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蒙牛每日鲜语
icon
搜索文档
三元牛奶失守北京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15:09
三元股份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乳制品板块销售额为47.1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3.15亿元下跌5.97亿元[1] - 液态奶销售额从33.59亿元降至29.17亿元,固态奶从6.75亿元微增至7.03亿元,冰淇淋及其他从12.81亿元降至10.98亿元[1] - 北京地区销售额从26.7亿元降至22.8亿元,同比下跌3.9亿元[1] 乳制品行业市场环境 - 9月乳品市场全渠道销售同比下滑16.8%,其中线下渠道同比下滑21.3%[5] - 伊利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70%至286.31亿元,光明乳业液态奶收入同比下滑8.44%至35.4亿元[5] - 北京前三季度社零总额9803.1亿元,同比下降5.1%[5] 三元股份市场竞争态势 - 在北京低温奶市场,三元鲜奶销量位列第一,但优势正在减弱[5] - 三元特品纯牛奶(250ml*24)单箱利润不超过5元,较低利润影响渠道推荐积极性[5] - 三元进行价格促销(如243ml袋装鲜牛奶从2.7元降至2.2元),但蒙牛、君乐宝悦鲜活等品牌提供更具价格优势或性价比的产品[6] - 常温奶领域品牌认可度不足,伊利金典、蒙牛特仑苏凭借长期积累形成较高信任度[6] - 三元尚未入驻山姆渠道,而光明、蒙牛、君乐宝等竞争对手均已入驻[6] 三元股份产品与渠道问题 - 社交媒体出现"三元牛奶味道淡"等负面评价[6] - 渠道拓展缓慢,缺乏高端会员店布局,对比伊利通过山姆定制化产品实现鲜奶业务双位数增长[6][8] 三元股份战略调整 - 2025年4月陈海峰接任总经理,开启人事调整,涉及董事、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多个职位[10][11] - 公司推动组织改革,奶粉事业部职能部室从9个精简为4个,编制压缩40%,营销体系中后台规模缩减30%[11] - 低温事业部合并职能部门,推行数字化管理,重组销售体系为敏捷小单元[11] - 采用"外聘引智+内培提能"策略,引入高管并培养年轻人才,邀请葛优代言[11][12]
乳业“618”分化:伊利领跑,婴配粉、鲜奶冷淡丨消费现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07:43
618购物节整体表现 - 2025年618购物节综合电商销售总额达8556亿元 同比增长15.2% [2] - 大促时间延长至5月13日-6月18日 较去年增加一周 可能放大增长规模 [2] - 5月社零总额41326亿元 同比增长6.4% 家电类增长53% 通讯器材类增长33% [2] 乳制品行业分化表现 - 乳业非618主角 行业态度分化 高端婴配粉折扣力度有限 [2][5][13] - 鲜奶市场价格战持续 线下促销力度大但线上投入谨慎 [19][20] 伊利核心数据与策略 - 618期间液态奶品类行业第一 电商用户增长12.3% 会员规模近亿 [5] - 婴配品增长33% 成人奶粉热销榜首 奶酪品类天猫增长240% [5] - 通过价格策略抢占市场 金典纯牛奶价格低至2.49元/盒 低于竞品 [6][7] - 2024年营收1157.8亿元 同比下滑8.2% 液体乳收入下滑12.3% [9] - 2025Q1营收330.2亿元 同比增长1.4% 但液体乳收入仍下滑3.1% [9]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下滑2.7% 乳粉库存激增 每吨亏损1-2万元 [10] - 蒙牛2024年营收886.7亿元 同比下滑10.1% 光明/新乳业分别下滑8.33%/2.9% [11] - 婴配粉市场高端化显著 超高端+市场占比33.2% 同比增长13.3% [15] - 飞鹤超高端产品卓睿增长60%达67亿元 经典系列收缩至58亿元 [17] - 外资品牌达能/菲仕兰/雀巢在华婴配粉业务均实现双位数或高个位数增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