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纤维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聚乳酸纤维行业工艺流程、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展望:聚乳酸纤维产业规模突破45亿元,未来将向高性能、多元化应用方向拓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1 09:29
聚乳酸纤维行业概述 - 聚乳酸纤维以玉米、小麦等含淀粉农产品为原料,经发酵生成乳酸后通过缩聚和熔融纺丝制成,具有可种植原料、自然降解特性,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4] - 产品分为聚乳酸长丝、短纤维及复合纤维三类,织物具备抗紫外线、低可燃性、优良加工性能,适用于时装、运动用品、卫生用品等领域[4] - 核心特点包括原料丰富(甜菜、玉米等)、可生物降解(掩埋后数月完全分解)、物理性能接近涤纶和尼龙,染色性能优于涤纶[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聚乳酸纤维市场规模达45.11亿元,同比增长3.9%,预计2030年将增至69.79亿元[1][20] - 下游应用驱动:纺织领域(环保服装、家纺)、医疗领域(器械、药物载体)、包装行业(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1][20] - 上游原料支撑:中国玉米产量从2017年25907.07万吨增至2024年29491.69万吨(CAGR 1.87%),小麦产量同期从13424.13万吨增至14009.94万吨(CAGR 0.61%)[16] 产业链与工艺 - 产业链上游为玉米/小麦等原料及纺丝设备,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覆盖服装、医疗、包装等应用[14] - 生产工艺包括淀粉提取→葡萄糖发酵→乳酸浓缩→丙交酯聚合→熔融纺丝,主流采用熔融纺丝工艺(污染小、成本低),但需严格控制树脂含水量[8][10] - 溶液纺丝因溶剂毒性高、回收难而受限,熔融纺丝分高速纺丝一步法(高产量)和两步法(优力学性能)[10] 竞争格局与重点企业 - 行业形成生物化工集团主导、专业化企业协同格局,代表企业包括丰原集团、同杰良生物、易生新材料、德福伦科技等[22][24] - 海正生材(688203)掌握全流程核心技术,2024年纤维制造营收8.35亿元(+12.53%),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25] - 易生新材料专注聚乳酸纤维/无纺布,产品包括双组分短纤维、三维卷曲短纤维等差异化品种[27] 发展趋势 - 高性能化:通过分子改性和复合技术提升耐热性、力学强度,开发抗菌/抗紫外功能,拓展医疗防护等高端应用[29] - 应用多元化:从运动服饰向职业装、家纺、包装材料延伸,开发超细旦纤维(内衣)、高强纤维(土工布)等场景化产品[30] - 绿色制造:优化发酵工艺降低粮食依赖,采用清洁能源和碳捕捉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环保体系[31]
安庆,有“戏”!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2:11
产业发展战略 - 安庆提出"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发展战略 通过建立在外人才数据库和优化本地平台吸引宜商回归 自2021年以来回归项目319个 协议总投资超1700亿元[13][14] - 举办"唱黄梅 兴安庆"圆桌会议、"宜咖吧"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强化营商环境 连续四年在北京召开安庆籍院士恳谈会[13] 汽车及新能源产业 - 汽车产业集群2024年营收达1183.7亿元 形成振宜、江淮、福田雷萨三大整车厂 集聚400余家产业链企业 包括环新集团、美的威灵等[15] - 国轩高科在桐城投资超百亿元建设新能源动力锂电池项目 美的威灵汽车部件安庆工厂总投资110亿元 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4][15] - 设立金通新能源汽车基金和安徽省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基金 总规模超50亿元[15] 光伏与新材料布局 - 发布《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实施方案》 2024年光伏产业链营收超110亿元 中环新能源在桐城建设20GW N型TOPCon电池项目[16][17] - 华茂集团投资6亿元建设10万吨/年聚乳酸纤维项目 首期3万吨生产线已投产 推动纺织业绿色转型[17] 低空经济与未来产业 - 岳西县建成安徽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开通"云上邮路"航线 2024年低空经济营收22.42亿元 集聚大有时空等数十家企业[19] - "双生谷"生命健康产业园新签约12个项目 总投资27亿元 设立达安创谷股权基金 朗坤药业生物酶项目预计年营收2-3亿元[20][21] - 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参照省级方案布局 探索"基金+招引+基地+产业"模式[22] 县域特色经济 - 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突破千亿元 功能膜、电子元器件等县域产业差异化发展[10] - 桐城、怀宁、宿松等地形成新能源产业特色布局 怀宁聚焦汽车零部件 宿松发展新型建材[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