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警用机器狗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2025新高考首日 科技“撑腰”温情“打气”
四川日报· 2025-06-08 09:05
高考保障科技应用 - 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考点使用"科新公安"四足仿生机器狗进行安全巡逻 该机器狗搭载网枪装置和多个摄像头 可实时传输考场周围环境信息至警用系统 [3] - 成都石室天府中学考点采用无人机静音巡航 监控重点送考路段车流量 并将实时画面传回交警指挥分中心协助警力调度 [4] - 乐山市市中区部署"铁骑"为考生开辟绿色通道 攀枝花市仁和区使用警犬"汪汪队"嗅探考场周边环境 [4] 电力与应急服务部署 - 成都市锦江区考点配备橘黄色电力保障车和发电车 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锦江)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提供应急充电设备 10余名抢修人员待命 [4] - 遂宁市河东新区安排医护人员和消防员检查救护车、消防车装备 雅安市汉源县部署网络安全和通信保障队伍确保考试期间通信畅通 [4] 志愿服务创新举措 - 阿坝州九寨沟县考场外提供本地甜樱桃给考生 黑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水果传递好运 [5] - 达州市大竹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静音宣传" 覆盖50余个重点区域 发放2000余份倡议书 [6] - 成都市玉林中学芳草校区考点设置高考许愿墙 家长和行人可留下祝福便利贴 [6] - 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考点外提供公益美妆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为家长提供20-30分钟护肤美妆以缓解紧张情绪 [6][7]
成都高新区全链条布局人工智能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24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成都高新区已聚集近5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其中链主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超130家[5] - 全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468亿元,占成都市的60%以上[7] - 已完成82个深度合成算法备案,备案数量进入全国前八位,是西部唯一进入前十的区域[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2023年发布《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形成研发、产业、应用协同的产业生态[2] - 2024年11月启动申报《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关键技术攻关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研发补助[2] - 2025年3月发布首个人工智能专项政策,每年提供1亿元算力券、1亿元场景专项资金、1亿元模型扶持资金[3] - 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储备子基金规模超70亿元[3]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天府绛溪实验室机器人训练技术创新中心聚焦具身智能新赛道,打造全球领先的机器人训练数据资源池[2] - 考拉悠然科技牵头制定多模态世界模型技术标准,联合本地企业共建空间智能产业链[6] -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研发的"天行者一号"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90%[6] - 建成覆盖机器人研发、测试、生产全链条的中试服务体系,拥有72个中试平台[3]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落地 - 已发布两批城市场景机会清单,涉及434条供需机会[3] - 2024年推出109个示范应用产品和9个创新应用场景[10] - 宜泊信息科技落地全国首个区域级协同自主代客泊车无人泊车场景[3] - 恒图科技的AI数字视觉创作平台Fotor覆盖200多个国家近8亿用户[9] 重点项目与产业布局 - 180亿元GPU芯片总部及超级智算中心落地[4] - 建成西部首个机器人公园,规划产业聚集中心、测试训练中心等[7] - 2024年签约智谱诸葛大模型全国总部等重大项目,总投资13亿元[7] - 目标到2026年建成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和国产算力生态高地[4]
我国智能机器人场景落地创新加速
机器人圈· 2025-05-06 20:30
机器人技术应用进展 - 浙江理工大学研发的采茶机器人利用深度相机获取嫩芽三维信息,机械臂模拟手工采摘手法,采茶成功率超过87%,同时茶园采用四足机器人作为茶叶"快递员"[2] - 四川绵阳应用四足警用机器狗搭载声光电和全景云台设备配合民警执勤工作[5] - 江苏南京推出首款防爆认证类人机器人,配备多工具切换和多模态识别技术,可在高危场景替代人类进行巡检和故障排除[8] - 河北工业大学研发的养老机器人具备超长双臂,可完成从床到轮椅的平稳移位操作[10] 机器人产业发展动态 - 行业数据显示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呈现分化态势,行业洗牌加速[12] - 越疆科技在港股市场表现突出,上市后市值实现三倍增长[12]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普遍面临业绩压力,但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12]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趋势,同时行业面临价格竞争加剧的局面[12] 技术研发前沿 - 学术界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研究松鼠跨越复杂地形的运动机理[12] - 研发团队探索螳螂虾仿生机器人、可扩展振动式压电机器人等新型装置[12] - 折纸制造技术应用于cm级四足机器人开发,昆虫级变形机器人研制取得进展[12] - 3D打印技术应用于软机器人手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等创新领域[12]
陪伴儿童、照顾病人 具身智能机器人正走入我们的生活
央视新闻· 2025-05-04 07:31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融入生产生活,开启人机协作新方式,各地加大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开放,推动智能机器人走入生活 [1][7] 玩具行业 - 广交会玩具展区不少企业将人工智能与制造美学结合 [1] - 东莞一家玩具企业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打造AI毛绒玩具,使用搪胶脸系列、搭载LED屏,能说多种语言 [3] - 该企业打造的AI智能毛绒玩具在广交会反响好 [5] 具身智能应用场景 - 四川绵阳四足警用机器狗搭载声光电、全景云台,配合民警执勤 [7] - 江苏南京首款获防爆等级认证的类人机器人进行执勤演练,工具箱有多种工具,可多模态技术识别,能在高危场景替代人类巡检和排除故障 [8] - 河北工业大学养老机器人可在工程师协作下抱起人并移位到轮椅,双臂负载90公斤,关节能像人一样弯曲和翻转,后续要融合触觉和视觉以更好交互和保障安全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