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

搜索文档
台商二代“变形记”:从传统产业到电商蓝海
搜狐财经· 2025-06-07 16:5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于1997年在深圳创办油漆生产企业,随后在台州黄岩、临海等地开设分厂 [3] - 台商二代于2006年正式定居临海并接手家族企业,引入最新检测仪器并设立全新管理体制,提升质量和品控 [3] - 公司生产的油漆主要用于儿童用品,以定制化颜色为主,大部分出口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 [3] - 由于环保标准严格、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最终选择将产线与技术打包出售 [3] 行业转型与电商业务 - 从传统制造业转型电商行业,专注于销售台湾特色产品如金门一条根、阿里山茶叶等 [1][4] - 电商业务目前推出两大类产品:一条根和台湾高山茶,共十多款产品 [4] - 一条根具有祛风除湿、舒缓疼痛的效果,台湾高山茶以滋味甘醇、香气淡雅著称,可冷泡食用 [4] - 电商业务已逐渐步入正轨,客户反馈良好,回头客增多,计划上架更多台湾特产以扩大销售规模 [4] 市场环境与竞争 - 大陆电商行业发达,提供低价包邮服务,如5元包邮马克杯、10升水送货上门 [4] - 大陆电商市场竞争激烈,但对于纯正、优质的台湾产品仍被视为蓝海市场 [5] - 台湾年轻人越来越多将大陆视为工作、生活的理想之地,反映大陆广阔的发展机遇 [5]
“期待更多南非民众了解中医、爱上中医”
人民日报· 2025-06-07 05:27
中医药在南非的推广与发展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健康丝路·天府有约——2025四川中医药南非行"活动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举办,吸引数百名中南民众参与 [1] - 南非居民舒特通过中医针灸缓解了因脊柱骨折手术导致的背痛,并在活动中获得膏药和后续康复指导 [1] -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强调中医药的文化底蕴和健康价值,指出其已成为中南两国文明交流的重要纽带 [1] 南非中医教育与临床实践 - 约翰内斯堡大学于2020年开设针灸课程,是非洲较早开设中医针灸课程的高校之一,目前已成为热门专业 [1] - 该校针灸专业已形成完整本科教育体系,并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正培养大量南非本土中医医师 [1] - 约翰内斯堡大学补充医学系每月接待上百名患者,中医针灸中心通过定期义诊和宣介活动提升当地民众对中医的认知 [2] 中医诊疗的本地化与效果 - 约翰内斯堡大学毕业生塔斯尼姆·帕特尔开设中医诊所,针灸对肩周炎、颈椎病等疾病效果显著,患者症状大幅减轻 [2] - 中医诊疗为南非民众提供多元选择,其效果正被越来越多当地民众熟知和认可 [2]
股市必读:华兰股份(301093)5月2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28.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5-26 04:51
交易信息汇总:5月2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28.5万元。 公司公告汇总:华兰股份与单烨星女士签署《股东协议》,设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西藏药浴、 膏药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00万元,华兰股份占股 61.4%。 5月23日,华兰股份的资金流向情况如下:主力资金净流出428.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33.45万元;散 户资金净流入195.05万元。 公司公告汇总 江苏华兰药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单烨星女士签署了《股东协议》,将共同设立一家合资公司。该合 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00万元,其中华兰股份出资429.8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1.4%,单烨星出资 270.2万元,占38.6%。合资公司将主要从事西藏药浴、膏药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此次投资 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合资公司将纳入华兰股份合并 报表范围。公司设董事会,由三人组成,华兰股份委派两名董事,单烨星担任一名董事,董事长由华兰 股份推荐并选举产生。公司不设监事会,设监事一名,由华兰股份推荐。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由华兰股 份推荐并由董事会聘任。股东各方应避免与合资公司业务竞争,合资 ...
华兰股份:拟与单烨星共同出资7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
快讯· 2025-05-23 18:21
合资公司设立 - 华兰股份与单烨星女士签署股东协议 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为700万元 [1] - 华兰股份以自有资金出资429.8万元 占注册资本的61.4% [1] - 合资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西藏药浴 膏药等产品的研发 生产及销售业务 [1]
“中医夜市”首秀马耳他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1 17:39
中医药文化推广 - 中国援马耳他医疗队首次在圣朱利安斯商业城市举办"中医夜市"义诊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1] - 活动设置"一对一"健康咨询、刮痧、拔罐、推拿体验区,市民排队体验传统中医疗法[1] - 中药茶饮展区提供乌梅汤等饮品,中药香囊、清凉油等特色展品受到关注,免费发放膏药[1] - 52岁肩周炎患者体验推拿后症状明显缓解,31岁针灸治疗忠实粉丝称赞活动形式新颖[2] - 医疗队队长表示选择商业城市举办活动是为扩大中医影响力,未来将推出更多形式多样的推广活动[2] 中马人文交流 - 自1993年中国(江苏)向马耳他派遣首支医疗队以来,中医药已成为两国人文交流重要纽带[2] - "中医夜市"活动成功举办既提供医疗服务,也彰显中医药文化跨越国界的独特价值[2] - 活动为增进中马两国人民友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注入新动力[2]
冒充老中医在线问诊皮肤病,诱骗患者2000余元买普通膏药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11:15
诈骗团伙作案手法 - 冒充知名中医世家传人进行线上诊疗 通过虚假成功案例吸引患者[1][2] - 使用固定话术对患者病情进行"专业解读" 虚构治疗效果获取信任[2] - 以"一人一方""独家秘方"为噱头 诱导患者购买1000-2700元高价药品[2] 涉案产品与成本 - 所谓"独家秘方"实为普通抑菌膏药 网上售价仅百余元[2] - 药品成本不足售价十分之一 所有患者使用相同产品[2] - 供货商直接发货给患者 谎称经过第三方鉴定规避质疑[3] 案件侦破情况 - 团伙13名成员全部落网 涉案金额超100万元[1][2] - 主犯蒋某卫某无医疗资质 通过投放网络广告引流[2] - 11名客服人员冒充中医进行点对点诈骗[2] - 主犯已被刑事拘留 其他成员采取强制措施[3] 受害者案例 - 上海市民唐女士支付2000余元购买疗程 收到包装粗糙且无效的产品[1] - 诈骗流程:广告吸引→添加联系方式→照片问诊→推销高价药品[1][2]
用AI合成全红婵家人声音,这样的带货走火入魔了
新京报· 2025-04-29 20:04
文章核心观点 AI合成技术被不法分子滥用,伪造公众人物形象和声音欺骗消费者,冲击消费市场信任环境,需规范其应用营造健康网络和消费市场 [1][2][4] 分组1:AI合成技术滥用现象 - 奥运冠军全红婵家人声音被AI合成冒用带货,多个账号用其家人声音介绍建房并携带商品链接,不少消费者已下单,全红婵家建房无官方回应 [1] - 此前明星刘晓庆、古天乐、张馨予等声音、视频被AI合成用于代言、带货,还出现AI造神医为贴牌膏药带货事件 [1] 分组2:AI合成技术滥用危害 - “全红婵家人事件”侵犯个人肖像权、名誉权及声音相关权益,伪造者行为涉嫌违法犯罪 [2] - 消费者因信任下单受骗,会蒙受经济损失并怀疑网络信息真实性,冲击短视频平台消费市场信任环境 [2] - AI合成技术滥用导致信息真假难辨,给监管带来挑战,易引发社会乱象,增加监管部门查处难度 [2] - 网络虚假信息传播快、范围广,难以控制,溯源和处理成本高,对传统监管模式和技术手段提出更高要求 [2] 分组3:应对措施 -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2025年9月1日起施行,为AI生成内容设定标识规范 [3] - 加大对侵权行为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 [4] - 平台要提升技术手段,识别和标注AI合成内容,清理虚假信息,封禁违规账号 [4] - 消费者要提高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不轻信、传播未经证实消息,不轻易下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