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AI

搜索文档
把枯燥的工作先扔给大模型?
36氪· 2025-08-15 07:19
AI对工作流程的重塑 - AI能够处理标准化高、重复频繁、判断强度低的工作 例如安排客户预约、整理应急档案、修正工资记录、数据转格式与导入、网站数据备份 [1] - 摩根士丹利使用AI工具批量转化旧代码库 处理庞大遗留代码库的迁移和更新工作 [1] - 全球36%职业岗位的员工已将AI用于至少25%的日常任务 80%美国职场人至少10%的任务受AI影响 其中近20%岗位AI介入超过50%工作内容 [16] AI替代人工的案例 - 大厂AI语音产品导致200多人销售团队裁员25% 该AI产品用于电话销售且转化率良好 [2] - AI电话销售不受情绪波动影响 无间断工作 大大提升工作产出 [7] - 图书公司使用AI生成封面草图 原本美编需要数天至一周的工作现在瞬间完成 部分公司编辑可自主完成封面设计 [8] - 冰箱生产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搬运 工作强度极大的环节实现自动化 最终发展成全机器人生产的黑灯工厂 [10] AI改变工作模式 - AI介入使工作流程从责编与美编讨论变为责编直接获取AI草图后再沟通 改变传统协作模式 [9] - 企业通过小团队梳理工作流程 识别可用AI替代的环节 逐步改变组织模式 [17] - AI音乐人生成从形象到音乐的全内容 AI网红以假乱真接广告赚钱 用户难以区分真人与AI [14][16] AI技术发展现状 - 当前Agent技术处于L1-L2阶段 理想状态是达到L5阶段可实现全自动文档处理、资料查询、PPT制作等工作 [14] - 多模态大模型可在几分钟内根据古诗生成不同曲风的音乐 [15] - OpenAI创始人认为一人AI公司的时代即将到来 单人可创建市值10亿美元公司 [12]
港交所递表企业破130家!哪些行业正在抢占上市“窗口期”?
搜狐财经· 2025-06-18 10:35
香港市场上市活动概况 - 香港市场作为重要国际融资枢纽吸引力强劲,上市活动热度高涨,中概股回归趋势延续,通过双重主要上市或二次上市方式登陆港股的企业持续增加 [2] - 截至2025年5月30日,主板市场有138家公司的上市申请在处理中,已上市29家,待上市18家 [3] - GEM市场有5家公司的上市申请在处理中,无已上市或待上市公司 [3] 行业分布分析 - 申请赴港主板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硬科技、产业数字化、消费升级及新能源五大领域,生物医药和硬科技合计占比超60% [4] - 生物医药与基因科技占比约23%,代表公司包括Axbio、Elpiscience、科望医药等 [6] - 高端制造与硬科技占比约33%,代表公司包括歌尔微电子、中润光能、天岳先进等 [7] - 产业数字化与AI应用占比约18%,代表公司包括群核科技、深演智能、特斯联等 [8] - 消费升级与品牌连锁占比约13%,代表公司包括鸣鸣很忙、沪上阿姨、八马茶业等 [9] - 新能源与绿色科技占比约13%,代表公司包括海辰储能、中伟新材料、先导智能等 [10] 二次上市企业情况 - 二次上市企业大多为生物医药与科技类公司,已通过备案或已递交材料的有9家,代表公司包括赣州和美药业、Elpiscience、苏州瑞博生物等 [10] 港股市场政策与趋势 - 港股对同股不同权架构、未盈利企业的包容性显著,为消费新势力及硬科技企业上市提供便利 [10]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务院"惠港5条"优化上市环境,港交所推出"保密申请"机制,降低技术及商业策略泄露风险 [11] - 国内提振消费政策推动消费领域成为投资热点,港交所18A、18C政策吸引未盈利创新药及硬科技企业赴港 [11] 行业特定风险与挑战 - 生物医药易受临床失败与专利诉讼影响,易致市值大幅缩水 [10] - 硬科技因技术迭代滞后及地缘政治冲突,可能丧失市场竞争力并影响收入稳定性 [10] - 新消费受制于营销成本高企与供应链中断,常致盈利不及预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