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健康

搜索文档
“青岛制造”行 消费韧性强
证券时报· 2025-08-09 02:02
当前,青岛正构建"10+1"产业体系——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先导产业,以生命健康、智能网 联新能源车等为新兴产业,以智能家电、高端化工等为优势产业,前瞻布局量子通信、生物制造等未来 产业。这种"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双轮驱动模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市场提供长期支 撑。 目前,青岛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超80家,境内上市公司超60家,居省内第一、北方城市第三,其中与消费 相关的企业占比近四成。近年,海尔智家借助资本运作收购国际品牌,完善高端消费产品线,还有众多 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持续壮大,为消费市场扩容提供了充沛动力。 从城市文旅的烟火日常,到产业转型的升级之路,消费市场展现活力的背后,青岛不止做了一篇文章。 除了玩法丰富、花样出圈之外,政策的细致托举、产业的有效支撑,都是青岛能为其他区域带来的启 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短期的消费热度靠活动引流,长期的消费活力靠产业支撑。青岛消费市场的韧性,重要基础来自于城市 扎实的制造业底盘。青岛之所以能从"网红"城市变成"长红"城市,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持续的产业 升级。 上世纪80年代末,青岛诞生了以青岛啤酒、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为代表的"五 ...
宏昌科技拟1.5亿元参投合伙企业 布局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智通财经· 2025-08-04 21:25
投资计划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对外投资金华金东浙创高质量创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全体合伙人认缴出资总额为5.03亿元 [1]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5亿元,出资比例为29.82% [1] 投资方向 - 合伙企业将主要投资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前沿技术等国家鼓励的行业 [1]
“三新”经济正成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去年占GDP比重为18.01%
证券日报· 2025-08-01 00:12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速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现价计算) 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 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 [1] "三新"经济定义与构成 - 核心内容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1] -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 [1] - 新业态指依托技术创新衍生的新环节/链条/形态 [1] - 新商业模式指整合内外要素形成的高效独特运行模式 [1] 发展态势与特征 - 形成三大新态势:增速领先(高于GDP 2.5个百分点)、领域拓展(低空经济/空天信息/算力网络加速布局)、区域协同(京津冀/长三角创新集群) [2] - 技术/知识/数据等新型要素重要性上升 催生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 [2] - 雄安新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已覆盖物流/城市管理领域 [2] 经济影响 -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消费升级 扩大有效投资空间 [1] - 改变传统产业竞争格局 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1] 发展建议 -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完善确权/定价/流通机制 [2] - 强化监管制度创新 建立跨区域协同监管体系 [2] - 对接国际标准 将ESG披露/碳核算纳入评价体系 [2]
浙江探索建立上市后备科技企业培育库
证券时报· 2025-07-30 06:55
浙江省科技金融扶持政策 - 到2027年浙江新增科技领域上市企业占新增上市公司总数80%以上 [1][3] - 建立上市后备科技型企业培育库 每年动态保有超1000家后备企业 [1][3] - 省级创投类基金规模目标2027年突破200亿元 重点投向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 新材料新能源领域 [1]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 - 政府投资基金对种子基金 天使基金等出资比例可提高 存续期不超过20年 [1] - 建立概念验证基金 中试基金 孵化基金等与政府投资基金联动机制 [1] - 鼓励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承接种子基金 天使基金退出项目 [2] 创业投资资金来源 - 2027年AIC试点基金总规模目标达400亿元 [2] - 吸引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 AMC等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2] - 支持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 证券公司等开发长期投资产品 [2] 企业上市并购支持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比例提高至80% 期限延长至10年 [3] - 鼓励政府投资基金与上市公司合作设立并购基金 [3] - 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科技企业培育板"和"专精特新"专板 [3] 资本市场对接机制 - 开展股权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深化与沪深北交易所合作 [3] - 优化区域性股权市场股改规范 路演培训等服务功能 [3] - 建立四板企业申报新三板绿色通道机制 [3]
“科技企业培育板”!刚刚,浙江重大宣布
证券时报· 2025-07-29 12:58
科技金融赋能创新浙江建设 - 浙江省发布《若干举措》 提出科技金融赋能创新浙江建设 目标到2027年新增科技领域上市企业占新增上市公司总数80%以上 [1] - 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培育板" 加大与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对接合作 [1] - 持续推进AIC股权投资试点 目标2027年落地基金总规模达400亿元 [1][2] 耐心资本与创投基金布局 - 扩大省级创投类基金规模 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三大领域 目标2027年规模突破200亿元 [1] - 政府投资基金提高对种子基金、人才基金、天使基金出资比例 基金存续期不超过20年 [1] - 建立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与政府投资基金联动机制 支持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中试基金等 [2] 资本市场支持与并购融资 - 重点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 2027年动态保有上市后备企业超1000家 [3] - 争取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至80% 期限延长至10年 [3] - 鼓励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和省级并购基金 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并购 [2] 政策衔接与基金扩容 - 政策基于《浙江省科技金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迭代形成 [3] - 扩大省科创母基金规模至130亿元以上 发挥"4+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 [3] - 国有投资基金考核机制调整 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评价 [2]
“科技企业培育板”!刚刚,浙江重大宣布
证券时报· 2025-07-29 12:50
浙江省科技金融政策核心举措 资本市场支持 - 探索建立"科技企业培育板" 加大与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对接合作 [1] - 目标2027年新增科技领域上市企业占比超80% 动态保有上市后备企业超1000家/年 [1][3] - 争取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贷款比例提至80% 期限延至10年 [4]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 - 省级创投类基金规模目标2027年突破200亿元 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领域 [1] - 政府出资比例可提高 基金存续期最长20年 强化"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导向 [1] - 建立概念验证/中试/孵化基金联动机制 支持与高能级平台合作设立专项基金 [2] 资金来源与退出机制 - 推动AIC股权投资试点 目标2027年落地基金总规模400亿元 [1][2] - 鼓励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承接早期投资退出项目 探索省级并购基金设立 [2] - 健全国有创投机构考核机制 按基金全生命周期评价 [2] 配套政策衔接 - 政策基于《浙江省科技金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迭代形成 [4] - 省科创母基金规模将扩至130亿元以上 发挥"4+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 [4]
第二轮通知丨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分会学术年会
DT新材料· 2025-07-27 22:32
会议背景 -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青促会)成立于2011年,是非营利性青年学术团体,上海分会成立于2012年7月,现有18个成员单位 [2] - 分会致力于团结青年科技工作者,加强学术交流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2] - "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分会学术年会"将于2025年8月18日至20日在宁波举办 [2] - 会议聚焦材料化学、光电信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 [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分会 [3] -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小组 [3] - 协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等8家单位 [3] - 支持单位包括上海埃拓米半导体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 [4] 会议信息 - 会议时间:2025年08月18-20日 [4] - 会议地点: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庄市大道319号 [4] 会议日程安排 - 8月18日:会议签到、开幕式、大会报告、圆桌论坛 [5] - 8月19日:材料化学、光电信息、生命健康三个分会场专题报告 [5] - 8月20日:分会场专题报告、参观考察、工作会议 [5] 论坛议题 - 材料化学专场:信息功能纳米材料、能源材料与可持续发展等4个议题 [6][8] - 光电信息专场:先进光电材料与器件、高速光模块与人工智能等4个议题 [7][8][11] - 生命健康专场:精准药物递送、智能医学影像等5个议题 [9][11] 拟邀嘉宾 - 大会报告嘉宾包括施剑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5位专家 [10] - 邀请报告嘉宾包括赵天聪(复旦大学)等40余位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 [12][13][14][15][16][17] 会议有关事项 - 参会代表会议费1800元/位,学生代表1200元/位 [20] - 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15日 [20] - 会议期间食宿、交通费自理 [18] - 推荐酒店包括宁波镇海开元名都酒店等2家,协议价350-440元/晚 [19]
激活高价值核心专利 厚植创新竞争力
证券日报· 2025-07-19 00:08
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发展现状 - 截至6月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达1472万件 为"十三五"末22倍 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70% [1] - 人工智能 新能源 绿色环保 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已储备高价值核心专利 [1] - 专利产业化应用面临挑战 需政策 资本 生态协同发力 [1] 政策支持专利转化 - 高校院所专利转化率低位徘徊 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2] - 政策需细化考核激励与权益分配机制 破除体制障碍 [2] - 构建创新共享平台降低转化成本 生物制造中试环节占研发总投入40%-60% 耗时3-5年 [3] - 工信部 发改委发布文件培育生物制造中试平台 降低产业化成本 [3] 创新生态构建 -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跨领域技术融合 当前受技术壁垒制约 [4] - 建议建立龙头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 通过专利池 交叉许可促进技术共享 [4] 资本助力专利产业化 - 资本市场需支持高价值专利储备企业 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5] - 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案例增加 年内20只产品发行 金额超20亿元 [5] - 政策推动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监管 鼓励科技企业通过该方式融资 [5]
国际范更足、创新味更浓、链接度更高,第三届链博会开幕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16:30
展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主题为"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 国际范更足 创新味更浓 "链接度"更高 [1][3] - 展会首次将举办时间提前至夏季 [3] - 中国贸促会会长表示本届更注重帮助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和应用场景 [1] 参展数据 - 共有75个国家和地区 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境外参展商占比从32%提升至35% [1] - 连通5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 实际参展商达1200家 [1] - 吸引170多个境外团组前来观展洽谈 [1] 展会特色 - 专门设置创新链展区和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展区 [3] - 将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 首发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 [3] - 计划举办70多场专题活动 首次成立各链条展商联盟 [1][3] 行业意义 - 作为全球首个供应链主题国家级展会 已成为促进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3] - 为应对全球供应链"脱钩断链"挑战注入信心和韧性 [3] - 南非副总统评价展会有助于打造高效 可持续且富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3] 倡议内容 - 倡议全球工商界抓住科技革命机遇 加强AI 量子信息 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 [4] - 推进供应链数字化 智能化 可视化改造 弥合数字鸿沟 [5] - 加速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5]
红船领航二十载④|“无中生有”的嘉兴,铸就产业丰碑
新浪财经· 2025-07-01 17:58
嘉兴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嘉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69.5亿元,工业实力仅次于杭州和宁波,发展质效跻身浙江省第一梯队[2] - 从农业小城崛起为工业强市,通过统筹优化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 - "无中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产羊毛却成为全球最大毛衫集散中心,不产羽绒却供应全国半数羽绒服,无油脉却成为世界化纤产业高地[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洪合毛衫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马路市场"起步,发展至200多家企业、7万从业人员,年出口额超200亿元[4] - 2008年金融危机后洪合毛衫商会抱团参加广交会,开创行业先例,近两年转向欧洲、俄罗斯、迪拜市场,跨境电商平台"毛衫派"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美元[5] - 桐昆集团从濒临倒闭的乡镇化纤厂发展为营收超2000亿元的全球化纤龙头,新凤鸣集团年产量达1700万吨,数字化改造后人均产能800吨/年[5] 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 2024年嘉兴十七大传统制造业增加值1819.4亿元(全省第二),同比增长13.3%(全省第一)[7] -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44.4%,列全省第二,形成"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10] - 南湖高新区2024年工业总产值605亿元,集聚微电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产业,拥有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国家级实验室[9][10] 未来产业布局 - 中国电科南湖研究院发布国内首个类脑医疗大模型"脑启-素问",可解析200万篇临床文献与100万本医学书籍[11] -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算力峰值180PFLOPs,存储能力60PB,带动嘉兴形成6.5万P智算规模(占浙江全省60%)[11]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未来能源三大领域,氢能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燃料电池电堆年产能1.25万套[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