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链通

搜索文档
提高站位,综合施策,广东金融活水精准浇灌民营企业良田
搜狐财经· 2025-07-21 12:13
民营经济重要性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2] - 广东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37.87万户,稳居全国第一 [2] - 广东民营经济贡献全省50%以上GDP、60%以上进出口额和税收、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就业 [2] 金融支持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2024年为民营领域提供超过18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惠及6.6万户民营企业 [5] - 截至2024年末广东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5] - 2024年广东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5%,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 [5] 政策体系建设 - 联合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从信贷支持、直接融资渠道、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 [6] - 建立科技创新项目"需求-对接-跟踪"三张清单,累计对接项目8879个、投放贷款133亿元 [7] - 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碳减排贷款1323亿元,惠及企业600家 [7] 金融服务创新 - 创新"云税贷""纳税e贷"等线上信用贷款产品 [8] - 依托中征平台累计促成融资9155亿元,其中7312亿元流向中小微企业 [8] - 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累计登记218.06万笔,查询631.91万次 [8] 外汇便利化措施 -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累计2.75万笔、金额508亿美元 [9] - 为4929家民营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减免保证金1.7亿元 [9] - 为50家民营企业办理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业务 [9] 五大提升行动 - "信贷无忧"行动强化银企融资对接,降低融资成本 [11] - "债股易融"行动扩大债券融资规模,支持上市和再融资 [12] - "信用筑基"行动拓展信用贷产品,优化融资环境 [13] - "科创引擎"行动落实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14] - "跨境护航"行动完善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服务 [15]
逐绿前行勇当“碳”路先锋
金融时报· 2025-05-06 11:24
绿色金融政策与工具 - 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通过"莞绿融"支小再贷款专项资金支持广东某新能源有限公司获得1000万元贷款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2] - 2024年累计投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512.21亿元,同比增长44.96亿元,其中碳减排支持工具4.52亿元带动碳减排贷款7.53亿元[2] - 创设全国首个"莞绿融"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和"绿链通"再贴现产品,截至2025Q1分别投放1.57亿元和3.73亿元,并指导发行绿色债券15亿元[2] 创新金融产品应用 - 华夏银行东莞分行以1.7万吨广东省碳排放配额为质押,向东莞金洲纸业提供5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废纸采购[3] - 东莞农商银行推出"稳业卡"产品,为"松湖优谷文旅综合体"海洋牧场项目提供450万元额度支持洪梅笋壳鱼苗培育[3] - 全国首批水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落地,东莞银行投放2000万元支持某水泥企业转型改造[5] 重点领域融资支持 - 2024年东莞银行机构向绿色工厂企业发放贷款204.3亿元[4] - 针对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链实施"整链授信"机制,授信金额达38亿元[4] - 依据《广东省陶瓷行业转型金融实施指南》,东莞银行向某陶瓷企业发放150万元专项贷款用于能源结构优化[4] 绿色金融标准建设 - 推动发布《广东省陶瓷行业转型金融实施指南》,成为广东省市级层面首份建筑领域绿色发展金融指引文件[5] - 促成东莞银行落地全国首批水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建立转型金融新路径[5] 整体发展成效 - 截至2025Q1东莞市绿色贷款余额达2493.6亿元,较年初增长7.99%,增速高于全市贷款平均5.27个百分点[1] - 碳减排支持工具投放量稳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形成"链主企业+合作银行+中小微企业集群"对接机制[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