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健康

搜索文档
跻身全球前十!中国创新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 2025-09-23 08:19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彰显出中国作为全球创新引领者的突出地位。 数据显示,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首位,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00万件的 国家。截至今年6月,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147.2万件,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命健康 等重点领域,储备了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 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达 2497亿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我国共有24个集群进入全球百强创新集群,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4年 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投入超8。6万亿元 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达2497亿元 "十五五"即将开启,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国必将继续跑出创新"加速 度"。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国市场空间广阔、应用场景丰富,为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超50万家,2024年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当前 我国高新 ...
数览成绩单丨跻身全球前十!中国创新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 2025-09-23 03:29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彰显出中国作为全球创新引领者的突出地位。 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投入超8。6万亿元 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达2497亿元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国市场空间广阔、应用场景丰富,为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超50万家,2024年524家中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 数据显示,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首位,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00万件的 国家。截至今年6月,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147.2万件,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命健康 等重点领域,储备了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 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达 2497亿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我国共有24个集群进入全球百强创新集群,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4年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当前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 日超50万家 Flight In "十五五"即将开启,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全面提升科技创 ...
2025浦江创新论坛今日开幕 550余位中外嘉宾参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9-20 22:20
本届论坛的一大看点是"预见未来"与"共享未来"两大展示区域,它们将系统呈现上海在量子科技、脑机 接口、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的重点布局与突破性成果。 "预见未来"展示区聚焦上海在未来信息、制造、能源、材料、空间、健康六大领域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 的科创成果,集中展示了上海未来产业规划及浦江创新论坛专题思想碰撞。 "共享未来"体验区则突出互动性与体验性,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体验区内的裸眼3D 视觉画面呈现了健康医疗未来场景,"澜猫睡眠小屋"可提供非药物睡眠改善方案;"智申花魔镜"30秒内 即可完成30余项健康指标分析;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可体验"意念操控"游戏与智能家居,展现了人机交互 的广阔前景。 以"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9月20日开幕。本 届论坛规模和参会嘉宾数量均达历届之最,共有来自美国、德国、瑞士、英国、法国、荷兰、丹麦、日 本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在内的4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机构的550余位嘉宾参与本届论坛。 论坛同期举行的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面向全球发布10000项技术需求,企业投入资金超200亿元,同 时发布2000个人才需 ...
冠昊生物(300238)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8:04
业务板块与产品结构 - 核心业务聚焦材料、药业、细胞三大板块 [3][6] - 材料领域产品包括生物型硬脑膜补片、胸普外科修补膜等,应用于神经外科、整形美容科等科室 [3][6] - 药业领域核心产品为本维莫德,用于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治疗 [3][6] - 细胞领域主要开展细胞储存和细胞软骨治疗业务 [3][6] 研发项目进展 - 生物人工肝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4][8] - 本维莫德特应性皮炎III期临床试验积极推进中 [9] - 与多家医院合作开展干细胞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银屑病(空军军医大学)、干细胞干预肝硬化(广医二院)等 [5] - 北昊研究院基于CiPS及EPS技术开发生物型人工肝 [4][6] 财务状况与分红政策 - 连续7年未分红因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负值 [3][8] - 医疗器械业务利润占比约75%,毛利率80% [8] - 药品业务利润占比约15%,毛利率80-85% [8] - 租赁及其他服务利润占比10-15%,毛利率60-70% [8] 投资者关系管理 - 明确表示暂不涉及脑机接口业务 [4] - 暂无股份回购计划 [9] - 优得清产品目前暂未销售 [10] - 承诺严格按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8]
专访郭万达:湾区要素改革有三大独特性,试点开启“飞地”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17:19
(原标题:专访郭万达:湾区要素改革有三大独特性,试点开启"飞地"模式) 南方财经记者彭敏静 广州报道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同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 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公布。 与其他试点地区相比,大湾区内地九市方案有何独特性?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哪些价值?围绕这些 问题,南方财经记者专访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 郭万达:大湾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在要素市场化改革方面先行一步,其现在碰到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可 能是其他城市未来会遇到的,包括其他试点城市。比如土地问题,深圳多年前就开始二、三产业混合用 地改革,如今大湾区内地九市及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等地的方案中都有涉及。还有土地弹性 年期制度,大湾区碰到的问题,其他地方可能也会碰到,不需要等到两年后改革完成的时候,其示范推 广作用可能就已显现。再如金融领域的知识产权质押,深圳多年前就已开展,如今北京城市副中心方案 中也有提及。所以大湾区以前的改革试点对现在十个试点方案有影响。 ...
四川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8 08:05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 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就业人数达5.5万人,同比增长29% [1] -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1] - 通过高校领导访企拓岗行动挖掘市场性岗位,依托33所高校建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2类区域性行业性就业常设市场 [1] - 开发农业技术助理、科研助理、医疗卫生辅助等政策性岗位扩大就业规模 [1] - 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国有企业招聘、基层项目及升学招生规模较去年扩大 [1] 教育体系改革措施 -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新增298个专业点中60%服务于全省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 [2] - 撤销570个不适应发展需求的陈旧专业点 [2] - 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开设177个微专业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命健康等12个重点领域 [2] - 联合832家企事业单位开发实践课程,建立高校教师与行业导师双师机制 [2]
四川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5.5万毕业生在珠三角、长三角就业
四川日报· 2025-09-04 08:13
此外,四川还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今年新增专业点298个,其中60%紧密服务全省优势产业与 新兴产业;撤销不适应发展需求的陈旧专业点570个。创新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开设微专业 177个,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命健康等12个重点领域。建立"高校教师+行业导师"双师机制,联合 832家企事业单位开发实践课程,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筑基。(记者 江芸涵) 一方面,通过持续深入开展高校领导访企拓岗行动,大力挖掘市场性岗位,依托33所高校,建设电 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2类区域性、行业性就业常设市场,积极构建立体招聘体系。另一方面,出台工作 方案,在全省范围内扩大政策性岗位规模,开发农业技术(经济)助理、科研助理、医疗卫生辅助、高 校助学助管员等岗位,帮助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 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国有企业招用工作人员、高校毕业生应征 入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专升本和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去年基础上扩大。 近日,记者从教育厅了解到,我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在珠三角、长三角就业人数达5.5万人, 同比增长约29%。截至目前,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
(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汇聚1121万名技能人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14:56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增至45家 汇聚82位院士及1121万名技能人才 [1]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0404家增至近30000家 增长近两倍 [2] -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从7439家增至46532家 增长超5倍 数量位列全国第四 [2]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1005.28亿元增至1408.17亿元 增长40.08% [2] - 基础研究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69.08% 省联合基金规模连续五年翻番式增长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7件 较"十三五"末增长167.4% [2] 新兴产业发展与就业 - 2024年上半年挖掘高质量岗位约115万个 [3] - 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招聘需求最高同比增幅超150% [3] 经济总体表现 - 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 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经济增长总量指标 [3] - 科技创新被定位为区域发展最大优势 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3]
浙江科技创新投入2030年将达到1.1万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5 08:42
总体目标 - 浙江省聚焦人工智能 生命健康 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科创高地建设 强化市场主导 政府引导 生态支撑 建立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机制 [1] - 到2027年全省科技创新投入达到9000亿元以上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超3600亿元且占GDP比重3.4%以上 [2] - 到2030年全省科技创新投入达到1.1万亿元以上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超4500亿元且占GDP比重3.5%以上 [2] 政府投入机制 - 各级政府科技创新投入预算安排原则上只增不减 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3] - 政府科技创新投入目标达到1500亿元以上 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基本健全 [2] - 产学研合作项目横向经费累计到账300万元以上且形成重大科技成果的可上升为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3] 企业创新引导 - 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达到7000亿元 推广"企业出题 政府助题 平台答题 车间验题 市场评价"的创新模式 [2] - 对研发强度 增速 总量达标或基础研究投入超1000万元的企业按研发费用比例给予财政奖励 [3] - 全省每年新认定5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每年遴选2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规下样本推动升规纳统 [3] 机构与人才建设 - 高校 科研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科技创新投入合计超900亿元 [2] - 建立国有企业研发费用刚性增长机制 省属国有企业研发费用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3] - 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 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 高层次人才引育的高效统筹 [2]
口岸经济4.0:罗湖建起深港互联“超级节点”|何以新罗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3:52
深港通关流量与消费趋势 - 罗湖口岸上半年查验出入境旅客超3370万人次,位居深圳口岸第一 [1] - 莲塘口岸出入境人数屡破新高,7月13日罗湖口岸单日客流达29.7万人次创历史记录 [2] - 罗湖益田假日广场港客占比达30%,餐饮业态占40%,永辉超市和米兜乐园成为港人消费热点 [4] 医疗跨境服务扩展 - 罗湖区人民医院1-7月每月平均接待4500名香港患者,覆盖口腔科、骨科、中医科等多科室 [7] - 香港居民使用内地医疗服务比例从2011年前升至60%,深圳医疗成本仅为香港五分之一 [8] - 医院获批"港澳药械通",引进2款港澳药品和器械,服务患者超120人次 [10] 产业协同与规划 - 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与罗湖产业方向一致,聚焦商贸、金融、新兴产业及口岸经济 [12] - B1地块规划建设30万平方米深港生命健康产业园,聚焦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领域 [2][13] - 罗湖提出"三力三区"目标,主攻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文旅与区域融合 - 2025年罗湖深港文化月策划骑行、宠物派对、电竞赛事等活动,展示新地标和文旅资源 [6] - 光之殿堂艺术地标将于明年年底亮相,设计包含礼堂、音乐厅等沉浸式体验设施 [7] - 深港中西医跨境转介合作在罗湖试点,推动两地医疗规则互通和远程诊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