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权工具
icon
搜索文档
300天完成177亿美元债重组 碧桂园化债迈出关键一步
北京商报· 2025-11-07 00:26
从首次披露方案到最终债权人批准,碧桂园用300天时间完成了177亿美元境外债务的重组闯关。11月6 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其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顺利通过。 此次碧桂园境外重组债务规模庞大、结构错综复杂,涵盖合计约177亿美元本息的34笔境外债务或偿债 义务,覆盖多个法律辖区,包括纽约法管辖的美元债、英国法管辖的可转债,以及中国香港法管辖的银 团贷款等。 公告显示,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11月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顺利通过。在两个债务组别的投票中, 均获得出席并投票的债权人中超过75%债权金额的赞成票。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重组方案获得高比例投票通过反映出债权人理性权衡后的选 择。若碧桂园进入清算程序,债权人回收率可能低于重组方案。 债务重组的本质,是以时间换空间。 债务工具提供了"现金回购+股权工具+新债置换+实物付息"等多元组合选项,债权人可根据自身需求选 择不同方案,多元工具组合提升了方案通过的可能性。 在碧桂园推进境外债务重组的同时,控股股东也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10月13 日,碧桂园发布的公告中提到,控股股东所控制的实体必胜有限公司与碧桂园签立了一份 ...
安永李菁:建议打造“三个一”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8:05
绿色金融政策框架 - 中国已形成国家战略-部门协同-地方试点三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 政策重点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3] - 广东在绿色金融创新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效显著 政策标准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3] - 横琴正构建涵盖绿色产业税收优惠 绿色企业融资扶持和绿色金融服务机构激励的全面政策体系[3]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绿色金融通过创新金融工具为双碳目标提供新动力 并构建多层级绿色金融体系[3] - 存在漂绿现象干扰市场 部分企业虚构环保效益套取融资 导致资金流向偏离真实减排需求[3] - 转型金融机制尚不完善 数字技术赋能不足 相关场景认知与底层技术投入有待改善[3] 转型金融发展建议 - 扩大转型金融标准在更多细分行业和地区的实施应用[4] - 针对制造业能源业等重点领域明确绿色项目界定标准 细化陶瓷钢铁等行业转型环节认定规则[4] - 扩大转型信贷转型债券应用规模 探索保险产品股权工具等多元化转型金融工具[4] 碳市场建设 - 在全国碳市场框架下推动更多高耗能行业纳入碳交易体系 扩大市场覆盖范围[5] - 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进碳期货市场和品种研究[5] - 加大碳排放权期现货市场配合 共同促进碳减排实施[5] 广东绿色金融基础设施 - 依托国家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打造三个一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体系[5] - 建立全省统一的绿色项目数据库 实现项目认定标准申报流程审核机制三统一[5] - 搭建绿色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环保能源金融等部门数据 实现环境信息实时共享[5] - 构建智能风控系统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真实可追溯 提供一站式绿色信贷评估服务[5] 横琴区位优势 - 横琴具有粤澳合作先天优势 可吸引粤澳两地机构和人才从事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绿色金融创新[5] - 搭建国内金融机构与葡语地区绿色金融合作桥梁 拓宽面向葡语国家地区的绿色金融双向服务通道[5] -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优势企业拓展葡语市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