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卡
icon
搜索文档
绿水青山遍神州 “数”看产业与金融共谱新画卷
上海证券报· 2025-10-20 02:49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 [1] - 2024年森林覆盖率达25%以上,较2020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贡献全球约1/4新增绿化面积 [1] - 2024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12% [1] 绿色金融体系发展 - 多层次、广覆盖的绿色金融体系为绿色产业提供充沛资金支持 [2]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2][3] - 已形成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为主体,绿色股权、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等多元业态协同发展的体系 [3]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7月启动,截至2025年8月底配额累计成交量6.96亿吨,累计成交额478.26亿元 [3] - 2024年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达181.14亿元,创年度新高 [3] 重大绿色工程项目 - 浙江建德华东地区最大抽水蓄能电站计划总投资125.25亿元,建成后预计年节约标准煤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6万吨 [4] - 项目方协鑫集团看好储能市场发展确定性及该电站未来经济效益 [4] 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 - "十四五"期间出台《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政策法规为绿色产业指明方向 [4] - 2024年4月央行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2025年1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5] - 相关政策通过补贴和低成本资金直接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 [6]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出现ESG挂钩贷款等创新模式,如天合光能与兴业银行签署协议,将贷款利率与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等ESG表现动态挂钩 [6] - 杭州银行在浙江丽水创建零碳银行网点,支持屋顶光伏、充电桩、农光互补等气候投融资项目 [6] - 中国银联联合39家银行发行近800万张绿色低碳卡,共建13个绿色场景碳减排模型,鼓励绿色消费积累积分 [7] 资本市场支持与产业融合 - 新材料企业道生天合成功上市,其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IPO募投用于新能源汽车胶粘剂扩产 [8] - 资本市场为绿色技术、新能源、环保企业提供IPO等多元化产业拓展工具,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8] - 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融合,需面向绿色、低碳相关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 [9]
​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守护“中华水塔” 中国银联第二座“星光超市”落地青海治多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0:19
项目背景与核心行动 - 中国银联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合作在青海省治多县启用第二座"银联星光超市" 延续"守护三江源 低头捡星光"公益行动 [1][3] - 公司自2023年起协助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计划5年内治理黄河上游1000亩沙地、2000亩草地并建立1000亩动物保护区 [3] - 2024年发起"低头捡星光"公益行动 在黄河源揭幕首座"星光超市" 通过垃圾兑换积分模式激励居民参与环保 [3] 创新模式与实施成效 - "星光超市"采用垃圾"货币化"机制 居民拾取垃圾可兑换积分并换取生活物资 形成可量化激励机制 [3] - 第二座超市选址于垃圾处理运输途中 有效减少居民及垃圾处理厂运送成本并大幅提高回收效率 [7] - 公司联合三棵树、晨光文具等企业捐赠物资 丰富超市兑换品类 同时在两县小学启动"星光课堂"提供足球、手工等公益课程 [7][8] 绿色金融与平台整合 - 公司联合39家商业银行发行55款绿色低碳卡 累计发卡量超780万张 覆盖13个绿色消费场景 [11] - 首创绿色低碳积分体系 引导持卡人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并通过易宝公益号召超10万人募捐 项目传播覆盖近3亿人次 [11] - 通过举办公益艺术展(如2025年上海"低头捡星光"展览)以垃圾再生艺术等形式提升公众参与度 [5] 战略定位与未来方向 - 构建"政策支持—企业执行—社区参与"跨业合作模式 形成生态治理协同机制 [8] - 以"公益+金融"模式探索可持续公益新范式 通过绿色消费场景拓宽持续激发社会参与热情 [13] - 目前已建成2家星光超市 举办2场公益艺术展 为超1000名藏区儿童提供教育支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