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收入保险
搜索文档
东港区“政策+产品+服务”三链协同,激活乡村振兴金融动能
齐鲁晚报· 2025-10-16 11:33
政策引导与部门协同 - 东港区通过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明确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目标,为金融机构提供清晰指引 [2] - 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区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海洋局、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等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动金融资源向乡村倾斜 [2] - 区财政局负责落实财政支农贷款风险补偿和奖补资金政策,并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负责引导金融机构拓宽农村资产抵质押物范围并推荐优质涉农主体 [2] 信贷产品创新与投放成效 - 全区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258.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91亿元,增幅17.68%,比各项贷款平均同比增幅高9.79个百分点 [1] - 针对茶产业推出“青茶贷”专项产品,贷款利率降至3.85%,单笔最高额度50万元,期限最长3年,2025年以来已为50户茶农、19户茶企发放贷款1.22亿元 [3] - 针对蓝莓产业推出“蓝莓贷”产品,最高额度500万元,东港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超1.8亿元,支持种植户200余户 [3] - “鲁担惠农贷”在保余额6.45亿元,在保户数601户;累计担保29.92亿元,累计担保户数3313户 [3] 保险服务体系与风险保障 - 创新推出“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花生收入保险”、“蓝莓种植险”等16个涉农险种,其中蓝莓种植险为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首创险种 [4] - 涉农保险共承保7万余户次,提供风险保障4亿余元;蓝莓种植险今年以来投保面积达10000余亩,保额3000余万元 [4] 服务机制与渠道建设 - 建立民营企业金融直连服务机制,将5家涉农企业纳入区级直连库,已投放贷款1277万元 [5] - 通过政银企对接活动为3个“5个100”乡村振兴和服务业类重点项目授信21.71亿元,已投放贷款10.89亿元 [6] - 推动金融服务网点下沉,全区6个镇共有27个支行或分理处,实现镇银行物理网点全覆盖 [6] - 定期组织“送贷上门”普惠金融对接活动,并利用金融伙伴机制为涉农企业匹配辅导团队,定期上门对接需求 [6]
践行金融为民,打通金融教育宣传“最后一公里”
齐鲁晚报· 2025-09-26 06:35
核心观点 - 公司以党建为引领 整合资源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践行金融为民理念 [2][3] - 通过多元化举措构建金融知识普及网络 包括组建宣讲团 设立服务站 开展五进入活动等 [5][8][10] - 创新保险产品与服务模式 如花生收入险和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项目 提供风险保障并形成行业典范 [7] 党建与资源整合 -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引领作用 推动党建+消保+N资源整合 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 [3] - 县域机构打造近邻党建+金融教育网格化阵地 联动行政机关 村委社区等开展党建联建活动 [4] - 依托党群服务站 基层网点等开展下沉式金融教育活动 形成金融消保+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模式 [4] 内部管理与适当性强化 - 组建先锋宣讲团 对内开展《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解读培训 压实适当性管理主体责任 [5] - 强化各条线部门触客环节从业人员责任意识 杜绝虚假营销宣传和适当性管理不到位行为 [5] - 对外制作政策宣传品 互动答题 VR展厅等 帮助消费者掌握产品特点和风险点 [5] 惠民服务与产品创新 - 开展为民办实事专项活动 设立特殊人群专属服务窗口 做优三服驿站提升群众获得感 [6] - 一线服务岗位开展微心愿大服务活动 认领保单解读 理赔指导等微任务转化为服务成果 [6] - 花生收入险覆盖平度 莱西 黄岛 胶州四区市 占郑商所全国7个花生立项项目30% [7] - 连续两年为5.4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23亿元 总保费居全国同类项目首位 [7] - 创新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运行管护试点项目 提供风险保障近6000万元 开创保险+管护新模式 [7] 金融服务站点建设 - 在莱西市望城街道七星河村建成首个金融消保服务站 设立六大功能区实现多方共研资源共享 [8][9] - 服务站打造为集金融消保 助农服务 政策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载体 [9]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领导为站点揭牌 该站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9] 宣传教育与风险防范 - 各支公司一把手带领志愿服务队走进商圈 社区 学校等开展五进入教宣活动 [10] - 通过有奖问答 发放折页等形式揭示代理退保 黄牛理赔代办等行为特点 [10] - 针对老少新残外重点人群设计盲文版防诈手册 新市民风险提示等实用材料 [10] - 志愿者帮助老年人识别诈骗电话 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资金损失风险 [11]
中华保险:发挥金融保险力量,助力辽宁全面振兴
新华网· 2025-08-12 14:14
核心观点 - 中华保险在辽宁全面振兴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 通过多样化保险服务和创新模式支持地方经济、农业和民生发展 累计提供超数千亿元风险保障并投入大量资金推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 [1][2][8][13]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为沈阳地铁、宝马集团、鞍钢集团等数千家企业及重大项目提供综合保险服务 累计风险保障达4000亿元 [2] - 开办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 累计提供近5亿元风险保障 [2] - 为20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定制化风险保障方案 [2] 绿色低碳与生态建设 -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广至电力、油田等行业 累计提供2188万元风险保障 [3] - 投入300万元参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固定资产建设 创新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 [3] - 开展商业性林业碳汇量遥感指数保险 为11.72万亩公益林提供280万元风险保障 [3][6] 安全与民生保障 - 食品安全责任险覆盖200余家食品企业 累计提供近6亿元风险保障 [7] - 电梯责任险承保份额占辽宁省行业协会项目40% 累计风险保障超1500亿元 [7] - 投入665万元防灾防损费用 用于抗旱井维修、河道疏浚及疫苗采购等工作 [7] 农业保险与乡村振兴 - 创新推出生猪价格保险、黑土地保护耕作保险等行业首创产品 建立"保险保障+科技防灾"一体化模式 [8][11] - "保险+期货"模式储备10个产品 累计为农产品提供价格类风险保障超20亿元 参与40余个交易所项目 [9] - 通过活体抵押及林权抵押模式为农户提供近7亿元贷款额度 [12] 健康与社会治理 - 在辽宁省八地市承办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业务 累计服务970.68万人 提供近700亿元风险保障 [13] - 为3.5万户重点人群提供95亿元防贫风险保障 并向305名孤寡老人捐赠3355万元风险保障 [13] - 2022年起累计支付辽宁省内赔款超24亿元 履行大灾赔付责任 [13][15] 特殊群体与新兴领域 - 开办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证保险 累计提供近1亿元风险保障 [14] - 推出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 累计为非机动车车主提供超75亿元风险保障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