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茶饮

搜索文档
中医药文化“潮”动太仓
新华日报· 2025-08-22 07:24
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 - 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于8月21日晚在太仓市圆满收官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 包括名医义诊、体质辨识、茶饮药膳和理疗体验 [1] - 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 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提供针灸、推拿、刮痧等服务 中药香囊DIY成为"流量担当" 广藿香、白芷、艾草等药材铺满摊位 [2] - 八段锦表演、科普情景剧等特色节目精彩纷呈 现场展示娄东医派历史和中医院发展历程 并向市民赠送二十四节气养生手册 [3] - 活动俘获年轻人群体 00后青年认为中药茶饮比冰咖健康 还能号脉开方调理身体 [3] - 太仓市中医医院将持续打造"能吃、能看、能治未病"的中医文化嘉年华 让中医药更深入走进百姓家 [3] 基层中医馆建设 - 太仓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师节期间提供把脉、针灸、推拿等中医理疗服务 居民称赞家门口中医馆便捷且医术精湛 [4] - 成功案例:200斤上班族通过穴位埋线调节代谢搭配定制药膳 一周减重4斤 [4] - 太仓已建成3家五级中医馆、6家四级中医馆及40家三级中医馆与中医阁 实现镇街全覆盖 打造"一馆一特色" [5] - 通过医联体建设让专家定期下沉坐诊 将针刺、三伏贴、雷火灸等技术送到居民身边 [5] - 科教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改造后新增艾灸仪、电针仪等设备 中医适宜技术扩展至9类22项 涵盖推拿、骨伤等疗法 并开设呼吸康养、治未病和美容门诊 [5] 中医药传承与发展 - 太仓出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从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到资源下沉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 [6] - 系统挖掘娄东医派56部珍贵医籍 出版《太仓中医人物志》《太仓地产药材彩色图谱》等著作 创新推出《娄东中医荟》融媒体栏目 [6] - 推动"方氏皮科""陆氏眼科"等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挂牌施杞国医大师等传承工作室 引入"岐黄学者"和省级名中医坐诊带教 [6] - 柔性引进科研团队推动医研融合 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研发多项院内制剂并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6] 中医药对外交流 - 肯尼亚中医博士夏瑞馥于6月重返太仓 作为郑和下西洋水手后裔和文化大使 提出建设海外中医药服务基地、推动非洲本地药材规模化种植等建议 [7] - 通过养生讲座、八段锦教学等文化活动让市民亲身体验中医药魅力 [7]
连锁药店的痛与变丨极刻
搜狐财经· 2025-06-07 20:57
行业现状 - 国内连锁药店行业从大规模扩张进入淘汰赛阶段,面临业绩下滑、竞争加剧、门店亏损等问题 [1] - 2024年全国零售药店数量增长迎来拐点,第四季度首次出现季度环比负增长,净新增-3395家 [5] - 2024年一至四季度全国零售药店闭店数量分别为6778家、8791家、9545家和14114家 [5] - 全国药店数量从2019年52.4万家增至2024年70万家,平均每家药店服务人口约2000人,远超美国店均服务5000人水平 [8] 市场变化原因 - 药店数量激增导致供大于求,传统扩张模式难以为继 [7][8] - 电商平台和线上药店兴起对线下实体药店造成冲击,2024年网上药店药品销售额758亿元同比增长14.4%,远高于线下2.3%增速 [8] - 行业监管趋严、医保依赖度高、无序竞争加剧等因素共同作用 [10] 企业应对策略 - 中小型连锁药店采取"抱团取暖"方式合并管理,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11] - 大型连锁药店"断臂求生",国大药房2024年关闭1273家直营门店和389家加盟门店,退出万店俱乐部 [11] - 头部企业普遍关闭亏损门店,益丰药房2024年关闭1078家,大参林733家,一心堂358家 [12] 转型方向 - 向大健康服务转型,增加面膜、健康零食、中药茶饮等多元化产品 [15] - 发展双通道专业药房、门诊统筹药房、专科药房等专业服务模式 [15] - 探索"药店+N"模式,如一心堂、健之佳尝试"药店+诊所",漱玉平民推出包含宠物用品等新形态健康药局 [15][16] - 大参林重点布局处方承接体系、医保资质获取和专业服务体系建设 [15]
“中医夜市”首秀马耳他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1 17:39
中医药文化推广 - 中国援马耳他医疗队首次在圣朱利安斯商业城市举办"中医夜市"义诊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1] - 活动设置"一对一"健康咨询、刮痧、拔罐、推拿体验区,市民排队体验传统中医疗法[1] - 中药茶饮展区提供乌梅汤等饮品,中药香囊、清凉油等特色展品受到关注,免费发放膏药[1] - 52岁肩周炎患者体验推拿后症状明显缓解,31岁针灸治疗忠实粉丝称赞活动形式新颖[2] - 医疗队队长表示选择商业城市举办活动是为扩大中医影响力,未来将推出更多形式多样的推广活动[2] 中马人文交流 - 自1993年中国(江苏)向马耳他派遣首支医疗队以来,中医药已成为两国人文交流重要纽带[2] - "中医夜市"活动成功举办既提供医疗服务,也彰显中医药文化跨越国界的独特价值[2] - 活动为增进中马两国人民友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注入新动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