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课程

搜索文档
绘好老有所学新图景(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09 06:03
老年教育行业现状 - 截至2024年末全国老年大学约10.5万所 线上线下学员约3000万人 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 供需缺口显著[1] - 行业存在虚假宣传 课程质量参差 部分课堂沦为产品推销场所等乱象[1] - 老年人核心需求不仅是学习知识 更注重社交乐趣与自我实现[1] 市场需求特征 - 老年人偏好时间灵活 氛围宽松的分享类课程 对高强度学习接受度低[2] - 价格敏感度高 倾向公益课程 但优质付费课程仍有市场[2] - 线上教育需兼顾文化深度与时尚感 通过趣味交互提升体验[3] 供给端创新实践 - 场所整合:山东青岛将老年学校与托幼机构打包运营 实现老幼共处与成本优化[2] - 师资开发:浙江景宁建立银发师资库 返聘退休教师授课 低龄老人担任助教[2] - 商业模式:部分企业延伸为养老综合体 结合研学 康养等服务实现多元创收[3] - 教学创新:开辟社区课堂+社团交流+志愿反哺的三重课堂模式[3] 行业发展路径 - 需强化监管 完善办学规范 严审授课资质 打击坑老套路[3] - 通过短视频等媒介开展防骗普法 提升老年人风险意识[3] - 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护老联盟 保障行业健康发展[3][4] 行业定位与前景 - 兼具夕阳事业与朝阳产业双重属性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需平衡[4] - 未来需持续开拓教育资源 细化适老服务 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4]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一课难求”的老年大学
新华网· 2025-06-27 09:50
老年大学市场需求 - 老年大学课程报名火爆,一分钟内热门课程即被抢空,反映出强烈的市场需求[1] - 65岁学员通过老年大学掌握了AI剧本创作、视频制作等技能,实现从编剧到后期制作的完整流程[1] - 学员核心诉求包括"交朋友"和"学知识",社交与精神文化需求显著[1][3] - 60后"活跃老人"需求从生存保障转向生活品质提升与自我价值实现[3] - 全国老年大学注册学员超2000万,但65岁以上人口达2.1亿,供需缺口明显[8] 课程设置与教学创新 - 课程涵盖传统舞蹈、声乐及AI应用、咖啡制作等新兴领域,但传统文娱课程仍占80%以上[4] - 信息技术课程覆盖率超50%,医学/文学类课程达40%,课程向智能性、知识性拓展[6] - 广西老年大学因AI短期班反响热烈,计划2025年开设长期班并招聘专职教师[5] - 80%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56.77%设计算机教室,28.69%配备专业录播室[7] - 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如书法课增加作品讨论环节以适配老年人学习习惯[7] 行业供给结构 - 全国7.6万所老年大学中85.36%为政府办学,民营机构占比低[9] - 县域及乡村市场覆盖率不足,99%教师为兼职,财政资金限制扩张[9] - 仅山东、河北等少数省份建成省-村五级老年教育网络[9] 新兴商业模式 - 市场化机构如"夕阳妈妈"通过小班课、短期课程填补公办资源缺口[10] - "康养学游"模式融合教育、旅游、康养,已在宁夏、上海等地落地[10] - 民办机构采用"差异化+轻资产"路线,整合医疗、农业等多方资源[10] - 公办与民办合作可降低风险,尤其在游学领域能拓展市场[12]
老年学堂进社区 这样的银龄生活有点“潮”
央视网· 2025-06-04 13:58
人口结构与老年教育需求 - 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约占总人口的22% [1] - 老年人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增长,老年教育成为充实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 [1] 国家老年大学发展现状 - 国家老年大学直属学院2024年春季学期开设127个教学班,同比新增60多个班,学员新增近1200人次 [4] - 教学时段从每天2个增至3个,新增主动健康、传统文化、数字素养等特色课程 [4] - 海南分部增设11个班级,新增琼剧唱腔、儋州调声等非遗课程 [6] - 厦门分部新校区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70多间教室可容纳3000名学员,2024-2025学年开设163门课程,学员达1.3万多人次 [6] 线上教育平台与用户规模 - 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1.5万名专家师资,注册用户超1000万人 [8] 商业模式与收费体系 - 公办与民办老年大学并存,国家老年大学北京魏公村校区按课程等级收费:初级班600元/学期、中级班800元、高级班1200元 [9] - 社区课程定价远低于市场价,例如锣鼓课3节课仅收费29.9元 [16] 社区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 - 厦门老年大学与养老机构共建学堂,累计开展800课时教学,提升服务满意度并带动入住率 [12] - 烟台社区通过调研1600名老人需求,开设面点制作、AI智能应用等10多门课程,每日4节课 [14][16] 教育衍生经济价值 - 烟台社区老人通过锣鼓表演在五一假期创收500多元/人 [18] - 胶东花饽饽培训课激发老年人创业意愿,计划联合经营小店 [18] - 社区"银龄书苑"平台既满足精神需求,又激活银发经济内生动力 [20]
老年教育市场爆发,上市公司竞逐银发经济新赛道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4:40
教育行业转型 - 中国教育行业在政策调整与技术革命的交织中迎来深度转型 [1] - 涉足银发教育业务的上市企业中年营收达到10亿以上的超过7家 过半数企业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同比增长 [1] 新东方业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三财季总净营收为11 83亿美元 同比下降2 0% 剔除东方甄选业务后总净营收为10 38亿美元 同比增长21 2% [1] - 教育新业务增长强劲 文旅业务收入增长85% 为55个城市的K-12和大学年龄学生提供游学和研学服务 收入贡献超过50% [1] - 加码银发教育 在南京成立新东方老年大学 首批课程分为外语、旅游/文化、艺术三个系列 [1] 尚德机构业务发展 - 业务转型后连续13个季度保持盈利 兴趣课程新增报名人数增加推动流水连续四个季度同比稳健增长 [2] - 布局银发教育市场 推出书法、国画等老年教育课程 今年二季度新增学员16 83万人 同比增长9 14% [2] 量子之歌与东软睿新创新模式 - 量子之歌借助AI技术革新老年教育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体系 探索"公益+普惠+商业"多层次服务模式 [2] - 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打造"LIFECARES"乐、养、医、学、为一体化医养新模式 战略开拓老年教育及医疗康养业务 [2] 银发经济前景 - 预计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30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10%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 - 银发群体消费需求日益多元 需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提高服务质量以应对市场竞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