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泽序列

搜索文档
奇瑞汽车(09973)完成IPO里程碑:全球化领航,开启科技智能转型新征程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2:11
自主品牌出海冠军,业绩高质量增长 1997年,安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奇瑞汽车就此开启创业之旅。1999年,首台自主研发发动机下线,2000年首款轿车"风云"诞生,为中国自主品牌汽 车发展注入活力。2001年,首批"风云"轿车批量出口,标志着奇瑞汽车开启全球化征程。此后,2003年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2005年瑞虎SUV上市,产品 矩阵持续丰富。如今,奇瑞汽车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乘用车企业,业务覆盖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各类乘用车,在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底盘制造领域具 备完整产业体系。 在全球化进程中,奇瑞汽车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其乘用车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300万辆。自2003年起,奇瑞汽车连续22年位居 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榜首,凸显其在国际市场的强劲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 規模 | | | 全球覆盖 | 辑建出位 | | --- | --- | --- | --- | --- | | 2.295.000+ | | 銷在 | | 自2003年起連續 | | 2024年全球销量(1) | | | 100+ | 22年出口第一 | | 排名第二 | | | 個國家和地區0 ...
刚刚,今年最大造车IPO诞生了!
新浪财经· 2025-09-26 00:10
来源:市场资讯 此次上市,奇瑞汽车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 招股结果显示,奇瑞汽车公开发售部分获得238倍超额认购,创下今年港股新股认购纪录,同时吸引多 家基石投资者认购。 从过往业绩来看,2022年-2024年,奇瑞汽车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7.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024年,奇瑞汽车以229.5万辆的全球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来源:智超讲财商) 9月25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港股迎来今年最大车企IPO。 2025年成为奇瑞汽车上市的关键节点。 今年2月,奇瑞汽车重启港交所上市申请;8月,奇瑞汽车通过证监会"全流通"备案;9月7日,奇瑞汽车 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9月17日,奇瑞汽车启动招股,并将于9月25日在港交所上市交易。 从2004年首次启动上市计划,到历经金融危机、借壳失败、混改重组等多重挑战,这家"国内最后一家 未上市整车企业"终于圆梦资本市场。 目前,奇瑞汽车旗下包含五大品牌,即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每个主要品牌都有独 ...
曾高达1500亿元估值!长跑20年,奇瑞汽车冲向港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18:55
奇瑞汽车港股IPO申请 - 公司于2025年2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若成功将成为国内唯一未上市大型汽车集团的里程碑事件 [2][3]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华泰及广发证券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前9月营收持续增长:2022年926.18亿元、2023年1632.05亿元、2024年前9月1821.54亿元 [6] - 净利润从2022年58.06亿元增至2023年104.44亿元(年增80%),2024年前9月达113.12亿元(同比增60%) [6] - 2024年前9月毛利率14.8%(2023年同期16.1%),研发开支占比3.6% [8]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销量260.39万辆(同比增38.4%),其中新能源车58万辆(同比增232.7%) [9]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35.7%、2023年48.7%、2024年前9月53.4% [11] - 2024年出口量超114万辆(同比增21.4%),创中国车企出口纪录 [10] 产品与战略布局 - 旗下五大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覆盖燃油/插混/纯电车型,价格区间5.79万-33.98万元 [10] - 2025年计划推出60多款新车型,重点布局电动化(插混/增程/纯电)与智能化技术 [12] - 拟将IPO募资用于研发新车型、下一代技术、海外市场拓展及产能提升 [11] 上市历程与估值 - 公司历经20年坎坷上市路,曾因经营问题、市场环境多次搁浅 [16][17] - 2023年估值达1500亿元,但近期传闻估值缩水三分之二 [19] - 母公司奇瑞控股2024年1月获青岛城投、IDG资本等融资,被视为IPO前兆 [19] 行业竞争分析 - 2024年行业价格战下公司逆势实现利润高增长,但新能源销量与比亚迪、吉利仍有差距 [9][13] - 智能化领域需追赶行业头部,计划加大自动驾驶研发投入 [13] - 海外市场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支撑销量与利润双提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