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基金
搜索文档
【盛·学堂】双十一“剁手”前,先看看你的“投资购物车”装对了吗?
搜狐财经· 2025-11-06 03:51
文章核心观点 - 将基金投资组合比作双十一购物车,强调需要以严谨、理性的态度进行构建、优化和管理,以实现长期投资目标 [1][2][14] 基金筛选流程 - 第一步是明确投资目标,根据投资规划、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来挑选产品 [3] - 第二步是考察基金历史业绩和基金经理,长期稳健的业绩排名是基金经理实力与稳定性的重要佐证 [3] - 第三步是评估风险调整后收益,使用夏普比率比较同一类别基金,该比率大于1表示表现良好,大于2则堪称优秀 [3] - 第四步是分析基金持仓,重点关注行业分布、前十大重仓股及股票仓位等核心信息,确保投资符合初衷 [4] 投资行为管理 - 应避免情绪化申购,不要因行业短期火爆而盲目跟风,需保持冷静并坚持既定投资计划 [6] - 切忌频繁申赎,短期频繁操作不仅产生高昂赎回费用,更会打乱长期布局,易陷入追涨杀跌的恶性循环 [7] 投资组合构建策略 - 可引入核心-卫星策略进行资产配置,核心资产占60%-80%,作为组合稳定器,配置长期业绩稳健的全市场型基金或宽基指数基金 [10] - 卫星资产占20%-40%,作为组合进攻点,灵活配置看好的行业基金或主题基金以争取更高收益 [11] 投资组合维护 - 投资组合需要定期维护,建议每隔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 [9][13] - 通过再平衡操作,卖出部分涨幅过大资产,补入涨幅较小或被低估资产,使组合恢复至最初设定的配置比例 [13]
产品创新不停歇,高质量发展鹏扬在行动
新浪基金· 2025-10-20 17:56
行业背景与活动 - 公募基金行业处于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是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和居民财富管理主力军 [1] - 北京证监局指导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主题为“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旨在强化投资者教育、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1] 公司概况 - 鹏扬基金为专业人才控股的综合型基金公司,截至2025年9月末总管理规模突破2000亿元 [1] - 公司将创新融入企业发展基因,作为中等规模公募基金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1] 固收类产品布局与创新 - 2017年成立市场首只中短债基金,抓住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和货币基金收益下行机遇 [2] - 2019年全面布局“固收+”业务,为投资者提供兼具稳健和收益吸引力的产品 [2] - 近年来发行全行业第一批混合估值基金,并创新发行全市场第一只超长久期债券ETF [2] 权益与被动业务领域 - 权益产品体系建设与国家战略、市场环境、客户需求深度绑定,推出数字经济、先进制造、医药、消费等主题投资工具 [3] - 在市场低位以发起式模式逆势布局,力争提供更好投资体验 [3] - 被动领域打造市场首只质量因子聪明指数基金、首只数字经济主题指数ETF及联接基金 [3] - 快速布局北证50指数产品、A500指数增强以及国企红利主题等指数产品 [3] 养老金融产品 - 开发适配养老投资的FOF产品,成为首批以指数基金Y份额提供个人养老金管理服务的基金公司之一 [3] 未来发展战略 - 以2025年5月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纲领,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深化产品创新 [4] - 加强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建设,研究推出更多投资风格清晰稳定的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以及契合国家政策方向的主题和行业基金 [4] - 持续丰富场内外股票指数基金布局,围绕核心宽基、行业、策略等方向 [4] - 在低利率环境下发挥宏观分析及大类资产配置优势,打造差异化中低波动型产品和资产配置型产品 [4] - 针对养老金投资诉求,开发适配不同养老阶段和场景的基金产品 [4]
中信建投张昕帆:财富管理应具备的“三重使命”
券商中国· 2025-10-16 14:29
财富管理核心使命 - 财富管理机构的首要使命是防范风险,在此基础上寻求财富保值增值与传承[2] - 投资的首要义务是不要亏损,一旦本金损失需要成百上千笔收益才能弥补,保护资产安全是第一要务[4] - 真正的风险在于“买错了、被骗了、买不对的资产”,而非市场波动导致的套牢[4] 投资顾问核心职责 - 投资顾问应帮助客户筛选杂音、规避风险,巧妙放弃不熟悉、复杂的金融产品[5] - 投资顾问需陪伴引领客户,使其实现自觉自省,跨越经济周期[2] - 投资顾问不仅要专业,还需对财富管理使命、愿景、价值及中国经济发展有深刻理解[6] 财富管理发展方向 - 未来券商财富管理一大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全委托投顾模式,中信建投“财富50”组合回溯显示全委模式多个组合自2021年以来显著跑赢市场[6] - 另一大发展方向是以ETF为主的指数基金,被视为“最显性、最简洁的投资方法”[6] - 通过指数增强、行业基金等金融产品,普通人可借助专业投顾把握前沿领域投资机会,享受发展红利[6] 金融平权理念 - 金融产品可服务更广泛人群,使其享受到社会发展红利[2] - 偏远地区人群可通过金融产品获得与发达地区同样的投资机会,实现“金融平权”[7] - 无论地域职业,均可借助指数基金等产品与中国优质企业产生联系,促进社会财富均衡[7]
财富管理机构应具备“三重使命”
证券时报· 2025-10-16 06:05
财富管理的核心使命与原则 - 财富管理机构的首要使命是防范风险,在此基础上寻求财富保值增值与传承 [2] - 强调投资的首要义务是不要亏损,一旦本金损失需要成百上千笔收益才能弥补 [2] - 投资顾问的核心职责是帮助客户筛选杂音、规避风险,并巧妙放弃不熟悉、复杂的金融产品 [2] 应对市场周期的策略 - 中国资本市场呈现规律且复杂的周期性波动,但由于变量较多难以预测 [2] - 财富管理应该穿越周期,而非判断周期、投机周期 [2] - 需要陪伴引领客户,使其实现自觉自醒,坚持自觉地度过每个经济周期 [2][3] 投资顾问的角色与能力要求 - 投资顾问需具备专业金融知识,并对财富管理的使命、愿景、价值及中国经济发展有深刻理解 [3] - 投资顾问应帮助客户通过购买指数增强、行业基金等产品把握前沿领域的投资机会 [3] - 此举体现了金融平权理念,使更广泛人群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红利 [3] 券商财富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两大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全委托投顾模式和以ETF为主的指数基金 [2] - 以ETF为主的指数基金被视为最显性、最简洁的投资方法 [2] - 这两种路径有助于帮助投资者化繁为简,提高投资便利性 [2]
公募今年收益接近20%,你超越了吗?普通人该咋投资?
搜狐财经· 2025-10-15 08:33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有839位管理规模达100亿的基金经理,其收益均值为8.21% [1] - 总体3816名基金经理前三季度收益均值接近20%,收益中位数接近15% [1] - 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5.84%,深证成指上涨29.88%,创业板指数上涨51.2% [1] 指数投资与主动管理基金对比 - 持仓指数的投资体验可能优于持仓主动性管理基金 [1] - 对多数普通人而言,投资指数的性价比远高于投资主动型管理基金 [3] - 选择优秀基金经理难度大,且其收益存在波动和风格变化 [3] 基金投资配置策略 - 行业基金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建议不超过20%,因其周期性波动属性明显 [3] - 应更多选择收益指标超过指数型基金的均衡型基金 [3] - 指数型基金宜偏向风格均衡,例如中证500指数,其在大小盘风格和行业分配上均较均衡 [3] 投资核心原则 - 市场不缺乏赚钱机会,但缺乏关键性选择,需科学化的投资配置 [4] - 最基本的投资目标应先从战胜指数开始,之后再寻求超额收益 [4]
投资者为何在高波动和热门行业产品上“难赚钱”?中国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研究-当幻想撞上现实 第二章
Morningstar晨星· 2025-05-28 17:20
核心观点 - 投资者因盲目追涨忽略基金潜在风险,导致回报落后于基金回报,行业基金尤为典型,短期市场热度吸引跟风资金但逆风期剧烈回撤迫使投资者低位抛售[3] - 高波动产品存在"蜜糖陷阱",收益波动性越高则投资者回报差越大,权益仓位超70%的行业基金、主动股票和积极配置型基金年化波动率分别达29.05%、23.95%和23.86%,对应年化投资者回报差为-3.59%、-2.65%和-2.17%[3] - 持仓高度集中的基金波动性和投资者回报差更显著,集中配置策略虽具收益爆发力但市场风格切换时缺乏分散性缓冲导致大幅下挫[3] 高波动基金表现分析 - 过去五年数据显示积极配置和主动股票基金实现最高基金回报但投资者回报显著落后,与高波动性相关,权益仓位放大净值波动风险[4] - 行业基金年化收益率标准差达29.05%居主要资产类型首位,投资者回报差表现最差反映不当择时问题突出[4] - 宽基类产品投资者回报差为正,与高波动产品形成差异化表现[4] - 各偏股资产类型中风险最高组别(年化波动率前20%)投资者回报差表现最差,行业基金波动率33.60%时投资者回报差达-4.60%[5][8] 行业基金案例研究 - 医药行业基金五年期年化投资者回报差为-7.70%(行业混合)和-7.11%(行业股票),消费行业分别为-5.16%和-5.36%[1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在2020-2021年上半年累计收益快速攀升吸引集中买入,但2021-2023年回撤超50%导致五年期年化投资者回报-17.07%远低于基金回报-1.11%[14] - 行业基金高度聚焦单一赛道,受政策变化和产业周期冲击更易剧烈回调,投资者短期追高常导致本金永久性损失风险[15] 投资策略分析 - 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 A前十大持仓占比超70%,五年期基金收益率标准差29.36%高于同类平均23.63%,2020-2021年累计收益率达200.64%但2021下半年回撤近20%[9] - 该基金五年期年化投资者回报-7.77%显著落后基金回报1.63%,显示高集中度策略在市场风格切换时波动性被放大[9] - 投资者需建立多维度评估框架,回溯历史波动特征并解构投资策略,选择风格清晰稳定的产品[10]
晨星中国“劝告”基民:应规避短期择时和情绪化决策
经济观察报· 2025-05-22 20:40
投资者回报差分析 - 投资者回报差指基金回报与投资者实际回报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高买低卖"的择时操作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五年期数据显示,偏股型基金投资者回报差显著高于偏债型:积极配置基金-2.17%、主动非行业股票基金-2.65%、行业基金-3.59%,而保守混合基金-0.86%、固收型基金-0.62% [3] - 高波动性产品如积极配置和主动股票基金虽实现最高基金回报,但投资者回报差最大,因净值波动导致追涨杀跌行为 [3] 行业基金表现 - 医药行业基金五年期年化投资者回报差达-7.70%(行业混合)和-7.11%(行业股票),消费行业分别为-5.16%和-5.36% [5] - 2020-2021年上半年医疗消费需求爆发推动行业上涨,但2021年下半年起因消费疲软、医药改革等因素导致持续回落,资金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 [5] - 行业基金易受短期市场热度吸引跟风资金,但在逆风期出现剧烈回撤导致投资者低位抛售 [4] 投资策略建议 - 需评估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研团队资深、策略稳定、风控完善的基金 [5] - 构建多元化组合分散风险,结合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产品提升抗风险能力 [5] - 长期持有可降低择时影响,通过多元策略配置强化组合抗波动韧性 [6]
投资者实际收益不及基金回报,如何避免高买低卖?
国际金融报· 2025-05-22 20:20
中国公募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研究 核心观点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过去十年经历爆发式增长,但投资者实际收益往往低于基金业绩回报[1] - 晨星发布《中国公募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研究报告》,首次揭示投资者回报低于基金回报的现象[1] - 投资者回报差主要源于"高买低卖"的择时操作,导致"高位套牢、低位割肉"的困境[1] 不同资产类型的回报差特征 - 高风险产品回报差显著:积极配置型(-2.17%)、主动非行业股票型(-2.65%)、行业基金(-3.59%)[2] - 低风险产品回报差较小:保守混合型(-0.86%)、固收型(-0.62%)[2] - 宽基被动基金表现优异,呈现2.81%的正回报差,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2] 投资者行为分析 - 行业基金受短期市场热度驱动吸引跟风资金,但逆风期易出现剧烈回撤,导致投资者低位抛售[2] - 偏债型产品因底层资产稳健且投资者防御性动机强,有效降低短期交易冲动[2] 投资策略建议 - 需评估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研团队资深、策略稳定、风控完善的基金[3] - 构建多元化组合分散风险,避免单一收益导向思维[3] - 长期持有可熨平市场波动,减少择时操作带来的回报差[3]
晨星中国“劝告”基民:应规避短期择时和情绪化决策
经济观察网· 2025-05-22 19:30
中国公募基金投资者回报差研究 核心观点 - 投资者回报差指基金回报与投资者实际回报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投资者不当的择时操作如"高买低卖" [1] - 高风险产品如偏股型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更大(-2.17%至-3.59%),低风险偏债型产品回报差较小(-0.62%至-0.86%)[2] - 行业基金(医药、消费)因短期热度吸引资金但后续回撤剧烈,五年期年化回报差达-5.16%至-7.70% [3] - 建议投资者构建多元化组合、长期持有以降低回报差,避免情绪化择时 [4] 产品类型差异 - 积极配置基金、主动非行业股票基金、行业基金的五年期年化投资者回报差分别为-2.17%、-2.65%、-3.59% [2] - 保守混合基金和固收型基金的回报差较低,分别为-0.86%和-0.62% [2] - 高波动产品(如权益类)虽基金回报高,但投资者实际回报显著落后 [2] 行业基金表现 - 医药行业混合/股票基金五年期年化回报差为-7.70%/-7.11%,消费行业为-5.16%/-5.36% [3] - 2020-2021年医疗消费需求爆发推高业绩,但2021年下半年行业下行导致资金净流出 [3] - 投资者因追涨杀跌未能享受行业反弹收益 [3] 投资策略建议 - 需匹配风险偏好,选择投研团队资深、策略稳定的基金 [4] - 通过多元化组合分散风险,如配置不同风险收益属性的产品 [4] - 长期持有可降低择时误差,熨平市场波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