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IPO
搜索文档
阿维塔起火事故致多辆车损毁 公司回应:起火原因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查验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13:58
事件概述 - 一辆购置不足40天、行驶里程1066公里的阿维塔06在停车场内突发火灾 火势在3分钟内迅速蔓延 最终导致8辆车严重焚毁[2] - 公司官方声明排除动力电池 驱动电机 高压电控故障导致起火 指出起火发生在副驾驶座椅位置 火灾发生时电池包电压 温度 气压均正常[1] - 具体起火原因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查验中 相关部门初步定义为"外源性失火"[1][2] 事件影响与潜在问题 - 疑似车主发布的视频记录显示 火灾初期车内温度突然飙升到76.4℃ 副驾驶位先冒烟[2] - 有电池专家指出 车企过度聚焦电池单体安全 忽视了整车防火设计协同性 智能化系统未及时预警异常高温 内饰阻燃性能是否达标需核查[2] - 涉事车辆阿维塔06是公司4月份刚上市的战略车型 主打"玄甲安全架构" 宣传中强调搭载的电池可承受1000℃高温燃烧260秒不热失控[2] - 此次事件是阿维塔科技半年内第三起安全事件 此前5月份阿维塔11因底盘撞击起火 10月1日阿维塔12在智驾状态下撞动物后燃烧[2] 公司经营与资本市场状况 - 2025年前9个月公司累计销量仅9.07万辆 仅完成全年22万辆目标的41.24% 作为走量主力的阿维塔06未能打开市场[3] - 2022至2024年公司累计亏损97.26亿元 连续依赖融资输血 2024年底多方投资者向公司增资合计111亿元[3] - 公司于10月1日完成股份制改造 标志着其港股上市迈出核心一步 9月19日长安汽车副总裁王辉接任董事长 被普遍认为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球化战略和IPO进程[3] 行业与竞争分析 - 公司背靠长安 华为 宁德时代的CHN模式本是核心卖点 但多起事故暴露的管理漏洞可能让投资者质疑其品控能力[3] - 业内人士指出 消费者信心可能流失 不排除有潜在用户因近期事件推迟购车计划[3] - 若无法快速厘清起火真相 完善安全体系 公司可能延缓IPO进程 更会动摇其在20万元级市场与特斯拉Model 3 小米SU7的竞争根基[3]
刚刚,今年最大造车IPO诞生了!
新浪财经· 2025-09-26 00:10
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25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港股当年最大车企IPO [3] - 上市进程关键节点包括:2025年2月重启上市申请,8月通过"全流通"备案,9月7日通过聆讯,9月17日启动招股 [4] - 此次IPO以招股价上限30.75港元/股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 [4] - 公开发售部分获得238倍超额认购,创下当年港股新股认购纪录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 [4] - 同期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7.1% [4] - 2024年全球销量达到229.5万辆,创历史新高 [4] 市场地位与排名 - 2024年公司稳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二位,并成功跻身全球乘用车销量第十一位 [4] - 公司是2024年全球排名前二十的乘用车企业中,唯一实现新能源汽车、燃油车、国内销量、海外销量四项指标同比增幅均超25%的企业 [5] - 自2003年起,公司连续22年保持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11] 品牌与产品矩阵 - 公司旗下包含五大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覆盖各个细分赛道 [7] - 奇瑞品牌主要序列包括瑞虎(SUV,售价57,900-203,900元)、艾瑞泽(轿车,售价59,900-148,900元)、风云(轿车/SUV,售价99,900-229,900元)等 [9] - 捷途品牌序列覆盖SUV,售价93,900-234,900元 [9] - 星途品牌序列覆盖中高端及豪华市场,售价109,900-319,800元 [9] - iCAR品牌专注于纯电动SUV,售价99,800-169,800元 [9] - 智界品牌定位中高端及豪华,产品为纯电动/增程式电动轿车及SUV,售价229,800-339,800元 [9] 海外市场布局 - 自2001年出口第一辆汽车以来,公司已构建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销售网络 [10] - 公司累计全球销量超过1300万辆 [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海外拥有近3000个经销商网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 [11]
奇瑞港交所挂牌上市,21年长跑终圆梦
雷峰网· 2025-09-25 20:25
IPO上市概况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登陆港交所 股票代码09973 开盘价34.2港元/股 [2] - 此次IPO为2025年港交所规模最大车企IPO项目 [1] - 公司第七次IPO终于成功 历经两次递表后正式挂牌上市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新车研发 下一代汽车技术研发 海外市场拓展及芜湖生产设施升级 剩余部分补充营运资金 [2] 股权激励计划 - 奇瑞从54.7亿股中拿出不超过3.69亿股(约占总股份6.74%)用做员工激励 [2] - 员工激励股售价3.4元/股 锁定期为授予日起6年内 [2] 全球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乘用车总销量7430万辆 奇瑞以229.5万辆销量跻身全球前二十大车企 [2] - 公司以49.4%同比增速在全球前二十大车企中位列第一 [2] - 奇瑞是全球前二十大车企中唯一实现燃油车 新能源车 国内 海外销量四项指标均增长超25%的企业 [2] 国内市场表现 - 2024年奇瑞乘用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长56% 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77.3% [3] - 两项增速在国内前十大乘用车企业中均排名第一 [3] - 市场份额从2023年11.8%提升至2024年14.0% 在自主品牌中位列第二 [3] 品牌与产品矩阵 - 公司拥有五大汽车品牌:奇瑞主品牌152万辆 捷途品牌53万辆 星途品牌13万辆 iCAR品牌6万辆 智界品牌3.85万辆 [3] - 瑞虎8系列在2024年全球自主品牌燃油车销量中排名第一 [3] - 捷途X70系列在全球B级SUV销量中排名第四 [3] - 智界R7车型在2025年1月中国纯电中大型SUV销量中位列第一 [3] 海外业务拓展 - 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榜首 [3] - 产品覆盖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全球销量超1300万辆 [3] -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37.4% [3] - 在欧洲 南美 中东及北非地区的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中排名第一 在北美及中国以外亚洲地区排名第二 [3] - 与西班牙EV MOTORS合作的巴塞罗那工厂已投产 成为首个在欧洲实现本土化生产的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 [4] - 截至2024年底海外经销商数量共计1075家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26.18亿元 1770.56亿元 2698.97亿元 [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8.06亿元 99.49亿元 143.34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82.23亿元 净利润47.26亿元 [4]
【IPO追踪】募资超90亿,奇瑞汽车登陆港股大涨超10%
搜狐财经· 2025-09-25 10:55
上市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9月25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股票代码09973 HK,股价首日上涨10.37%,总市值达到1957亿港元 [2] - 本次IPO为年内港股市场唯一成功上市的整车企业项目,募资总额达91.45亿港元,是年内港股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2] - 公司发行2.97亿股,发售价为30.75港元,并设有4460.95万股超额分配股份 [2] - 香港公开发售获得308.18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1.61倍认购,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2] - 公司引入13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旗下HHLRA、香港景林等,基石投资者获分配1.48亿股,涉及金额约45.66亿港元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8.97亿元,净利润143.34亿元 [3] - 2022年至2024年间,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70.7%,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57.1% [3]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2%,净利润同比增长90.9% [3] 经营规模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全球销量达229.5万辆,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二位 [2] - 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保持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4年海外收入突破千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大幅增长232% [2]
奇瑞汽车香港IPO定价每股30.75港元,位于招股价区间高端
经济观察报· 2025-09-22 16:24
IPO定价与规模 - 香港IPO发行价确定为每股30.75港元,处于招股价区间27.75-30.75港元的最高端 [1] - 初步募资规模约91亿港元,另有数据显示约101亿港元 [1] - 定价源于投资者认购需求强劲 [1] 市场反应与认购情况 - 公开招股首日即获超额认购约10倍,市场反应热烈 [1] - 公司股票预计于9月25日(周四)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1] 公司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4年营收达2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4% [1]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商之一 [1] 募资用途 - IPO募资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新车型 [1] - 资金将用于开发下一代汽车技术 [1] - 募资将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升级生产设施 [1]
奇瑞汽车将于9月25日上市1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近46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9-18 02:02
IPO基本信息 - 公司于9月17日在港交所启动招股,每股发售价范围为27.75港元至30.75港元 [1] - 公司计划全球发售2.97亿股H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5.16%,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公司寻求募集至多91.45亿港元,若悉数行使超额配股权,最高募资额可达105.17亿港元,预计9月25日上市 [1] - 本次IPO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总计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1] 基石投资者构成 - 基石投资者包括知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地方政府,例如国资基金璟泉善瑞认购14.80亿港元,高瓴旗下HHLR认购6000万美元 [1] - 其他主要基石投资者包括上海景林认购5500万美元,黄山国资委旗下黄山建投认购4100万美元,地平线机器人认购4000万美元 [1] - A股上市公司晶合集成、国轩高科、星宇股份也通过旗下公司参与认购 [1]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扩大产品组合 [2] - 资金将用于未来一至三年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2] - 部分资金将用于未来一至四年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2] - 资金也将用于未来一至四年提升公司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芜湖的乘用车公司,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 [2] - 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2] - 2024年,公司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市场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的公司 [2] - 公司旗下拥有5个品牌,包括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每个品牌有独特定位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8.97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的58.0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3.34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4.25%至682.2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0.87%至47.26亿元 [3] 全球化运营 - 自2003年以来,公司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截至2025年8月22日,产品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300万辆 [3] - 2024年,公司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一,在北美及亚洲(中国除外)销量位列第二 [3]
奇瑞汽车将于9月25日上市,1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近46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21:29
IPO基本信息 - 公司于9月17日至9月22日在香港进行H股招股 每股发售价范围为27.75港元至30.75港元 [1] - 公开招股启动当天即获得足额认购 [1] - 公司计划全球发售2.97397亿股H股 占发行后总股份的5.16% 其中国际发售占90% 公开发售占10% 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 最高募资额为91.45亿港元 若悉数行使超额配股权 最高募资额可达105.17亿港元 预计9月25日上市 [1] 基石投资者 - 本次IPO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 总共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1] - 主要基石投资者包括国资基金璟泉善瑞认购14.80亿港元 高瓴旗下HHLR认购6000万美元 上海景林认购5500万美元 [1] - 产业链相关企业如黄山国资委旗下黄山建投认购4100万美元 地平线机器人认购4000万美元 A股公司晶合集成、国轩高科、星宇股份也参与认购 [1]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扩大产品组合 [2] - 用于未来一至三年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2] - 用于未来一至四年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2] - 用于未来一至四年提升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 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芜湖的乘用车公司 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 [2] - 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 [2] - 2024年 公司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市场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的公司 [2] - 公司旗下拥有5个品牌 包括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 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2]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8.97亿元 净利润从2022年的58.0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3.34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4.25%至682.23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90.87%至47.26亿元 [3] 全球化运营 - 自2003年以来 公司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3] - 截至2025年8月22日 公司乘用车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300万辆 [3] - 2024年 公司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 在北美及亚洲(中国除外)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二 [3]
独家|奇瑞汽车计划9月17日开簿招股,目标估值1400亿港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9-16 12:54
IPO基本信息 - 公司将于9月17日开簿招股 目标估值1400亿港元[1] - 计划募集资金15亿美元至20亿美元 约合117亿至156亿港元 有望成为港交所年内最大车企IPO[3] - 已于9月7日通过聆讯 预计本月下旬挂牌交易[1]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682.23亿元 净利润47.26亿元[6] - 2023年营收1632.05亿元 同比增长76.2% 净利润104.44亿元 同比增长79.9%[6] - 2022年营收926.18亿元 净利润58.06亿元[6] - 2024年全年营收2698.97亿元 净利润143.34亿元[6] 市场地位与销量 - 2024年全球销量260.39万辆 同比增长38.4% 创历史新高[6] - 海外销量114.46万辆 同比增长21.4% 占比达44%[6] - 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6] - 国内车企销量排名从第八升至第六[6] - 以2024年销量计为国内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 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8] - 2025年销量目标300万辆 前8个月累计销售172.73万辆[8] 资金用途 - 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扩大产品组合[3] - 投入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3] - 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3] - 提升安徽芜湖生产设施 优化生产流程[3] - 部分资金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3] 上市历程 - 2004年首次启动上市计划 历经二十多年多次尝试[3] - 2024年2月28日首次提交招股书 后因满6个月未获聆讯失效[6] - 8月29日第二次提交上市文件 最终成功叩开资本市场大门[6]
奇瑞汽车计划9月17日开簿招股 目标估值1400亿港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9-16 12:42
IPO基本信息 - 公司将于9月17日开簿招股 目标估值1400亿港元[1] - 公司已于9月7日通过港交所聆讯 预计本月下旬挂牌交易[1] - 计划募集资金15-20亿美元(约117-156亿港元) 有望成为港交所年内最大车企IPO[3] 募集资金用途 - 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扩大产品组合[3] - 投入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以提升新能源与智能化竞争力[3] - 拓展海外市场并执行全球化策略[3] - 提升安徽芜湖生产设施以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效率[3] - 部分资金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3]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926.18亿元 净利润58.06亿元[5] - 2023年营收1632.05亿元 净利润104.44亿元[5] - 2024年营收2698.97亿元 净利润143.34亿元[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82.23亿元 净利润47.26亿元[5] 销售业绩 - 2024年全年销量260.39万辆 同比增长38.4%创历史新高[5] - 2024年出口销量114.46万辆 同比增长21.4%[5] - 海外销量占比达44% 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5] - 国内车企销量排名由第八名升至第六名[5] 行业地位 - 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 公司为国内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7] - 以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计 公司为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7] 近期进展 - 公司2月28日首次提交招股书 因6个月未获聆讯失效[5] - 8月29日第二次提交上市文件并成功通过聆讯[5] - 2025年销量目标提高至300万辆[7] - 截至8月底累计销售汽车172.73万辆 累计出口79.88万辆[7]
威马汽车停摆两年多又复活!放话将启动IPO筹备 挑战年产100万辆
第一财经· 2025-09-07 07:41
公司经营计划 - 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接管威马汽车并推动威马EX5和E5车型在温州基地快速恢复生产[1] - 公司制定三步走发展规划:2025-2026复兴阶段年产销1万辆并争取2万辆 2026年量产10万辆[1] 2027-2028年销量目标25万-40万辆并启动IPO筹备[2] 2029-2030年产量目标100万辆且营收1200亿元[3] - 未来5年计划推出10款以上车型 涵盖A00级到C级的轿车/SUV/MPV跨界车 发展纯电动和增程式技术路线[3] 公司治理结构 - 深圳翔飞与宝能汽车存在密切关联 实际控股股东深圳凤宇管理有限公司同时是悠宝佳汽车控股股东[3] - 宝能汽车通过旗下公司间接控股悠宝佳 其法定代表人张晓兼任多家宝能汽车关联公司高层[3] - 深圳翔飞注册于2023年9月 注册资本仅1亿元[4] 关联方风险状况 - 宝能汽车已被12次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涉案总金额超3621万元[4] - 宝能汽车3次被列为限消令对象 涉案金额达2.7亿元[4] - 宝能汽车存在37起股权冻结记录[4] 市场布局 - 2025年海外布局泰国KD工厂 目标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1] - 威马汽车与悠宝利汽车曾同时出现在深圳市宝能汽车展示中心[4] 用户反馈 - 用户普遍关注现有售后恢复问题 但公司发展规划中未提及相关安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