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舞剧《朱鹮》
icon
搜索文档
17部剧目27场演出陆续亮相武汉 共演“灵动长江”
新华社· 2025-09-14 02:28
"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是长江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之一。国家京剧院、上海歌舞团、辽宁芭蕾 舞团、内蒙古艺术剧院等16个院团参与,17部剧目27场演出将陆续在武汉上演,涵盖话剧、舞剧、音乐 剧、歌剧、芭蕾舞剧、音乐会、戏曲等艺术门类。 9月13日晚,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带来的青春版《洪湖赤卫队》。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9月13日晚,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带来的青春版《洪湖赤卫队》在湖北剧院亮相,以青春阵容和全 新风貌,为百年洪湖故事注入新活力,拉开"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活动序幕。 9月13日晚,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带来的青春版《洪湖赤卫队》。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本次展演中,金承志与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带来音乐会《活在爱里面!2025》;山东歌舞剧院的民 族歌剧《沂蒙山》,运用民族乐器与多样演唱形式;舞剧《朱鹮》将于国庆期间连演四场,展现中国古 典舞的婉约与芭蕾的优雅;昆曲《牡丹亭》、楚剧《汉口茶港》、京剧《红灯记》等戏曲演出将悉数登 场。 本次展演由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 厅、湖北省演艺集团主办,湖北剧院承办。活动将持续至10月25日。(记者熊翔鹤) ...
让“梅花”绽放在观众的心坎里(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33
梅花奖评奖改革 - 国家级戏剧评奖强调戏剧的人民性和艺术性,推动戏剧艺术焕发时代光彩 [2] - 评奖活动汇聚17位演员和13个戏剧门类,重视保留剧目并接纳民营剧团 [2] - 评奖拒绝功利化作品,避免"评奖即封箱"现象,传递行业改革信号 [2] 戏剧艺术的本体坚守 - 戏曲艺术的核心特征包括唱念做打、声腔韵律和写意美学 [2] - 行业曾出现盲目追求舞美大制作、泛剧种化等问题,导致审美迷失 [2] - 本届评奖以"坚守戏剧本体"为准绳,传统剧目占比最大 [2] 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 秦腔《焚香记》等作品赋予传统戏曲当代表达,兼具古典与现代审美 [3] - 昆剧《烂柯山》等加入契合人物的表演技巧,并从当代视角解读心理 [3] - 台州乱弹折子戏以"一桌二椅"为基础创新,融合传统虚拟性与极简艺术理念 [3] 人民性与市场生命力 - 评奖强调"人民性",要求获奖剧目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生命力 [4] - 舞剧《朱鹮》11年演出400余场,话剧《四世同堂》15年演出400多场 [4] - 京剧《林冲夜奔》等作品深受观众喜爱,体现艺术服务人民的理念 [5] 民营剧团的突破 - 本届评奖首次为民营剧团开放申报通道,浙江台州乱弹剧团入选 [5] - 台州乱弹曾停演近30年,新剧团通过"民办公助"模式扎根市场 [5] - 民营剧团入选彰显评奖改革对戏曲生态多样性的激活作用 [5] 行业生态与价值导向 - 评奖改革重申戏剧的最高价值在于服务人民,需尊重艺术规律 [6] - 强调"十年磨一戏"的工匠精神,推动艺术精品深入人心 [6] - 改革力推民营机构与稀有剧种从边缘走向大众视野 [5][6]
朱洁静:舞蹈就像一双巨大的手托着我(人物)
人民日报· 2025-05-22 06:12
舞剧《朱鹮》的艺术成就 - 舞剧《朱鹮》被誉为"东方天鹅湖",融合芭蕾等西方舞蹈元素与中国舞元素,表现朱鹮的纤细与敏感 [5] - 该剧自2014年首演以来,通过每一帧如画的舞台呈现,向观众传递人与自然相伴相生的理念 [5] - 2021年登上央视春晚表演《朱鹮》片段,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6] 朱洁静的舞蹈生涯 - 朱洁静6岁开始学习舞蹈,10岁从30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考入上海市舞蹈学校 [3] - 16岁成为职业舞者,23岁成长为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主演《野斑马》《霸王别姬》等多部经典舞剧 [4] - 2009年膝盖重伤后通过5个月康复训练奇迹般重返舞台,展现出对舞蹈的极致坚持 [4]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 朱洁静在2018年排练中成功塑造"兰芬"角色,通过生活化舞蹈动作展现烟火气 [5] - 该剧至今已演出700多场,成为现象级作品,2020年其选段《晨光曲》登上央视春晚 [5][6] 艺术追求与专业精神 - 朱洁静坚持30多年每日练功,用"疯子般的磨练"换取舞台上的光芒 [5] - 2025年带伤完成《幽兰》排练并表演,期间经历6次化疗与19次放疗仍坚持艺术追求 [6] - 最终在2025年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标志其艺术成就达到新高度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