已熬过最困难时期,今年预计减亏 [10] 产品与销售 - 一季度经销商积极备货,二季度常规肥销量下滑 [2] - 新型肥因经济作物种植周期短,二季度销量平稳 [2] - 磷肥出口第一批指标5月获批,大部分量将在三季度完成 [8] - 国内外磷酸一铵价差较大,三季度磷肥出口将集中兑现 [9] 原材料与成本控制 - 公司通过四大措施抵御原材料波动:单质肥采购优势、钾肥进口权、产业链一体化、低库存策略 [3] - 磷矿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利润主要集中于磷矿环节 [4] - 预计磷矿价格不会回到2020年前水平,竹园沟矿投产仍将贡献利润 [6] - 尿素价格回调导致夏肥和秋肥销售延迟,但需求将在三季度集中释放 [9] 研发与行业趋势 - 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主因新型肥技术推进及会计科目调整 [7] -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新型肥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7] - 磷复肥产业链利润未来将重新分配,磷酸一铵毛利率有修复空间 [4] 未来展望 - 三季度将迎来延迟需求的集中释放和磷肥出口兑现 [9] - 常规肥毛利率提升将是明后年利润增量的重要来源 [4] - 磷酸铁业务负面影响已接近尾声,未来有望重新贡献利润 [10]
芭田股份股价小幅下跌 公司通过股票回购注销议案
金融界· 2025-08-08 01:38
股价表现 - 8月7日股价收于10.2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87% [1] - 当日成交量为161137手,成交金额达1.65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复合肥、磷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包括复合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1] 公司公告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1] - 审议通过《关于变更注册资本及修订的议案》 [1]
新洋丰 (1)
2025-08-07 23:04
行业与公司 - 新洋丰为复合肥行业龙头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常规肥和新型肥[1][2]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大型企业如史丹利、云图等市占率显著提高[13]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常规肥销量因春季需求提前释放及二季度原材料价格波动下降十多个百分点 新型肥受影响较小[5] - 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增长 连续五个季度超预期[4] - 磷酸铁项目减亏显著 少数股东权益由负转正[15][18]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 - 磷酸一铵毛利率与2018年持平 但未充分反映新增30万吨合成氨产能及巴沟矿贡献(年增净利约2亿元)[7] - 普通肥料毛利率仅12% 因大田作物农民价格敏感 成本传导能力弱[7] - 新型复合肥毛利率下滑风险小 水溶肥为当前热门高毛利品种[23][24] 原材料与成本控制 - 磷矿价格处于历史高位 占据产业链60%-70%利润份额 未来价格下降将提升磷酸一铵及普通肥盈利能力[7] - 通过保价协议、钾肥进口权(行业唯一)及产业链一体化(除磷矿外全覆盖)抵御价格波动[6] - 保持低库存策略 避免投机性损失[6]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增加主因新型肥料研发(缓控式/水溶性/液体肥等)及新生产线建设[8] - 会计准则变化导致试生产成本计入研发费用 2025年数据可比性增强[9] - 研发费用对大企业负担较小(1-2亿元) 但加速小企业淘汰[25] 出口业务 - 上半年仅完成首批磷肥出口指标的不到1/4 剩余量将在三季度兑现[10][11] - 等待第二批出口指标批复 若获批将为四季度业绩提供保障[11][12] - 国内外磷酸一铵价差较大 出口业务有望提升盈利[12] 区域市场表现 - 东北市场占有率15% 增长空间有限 华南/东南地区增速较快[3][21] - 华东/华南/西北区域为未来增长重点 已布局新疆、甘肃、安徽生产基地[21] - 气候灾害对整体销售影响有限 农民施肥周期灵活[22] 项目进展 - 磷酸铁项目进度达90% 因市场价格暂缓投产 可随时启动[15] - 宜昌精细磷系新材料一期项目处于早期阶段 需等待磷矿招标(7月完成)[16] - 工业一氨盈利能力较好 短期内不启动净化磷酸产能[15] 行业趋势 - 原材料价格波动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大型企业持续生产优势明显[13] - 单质肥价格预计维持波动状态 难回2020-2021年上涨趋势[14] - 新型肥料技术迭代快 大企业研发优势推动毛利率提升[23] 其他要点 - 可转债条款无需下修 因业绩稳定增长[20] - 磷酸铁副产物(低浓度磷酸/硫酸铵)利润计入其他子公司[19]
新洋丰20250807
2025-08-07 23:0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化肥行业,聚焦复合肥、磷酸一铵及新型肥料领域 [2] * 公司:新洋丰,国内大型复合肥生产企业,拥有钾肥进口权及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2][6] --- 核心财务与运营表现 **1 销量与收入** * 2025年上半年常规肥销量因春季需求提前释放及原材料价格波动下降超10个百分点,新型肥受影响较小 [2][5] * 三季度销售额预计受益于前期延迟需求释放,出口业务(首批磷肥指标)将集中兑现,未完成出口量占75%以上 [2][10][11][12] * 2024年起连续五个季度业绩超预期,2025年二季度在原材料底部震荡下仍实现收入与净利润增长 [4] **2 毛利率与成本结构** * 磷酸一铵毛利率与2018年持平(未充分反映新增30万吨合成氨及巴沟矿贡献,年增净利约2亿元),磷矿价格高企占据产业链60%-70%利润份额 [7] * 普通肥料毛利率仅12%,因大田作物价格敏感,成本传导受限 [7] * 磷酸铁项目减亏显著,少数股东权益转正,2025年预计亏损缩至2000-3000万元 [15][18] **3 研发与资本开支** * 研发费用增加主因新型肥料(水溶肥等)研发及新生产线建设,会计准则调整使试生产成本计入研发费用 [8][9][25] * 小企业面临资本开支压力(需数亿元级投入),大企业通过规模优势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9][13] --- 战略与行业动态 **1 抗风险措施** * 保价协议、钾肥进口权、产业链一体化(覆盖除磷矿外全环节)有效抵御原材料波动 [6] * 维持低库存策略避免投机损失,2019年后经营风格转向稳健 [6] **2 区域市场表现** * 东北市占率15%接近饱和,华南/东南增速快,华东/华南/西北为新增长点(全国复合肥市占率仅9%-10%) [3][21] * 气候灾害(如北方多雨)对整体销售影响有限,因施肥周期灵活 [22] **3 产品与技术** * 新型复合肥(如水溶肥)毛利率稳定,技术迭代支撑高毛利品种更替 [23][24] * 磷酸铁项目进度90%但暂缓投产(价格因素),净化磷酸产能短期不启动 [15] --- 未来展望与潜在机会 **1 业绩驱动因素** * 磷矿价格下行将重新分配产业链利润,提升磷酸一铵及普通肥毛利率 [7] * 第二批磷肥出口指标若获批将保障四季度业绩,国内外磷酸一铵价差扩大利好出口 [11][12] **2 项目储备** * 宜昌精细磷系新材料一期项目处于早期阶段(7月完成磷矿招标),2025年无财务影响 [16] * 可转债条款无需下修,业绩稳定增长支撑股价预期 [20] **3 行业趋势** * 原材料价格波动加速小企业出清,大型企业(如史丹利、云图)市占率提升 [13][14] * 新型肥料技术壁垒强化头部企业优势,研发投入不影响大企业利润结构 [25] --- 数据补充 * 磷酸铁副产物(低浓度磷酸、硫酸铵)收益未计入子公司利润,归入其他业务单元 [19] * 2025年三季度销量增长预期基于五六月份延迟需求的集中释放 [12]
新洋丰(000902):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招商证券· 2025-08-07 20:04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目标估值未提供 当前股价14 6元 [3][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3 98亿元(同比+11 63%) 归母净利润9 51亿元(同比+28 98%) 扣非净利润9 12亿元(同比+28 15%) 二季度单季收入47 30亿元(同比-6 97%) 净利润4 37亿元(同比+10 96%) [1] - 磷复肥业务呈现结构性增长:磷肥收入23 1亿元(同比+39 34%) 毛利率19 81%(同比+4 27pct) 新型复合肥收入28 5亿元(同比+26 83%) 毛利率24 48%(同比+2 58pct) 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0 3%(同比+3 6pct) [7] -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显著:拥有国内最大磷酸一铵产能及磷矿石资源 通过提升磷矿/合成氨自给率强化成本护城河 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龙头地位巩固 [7]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6 3亿/18 3亿/20 1亿元 对应EPS 1 30/1 46/1 60元 PE 11/10/9倍 [7] - 毛利率持续改善:预计2025E-2027E毛利率16 8%/17 3%/17 6% ROE维持在14 6%-14 4%区间 [14] - 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40 7%预计降至2027年35 4% 流动比率从1 3提升至1 8 [14] 业务发展 - 在建项目包括100万吨/年新型作物专用肥项目(投资11 5亿元) 控股股东磷矿资产注入预期将增强资源掌控力 [7] - 农业刚需支撑复合肥需求 国内消费为主不受关税政策影响 土地流转政策利好龙头企业 [7] - 单质肥价格结束暴涨暴跌进入底部震荡 复合肥毛利率进入修复周期 [7] 市场表现 - 股价12个月绝对涨幅37%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13个百分点 [5] -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PE 11 2倍(低于近三年中位数15 2倍) PB 1 5倍 [3][14]
农化行业:2025年7月月度观察:钾肥、草甘膦价格上行,磷肥出口价差扩大-20250805
国信证券· 2025-08-05 22:27
行业投资评级 - 农化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 钾肥行业 - 钾肥供需紧平衡,国际价格持续上行,2024年我国氯化钾产量550万吨(同比-2.7%),进口量1263.3万吨(同比+9.1%),进口依存度超60% [1] - 截至2025年7月底,国内氯化钾港口库存182万吨(同比减少95万吨,降幅34.39%),未来安全库存量或提升至400万吨以上 [1] - 7月国产钾减产检修导致供应紧张,进口钾港存同比下滑20.11%,百川氯化钾均价从3239元/吨涨至3399元/吨后回落至3230元/吨企稳 [1] - 国际市场北美颗粒钾离岸价上调至410美元/短吨(FOB),巴西CFR价回落至360美元/吨,亚洲采购韧性凸显 [1] - 重点推荐亚钾国际,预计2025/2026年氯化钾产量280/400万吨,远期满产可达500万吨 [4] 磷化工行业 - 磷矿石资源稀缺性凸显,30%品位价格在900元/吨高位运行超2年,2025年7月湖北30%品位船板价1040元/吨,云南货场价970元/吨 [2] - 磷肥出口政策延续总量控制,海内外价差扩大:7月磷酸一铵价差1707元/吨,磷酸二铵价差1451元/吨 [3] - 2025年1-6月磷矿石产量4516.17万吨(同比+17.56%),但新增产能投放周期长,进口量仅占表观消费量不足2% [48][58] - 需求端磷酸铁锂等新兴领域增长显著,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达43.94%,磷酸铁锂电池占动力电池销量72.8% [89][90] 农药行业 - 农药行业下行周期见底,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较高点跌近2/3,南美种植面积增加带动补库需求 [3] - "正风治卷"三年行动开启,遏制低价竞争和非法生产,行业自律加强 [100][101] - 2025年1-5月巴西农药进口量26.73万吨创五年新高,中国出口同比增11.93万吨抢占增量市场 [118][121] - 草甘膦价格自4月初上涨12.93%至2.62万元/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品种价格同步回升 [118][125] 重点公司推荐 - 磷化工:云天化、兴发集团(全产业链龙头),湖北宜化、云图控股(磷矿石自给率提升) [4][130] - 农药:扬农化工(综合性原药供应商)、利尔化学(草铵膦龙头)、兴发集团(草甘膦全球第二) [4][131] 数据跟踪 - 钾肥:2024年全球氯化钾表观消费量6928.6万吨,贸易占比78.4%,预计2030年达8000-8500万吨 [20] - 磷矿石:2025年6月表观消费量6043.16万吨(同比+16.02%),2024年有效产能11916万吨/年 [52][58] - 农药:SW农药行业2024年资本开支154.19亿元,连续4季度增速为负,产能扩张放缓 [107][115]
【石化化工】磷化工:磷铵整体开工率偏低,头部企业资源充足盈利可观——石化化工反内卷稳增长系列之十一(赵乃迪/周家诺/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01 07:04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2] 磷铵行业现状 - 2022年起磷铵出口政策趋严导致开工率下降,2022年磷酸一铵出口量较2021年下降183.9万吨至194.7万吨,产量下降18.0%至1029万吨,开工率下降11.8pct至56.3% [3] - 2025年1-7月磷酸一铵产量为596.5万吨,年化开工率仅53.2% [3] - 2025年1-7月磷酸一铵及磷酸二铵平均毛利润分别为-58.7元/吨和-128.9元/吨,磷酸一铵为近6年首次亏损,磷酸二铵亏损进一步扩大 [4] 头部企业优势 - 头部企业凭借上游磷矿石、合成氨等资源布局,在当前磷矿石高景气背景下盈利可观,而产业链布局缺失的企业面临盈利压力 [5] 磷矿石市场分析 - 2025H1国内30%品位磷矿石均价为1019元/吨,较2024H1上涨9.8元/吨 [6] - 2025年国内磷矿石有效产能1.19亿吨/年,与2024年持平,2025-2029年计划新增6525万吨/年产能,80.5%集中在2026-2027年投产,2025年计划投产仅250万吨/年 [6] - 部分原计划2024H2及2025H1投产的产能延迟,环保政策趋严可能导致新增产能投放延后,中短期内高品位磷矿石高景气有望延续 [6] 海内外磷铵价差 - 2025年上半年海外磷酸一铵及磷酸二铵价格较年初上涨26.3%和31.8%,7月31日海外价格分别比国内高53.8%和42.0% [7] - 2025年Q2磷铵出口量仍处低位,预计Q3出口将集中释放,海外高价将带来较高利润回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