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机器人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智元发布AI智能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
山西证券· 2025-05-07 16: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同步大市 - A(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元发布AI智能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 - 山证太阳能1 - 3月全国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19.5%,产业链中下游价格下滑[3] - 5月1日智元研究院发布国内首款融合AI步态预测与力矩自适应技术的消费级外骨骼「踏山AsExo - TK1000」,准确率高达99.2%,采用轻质材料减轻重量[3] - 5月4日新闻联播报道我国智能机器人场景落地创新加速,浙江杭州采茶机器人采茶成功率超87%,江苏南京首款获防爆等级认证类人机器人进行执勤演练[4] - 程天科技上架2599元外骨骼设备易行EasyGo外骨骼助行器,能帮穿戴者节省20%体力,其拥有3张外骨骼医疗器械注册证,全国共16张[4] - 4月29日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光伏新增并网容量59.71GW,集中式光伏新增23.41GW(占比39.2%),分布式光伏新增36.31GW(占比60.8%),户用光伏新增5.05GW,工商业光伏新增31.26GW[5] 价格追踪 - 多晶硅本周致密料均价40.0元/kg较上周持平,颗粒硅均价36.0元/kg较上周下降5.3%,5月硅料排产或下滑,价格预计延续下行[6][7] - 硅片本周150um的182mm单晶硅片均价1.15元/片较上周持平,130um的183mm N型硅片均价1.05元/片较上周下降8.7%,130um的182*210mm型硅片均价1.18元/片较上周下降12.6%,预计短期价格持续下行[7] - 电池片本周M10电池片(转换效率23.1%)均价为0.29/W较上周下降1.7%,TOPCon电池片均价为0.27元/W(转换效率25.0% +)较上周下降5.3%,182*210mm N型电池品价格为0.275元/W(转换效率25.0% +)较上周下降1.8%,预计5月价格仍可能下探[8] - 组件本周182mm双面PERC组件均价0.65元/W较上周持平,182mm TOPCon双玻组件价格0.70元/W较上周下降2.8%,预计5月价格进一步下降但降幅趋缓[8] - 玻璃本周3.2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为22.0元/㎡,2.0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为14.0元/㎡,均较上周持平[9]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BC新技术方向的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供给侧改善方向的福莱特;海外布局方向的横店东磁、阳光电源、阿特斯、德业股份[10] - 建议积极关注信义光能、协鑫科技等多家公司,外骨骼机器人相关标的建议关注精工科技、振江股份等公司[10] 首选股票评级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评级 | | --- | --- | --- | | 600732.SH | 爱旭股份 | 买入 - B | | 601012.SH | 隆基绿能 | 买入 - B | | 601865.SH | 福莱特 | 买入 - A | | 002056.SZ | 横店东磁 | 买入 - A | | 300274.SZ | 阳光电源 | 买入 - A | | 688472.SH | 阿特斯 | 买入 - A | | 605117.SH | 德业股份 | 买入 - A | [3]
智元发布AI智能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
山西证券· 2025-05-07 16: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同步大市 - A(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元发布AI智能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首选股票评级 - 爱旭股份(600732.SH)评级为买入 - B [3] - 隆基绿能(601012.SH)评级为买入 - B [3] - 福莱特(601865.SH)评级为买入 - A [3] - 横店东磁(002056.SZ)评级为买入 - A [3] - 阳光电源(300274.SZ)评级为买入 - A [3] - 阿特斯(688472.SH)评级为买入 - A [3] - 德业股份(605117.SH)评级为买入 - A [3] 行业动态 - 1 - 3月全国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长19.5%,产业链中下游价格下滑 [3] - 5月1日,智元研究院发布国内首款融合AI步态预测与力矩自适应技术的消费级外骨骼「踏山AsExo - TK1000」,能实时捕捉运动数据,准确率高达99.2%,采用轻质材料减轻重量 [3] - 5月4日新闻联播报道,浙江杭州茶园里的采茶机器人实验阶段采茶成功率超87%,江苏南京首款获防爆等级认证的类人机器人可在高危场景替代人类巡检和排除故障 [4] - 程天科技上架2599元的外骨骼设备易行EasyGo外骨骼助行器,重不到2.5公斤,能帮穿戴者节省20%体力,该公司有3张外骨骼医疗器械注册证,全国共16张 [4] - 2025年一季度光伏新增并网容量59.71GW,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23.41GW(占比39.2%),分布式光伏新增36.31GW(占比60.8%),户用光伏新增5.05GW,工商业光伏新增31.26GW [5] 价格追踪 - 多晶硅:本周致密料均价40.0元/kg,较上周持平;颗粒硅均价36.0元/kg,较上周下降5.3%,5月硅料排产或小幅下滑,预计价格延续下行 [6][7] - 硅片:本周150um的182mm单晶硅片均价1.15元/片,较上周持平;130um的183mm N型硅片均价1.05元/片,较上周下降8.7%;130um的182*210mm型硅片均价1.18元/片,较上周下降12.6%,预计短期价格持续下行 [7] - 电池片:本周M10电池片(转换效率23.1%)均价为0.29/W,较上周下降1.7%;TOPCon电池片均价为0.27元/W(转换效率25.0% +),较上周下降5.3%;182*210mm N型电池品价格为0.275元/W(转换效率25.0% +),较上周下降1.8%,预计5月价格仍有下探可能 [8] - 组件:本周182mm双面PERC组件均价0.65元/W,较上周持平;182mm TOPCon双玻组件价格0.70元/W,较上周下降2.8%,预计5月价格进一步下降但降幅趋缓 [8] - 玻璃:本周3.2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为22.0元/㎡,较上周持平;2.0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为14.0元/㎡,较上周持平 [9]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BC新技术方向为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供给侧改善方向为福莱特;海外布局方向为横店东磁、阳光电源、阿特斯、德业股份 [10] - 建议积极关注:信义光能、协鑫科技等多家公司 [10] - 外骨骼机器人相关标的建议关注:精工科技、振江股份等多家公司 [10]
我国智能机器人场景落地创新加速
机器人圈· 2025-05-06 20:30
机器人技术应用进展 - 浙江理工大学研发的采茶机器人利用深度相机获取嫩芽三维信息,机械臂模拟手工采摘手法,采茶成功率超过87%,同时茶园采用四足机器人作为茶叶"快递员"[2] - 四川绵阳应用四足警用机器狗搭载声光电和全景云台设备配合民警执勤工作[5] - 江苏南京推出首款防爆认证类人机器人,配备多工具切换和多模态识别技术,可在高危场景替代人类进行巡检和故障排除[8] - 河北工业大学研发的养老机器人具备超长双臂,可完成从床到轮椅的平稳移位操作[10] 机器人产业发展动态 - 行业数据显示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呈现分化态势,行业洗牌加速[12] - 越疆科技在港股市场表现突出,上市后市值实现三倍增长[12]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普遍面临业绩压力,但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12]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量产爆发趋势,同时行业面临价格竞争加剧的局面[12] 技术研发前沿 - 学术界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研究松鼠跨越复杂地形的运动机理[12] - 研发团队探索螳螂虾仿生机器人、可扩展振动式压电机器人等新型装置[12] - 折纸制造技术应用于cm级四足机器人开发,昆虫级变形机器人研制取得进展[12] - 3D打印技术应用于软机器人手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等创新领域[12]
未知机构:机器人近日发生了什么20250505特斯拉表示目标在2030-20250506
未知机构· 2025-05-06 09:4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机器人、具身智能 [1][3] - 公司:特斯拉、奇瑞、AiMOGA团队、中鼎股份、数字华夏、中国一汽 [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特斯拉目标在2030年之前实现人形机器人年产能100万台,2025年在弗里蒙特工厂试点产线启动制造 [1] - 奇瑞与AiMOGA团队联合研发的墨甲人形机器人完成首批220台全球交付,应用场景从4S店拓展至公共服务领域,最终走向家庭服务 [1] - 央视提到智能机器人场景落地创新加速,涉及采茶、巡检、养老等机器人 [2] - 智元代表具身智能行业向总书记汇报进展 [3] - 数字华夏发布IP系列机器人新成员星行侠P01,是首款本体、轮式结合的双形态人形机器人 [3] - 中国一汽人形机器人“旗小智”亮相上海车展,身高1.65米,研发始于2024年初 [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鼎股份作为墨甲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战略供应商,受邀出席其全球交付暨海外经销商授权仪式 [1]
力大又聪明 “新农人”的新拍档上线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2 20:48
具身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智能采摘小车在深圳光明区2000亩玉米地投入使用,具备自动跟随、语音交互功能,适配复杂农田地形[1][3] - 采摘小车减轻工人负重50-60斤,提升采摘效率,工人反馈劳动强度显著降低[6] - 技术采用视觉识别算法,实现对人、地面、坑洼路径的精准识别,硬件创新确保行走稳定性[6] 外骨骼装备的农业应用 - 外骨骼装备测试阶段可提升70%腿部力量,降低30%身体能耗,减少30公斤背部负重[8] - 装备内置气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通过算法动态识别运动状态、地形坡度,提供自适应助力[10] 采茶机器人技术突破 - 浙江茶园采用视觉识别+深度相机的采茶机器人,可三维定位嫩芽,机械臂模拟手工采摘手法[12][14] - 机器人当前实验阶段采茶成功率已达87%,显著减少芽叶损伤[14]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技术正深度渗透农业生产场景,覆盖采摘、负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1][12] - 多传感器融合+算法优化成为技术核心,视觉识别、运动控制等关键指标持续提升[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