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质押业务

搜索文档
核心抵债资产价值缩水、子公司净利下滑,方正证券回复监管年报问询
第一财经· 2025-06-16 22:57
金融资产投资亏损 - 2024年金融资产投资账面价值达1136.64亿元,同比增长14.54%,但投资净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计仅13.49亿元,同比下降13.91% [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分别确认损失6.49亿元和14.75亿元,主要因非上市股权估值下降及对冲现货风险的期货空头配置 [2][3] - 金融资产中9只产品违约或逾期兑付,初始成本4.75亿元,累计减值4.05亿元,期末账面价值0.70亿元 [3] 抵债资产价值缩水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账面价值11.88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5.7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9亿元,主要来自郑州裕达国贸大楼(损失4.93亿元)和北京金泉港影院(损失0.87亿元) [4][5] - 郑州裕达国贸大楼评估值8.75亿元,较2023年下降28.45%,因商业地产空置率提升及租金下跌 [5] - 北京金泉港影院估值降至2.54亿元,因租金下行(甲级写字楼租金全年降16%)及商圈待开发 [5] 股票质押业务风险 - 2022-2024年股票质押式回购余额均为逾期状态(2024年末8.86亿元),累计计提减值比例从55.14%升至74.37%,2024年新增减值1.6亿元 [6] - 债券质押式回购余额2024年末80.04亿元,未计提减值,因主要为短期现金管理且违约风险低 [6] 融出资金减值差异 - 2024年末融出资金余额420.21亿元,同比增长28.14%,减值准备4.51亿元(同比增43.52%) [7] - 境内减值计提增长74.44%(比例0.74%),因市场波动致个别客户强平后资不抵债;境外计提比例64.75%,因单一机构对手方1.39亿元逾期全额计提 [7] 商誉减值计提争议 - 商誉原值45.23亿元,减值准备1.83亿元,涉及方正承销保荐(2024年亏损6.07亿元)和方正中期期货(净利1.72亿元,同比降15.27%)未计提减值 [7][8] - 方正承销保荐亏损主因投资性房地产估值下调的非经常性影响;方正中期期货经营稳健,净利波动已反映在净资产中 [8] 业务表现分化 - 2025年一季度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2.31亿元,同比增52.38%;投行业务收入0.25亿元,同比降34.47% [8]
申万宏源信用减值损失高居榜首 股质业务风险还没出清又“踩雷”信托计划|券商年报
新浪证券· 2025-05-09 18:07
行业整体信用减值情况 - 2024年42家纯证券业务A股上市券商信用减值损失合计31.56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加15.74% [1] - 申万宏源信用减值损失最高达4.74亿元,中信证券最低为-11.14亿元 [1] - 华泰证券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金额最高(6.57亿元),中信证券减少金额最多(7.49亿元) [1] - 中金公司和中国银河信用减值损失增幅最大,均超12倍 [1][14] 申万宏源信用风险分析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中3.79亿元来自债权投资减值,主要因信托计划踩雷导致 [4] - 信托计划初始成本23.52亿元,2024年末减值准备7.23亿元,账面价值仅剩16.47亿元 [5][6] - 2020-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累计达35.59亿元,股票质押业务频踩雷(如科瑞天诚涉案18亿元) [6][7] - 2024年新增信托计划风险敞口,累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超7亿元 [8] 华西证券风险暴露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2.55亿元,占净利润比例达35.04% [9][10] - 2021-2024年累计信用减值损失8.79亿元,涉及股票质押和债券投资业务 [11] - 公司债投资亏损率高达74%(初始价值15.55亿元,账面价值仅3.99亿元) [12] 中国银河风险激增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4.41亿元,同比激增1215.80% [14][1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信用减值损失从-0.6亿元增至1.48亿元 [15] - 债务工具账面余额4504.8亿元,减值准备20.23亿元被列为关键审计事项 [16] 其他重点券商情况 - 天风证券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2.83亿元,超过归母净利润(-0.30亿元) [10] - 华泰证券融出资金减值损失从-0.06亿元增至2.43亿元,推动信用减值增长 [13] - 国海证券信用减值损失占净利润比例达32% [9][10]
HTSC(06886)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3-28 22:11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223.77亿美元,2023年为7232.91亿美元[32] - 2024年利息净收入为101.36亿美元,2023年为162.62亿美元[10]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2586.00万美元,2023年为12450.64万美元[11] - 2024年业务及管理费为222.37亿美元,2023年为204.15亿美元[12] - 2024年净利润为5134.16万美元,2023年为34.19亿美元[18] 财务状况 - 2024年12月31日,第三层次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92.39亿元,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为106.32亿元[13] - 2024年12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融出资金账面余额为1343.12亿元,减值准备余额为17.66亿元[15] - 2024年12月31日,股票质押业务股票质押式回购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为35.39亿元,减值准备余额为4.88亿元[15]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款项为1776.39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503.20亿美元[1] - 2024年12月31日,客户存款为1381.18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040.23亿美元[1]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及垫款为438.99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423.16亿美元[2] - 2024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1325.46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23.41亿美元[3] - 2024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99.91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62.60亿美元[4] 股东权益 - 2024年12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本集团为191,673,901,895.57元,较2023年增长6.90%[33] - 2024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合计本集团为191,893,920,715.03元,较2023年增长5.31%[33]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本集团为814,270,493,580.79元,较2023年下降10.07%[33] 业务数据 - 2024年业务收入为41,466,367,393.80元,较2023年增长13.36%[36] - 2024年其他收益为21,716,303,023.94元,较2023年增长63.52%[36] - 2024年资产处置收益为 - 4,861,591,933.42元,2023年为974,512,632.99元[36] - 2024年营业外收入为15,568,788,738.68元,较2023年增长6.00%[36] - 2024年营业外支出为25,897,578,655.12元,较2023年增长18.31%[36] - 2024年持续经营净利润为750,297,144.73元,较2023年下降43.31%[36] - 2024年总收益(亏损)为8,011,326,907.55元,较2023年增长56.29%[36] 股份情况 - 2010年2月首次公开发行A股784,561,275股,每股面值1元[46] - 2015年6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发行股份1,562,768,800股,H股发行156,276,880股[46] - 2018年7月增发A股1,088,731,200股[46] - 2019年6月发行全球存托凭证82,515,000份,对应825,150,000股[46] - 2022年9月至2024年12月,累计回购A股股份49,347,719股,支付49,347,719.00元[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发行股份总数为9,027,302,281.00股,总金额为9,027,302,281.00元[46] 其他财务数据 - 不同类型的风险加权指标范围为:某些指标3% - 13%,特定指标1% - 7%,部分指标2% - 3%,部分指标1% - 2%,客户资金指标为25% [161] - 2024年12月31日客户资金为185,528.63,2023年为189,349.85 [163] - 2024年12月31日总负债为177,613,167,631.61,2023年为150,319,224,844.42 [163] - 2024年12月31日客户存款负债为138,117,546,584.49,2023年为104,023,195,752.98 [163] - 2024年12月31日自有资金负债为39,495,621,047.12,2023年为46,296,029,091.44 [163]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负债为26,002,127.92,2023年为660,054.79 [163]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77,638,989,435.67,2023年为150,319,561,572.69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