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音乐剧《在远方》
icon
搜索文档
我们为何呼唤简约美学(创作谈)
人民日报· 2025-11-20 06:20
艺坛百花,竞相盛放。第十八届文华奖单项奖揭晓,23个剧目的有关创作和演职人员获奖,充分肯定了 编剧、导演、音乐、舞台美术、表演5个创作环节的杰出贡献,彰显了舞台艺术发展的风向标。本版"创 作谈"栏目今起约请第十八届文华奖单项奖获奖者,畅谈创作感悟,共话艺术人生。 ——编 者 毫无疑问,中国舞台视觉艺术正进入多元融合、创新突破的黄金期:从哲学思考到技术应用,从传统转 化到当代表达,从彰显地域特色到追求更广泛的共鸣共情。文华奖获奖作品所展现的创新趋势表明,中 国舞台美术正在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这条路既深植于中华文化的丰厚土壤,又面向现代科技的广 阔天地。 舞台之下,观众不仅记住了精彩的表演,更记住了那些震撼的视觉画面——《天下大足》的光影交错、 《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光影故事、《正义必胜》的光影史诗。这些画面汇成新时代中国舞台艺术的"视 觉志",作为见证者和创造者,与有荣焉。 (作者为北京舞蹈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一级舞美设计)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0日 20 版) 新时代舞台艺术的视觉创意,体现出从单一到多元的叙事转变。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形成了各具 特色的视觉语言。 由任冬生担任视觉总监 ...
追光的日子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30
文化内容出海 - 电视剧《山海情》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热播,受众覆盖率达九成以上[5] - 该剧在北美、东南亚、西亚、非洲多国实现跨文化语境播映,并获得98%的观众好评率[5] - 为贴近不同文化语境,该剧完成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韩语、老挝语、印尼语、阿拉伯语等多语种译制工作[5] 内容创作方法论 - 创作团队为《山海情》进行近5个月的面对面采访和实地体验,强调从土地里生长出的真实故事[6] - 拍摄驻地设在故事发生地闽宁镇,工作人员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体验真实生活细节[6] - 演员为塑造《装台》角色,提前一个月在西安城中村生活,与“装台人”一起干活,获取真实表演素材[18] 影视作品社会影响 - 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播出后获得不错成绩,并带动了新疆旅游发展[15] - 创作者认为作品成功在于把握时代脉搏,与当下观众共情,并建立在优质原著和真实人生故事之上[15] - 电视剧《欢乐家长群2》定位“客厅喜剧”,聚焦家长群微观社会窗口,呈现细微且充满温情的真实家庭故事[19] 舞台艺术创作与主题 - 舞剧《朱鹮》构思以日本佐渡朱鹮灭绝为分水岭,主题涵盖“美的和谐、美的毁灭、美的再生”[22] - 该剧通过舞蹈化、心理化叙述方式,引发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思考,首演于日本[24] - 编导完成从《朱鹮》、《大河之源》到人工智能题材《深AI你》的“生态三部曲”创作[25] 新就业群体题材挖掘 - 音乐剧《在远方》创作前,主演深入快递员生活进行体验,了解“准时送达”背后的艰辛[29][30] - 作品通过描绘快递业从手推车到自动化分拣、无人机配送的变迁,展现行业飞速发展[30] - 该剧首演后获得快递员观众强烈共鸣,认为剧情真实反映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31] 传统文化传播与新媒介 - 快手创作者通过平台进行超1800场秦腔直播,收获超23亿次观看量,并招收8岁小徒弟传承技艺[17] - 创作者环中国边境自驾旅行,记录不同地理形态下的文化,内容在抖音等平台传播[17] - 中国青年创作者通过分享本民族文化,激励粉丝群体,传递正能量[17]
“准时送达”四个字的背后(大地风华)
人民日报· 2025-10-02 06:11
行业运营与员工精神 - 中国快递业经历了从手推车、自行车送货到自动化分拣、无人机配送的飞速发展 [2] - 行业的发展依赖于从业者早出晚归的奔波和旺季通宵分拣的韧劲 [2] - 快递员通过坚守和奔波让物流更通畅、生活更便捷 [2] 一线员工的服务细节 - 快递员为确保独居老人及时收到救命药,会主动调整配送顺序 [1] - 为不错过客户电话,快递员常在饭点攥着手机站在路边吃饭 [1] - 有快递员工作8年,不仅记熟片区楼号,还了解客户如老人或上班族的特殊需求 [1] 行业的社会价值与认可 - 快递员运送的包裹承载着生活的烟火气,其行进轨迹勾勒出人们生活的多彩图谱 [1] - 文艺作品旨在让更多人看见并认可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作为时代奋斗者的价值 [4] - 充满活力的中国由无数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奋斗的劳动者组成 [4]
青年演员说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28
文艺工作者的职业精神 - 艺术创作需要成百上千次的重复与精进,如舞剧《只此青绿》中"青绿腰"动作的打磨过程体现了对技艺的极致追求 [1] - 音乐剧表演需沉下心观察生活、打磨技艺,通过剧情与旋律搭建情感桥梁,如《在远方》通过欢快旋律展现快递员群体的乐观坚韧 [2][3] - 话剧表演需深入研读角色背景,如关晓彤为饰演秦怡反复揣摩传记内容,体现对角色的敬畏之心 [4] 艺术与时代使命的结合 - 文艺工作者需将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如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慰问演出时,为巡道战士进行专场表演体现艺术服务人民的理念 [1] - 音乐剧创作需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如《在远方》通过快递小哥的故事展现当代劳动者的精神面貌 [2] - 青年演员肩负传承前辈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如吴磊通过《西北岁月》等作品学习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 [6] 行业标杆的示范效应 - 游本昌"戏无大小,心守平常"的原则成为行业精神标杆,其九旬高龄入党的行为诠释了艺术家的信仰追求 [1][4][6] - 秦怡"一生在追求中"的从业理念与游本昌"继续前进"的登山精神共同构成行业价值导向 [4] - 德艺双馨的前辈艺术家为青年从业者树立了"好好演戏,好好做人"的职业准则 [6] 行业发展趋势 - 文艺创作日益强调扎根生活的现实主义风格,如音乐剧通过观察生活细节增强作品感染力 [2][3] - 青年文艺工作者正积极将专业素养提升与文化强国建设相结合,体现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5] - 表演艺术领域呈现"艺术为人民"的鲜明导向,慰问演出等实践活动成为行业常态 [1]
聚焦舞台影像数字化,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沙龙共话艺术“破圈”
新京报· 2025-04-27 15:15
舞台影像数字化趋势 - 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8K超高清等技术推动舞台影像呈现升级迭代 [1] - 高清舞台艺术影像成为舞台艺术数字化最明显标志 数字化作品打破传统观演界限 [1] - 数字化演出和运营是世界各大艺术院团未来发展方向 [1] 技术应用与艺术平衡 - 技术应用需优先服务于艺术本质 需平衡细节视角与艺术原味的沉浸感 [2] - 舞者从舞台转向银幕需兼顾空间美感与情感沉浸感 电影镜头要求把握表演分寸感 [1] 行业活动与跨界合作 - 大学生电影节举办舞蹈影像、动画电影、舞台影像数字化三场主题沙龙 探讨学术研究及产业趋势 [2] - 电影节联动前门、王府井等重点商圈推出"票根经济"促消费活动 开发电影主题旅游线路 [2] 典型案例与行业实践 - 音乐剧《在远方》通过数字化手段扩大观众覆盖面 技术已成为创作必要条件 [1] - 舞剧电影《只此青绿》展现舞台艺术与电影技术的融合实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