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酒
搜索文档
黄土高原上的丰收故事:一穗藜麦,引领养生“新潮流”
新华社· 2025-09-27 10:26
行业概况 - 藜麦产业在静乐县已形成从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开发出藜麦酒、藜麦醋、藜麦挂面、饼干、茶饮以及创意餐饮菜品如藜麦水晶饺和藜麦慕斯蛋糕等多元化产品 [6] - 该产业链串联起60余家合作社和2500余户农户,其中包括800多户脱贫户和监测户,成为带动当地百姓增收的致富作物 [6] 生产与技术发展 - 藜麦种植面临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栽培技术粗放和深加工技术薄弱等主要瓶颈,通过与山西省农科院等机构合作成立专项课题组进行联合攻关 [3] - 历时4年系统摸清了藜麦“两虫两病”的发生规律并形成成熟防治方案,编制了通俗易懂的《静乐县藜麦“两虫两病”防治手册》 [4] - 对从国内外收集引进的300多份藜麦资源进行大量纯化和筛选,最终成功选育出“晋藜1号”至“晋藜4号”等适宜本地水土的优良品种 [4] 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 - 静乐县藜麦种植面积从2013年的1万亩迅速扩展至目前的5万亩,其中拥有藜麦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2万亩,平均亩产在150公斤以上 [6] - 正常年份藜麦亩产300斤,收购价每斤5元,亩毛收入1500元,扣除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约800元后,亩纯收入达700元,收益是传统小杂粮的三倍有余 [6] 当前挑战 - 近期多场暴雨导致部分藜麦植株倒伏,田间湿度增大使得茎腐病等病害发生概率升高,可能影响收成 [2] - 产业未来发展仍需从源头的育种环节着手,以攻克病虫害和倒伏等难题 [2][9]
“沃野粮仓”科技大显身手 金秋多彩“丰”景有“智”又有“质”
央视网· 2025-09-25 12:35
粮食仓储与技术创新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粮食仓储基地采用智慧粮库综合管理平台 集成智能出入库 粮情监测和智能通风系统 确保粮库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下并持续通风 [3] - 秋粮收获期间粮库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 运粮车排队卸粮 传输带持续运转保障稻谷安全入库 [3] - 多部门协同通过技术指导 稳定供电与科学储粮管理守护粮库稳定高效运行 [1][3] 特色农产品种植与产销模式 - 湖南宁乡市大成桥镇3000多亩香芋进入采收期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食品公司与合作社签协议保底收购 [4][8] - 种植大户高薪香芋种植面积从200亩扩至2025年1500亩 亩产超3500斤 较2024年增产30%以上 [6] - 该模式带动12家合作社和500多名农民灵活就业 预计2025年总产值超1500万元 [8] 农产品流通与消费促进 - 江苏盐城阜宁县开展农家土特产惠民直通车活动 40多个摊位展销无公害农产品 [8] - 采用即采即卖模式 最快3小时将农产品送达消费者餐桌 部分产品快速售罄 [10] - 计划持续开展直通车活动以扩大农产品消费并让消费者享受实惠 [12] 高价值作物产业化发展 - 山西静乐县5万亩藜麦进入收获期 藜麦原粮经济收益较传统小杂粮增加50%以上 [13][16] - 精深加工后藜麦米售价达每斤70-80元 全县12家加工企业年加工量约1000万斤 [16] - 开发藜麦酒 藜麦醋 藜麦片等50余种衍生产品 全产业链年产值超5.3亿元 [16][18] - 累计带动3500余户农户就业 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18] 高标准农田与产业融合 - 四川蓬安县建成高标准农田49.69万亩 通过土地平整 土壤改良和灌溉配套措施使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5%以上 [21] - 采用即收即烘模式 稻谷离田后经传送带直送烘干中心 当天加工成优质大米发往全国 [18][21] - 将优质农产品与乡村旅游 体验式旅游及文创产品结合 2025年全县第三产业收入近1亿元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