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调节剂
icon
搜索文档
【长青股份(002391.SZ)】农药行业市场需求回暖,25H1归母净利润环比改善——2025年半年报点评(赵乃迪/胡星月)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19 07:05
公司业绩表现 - 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3亿元,同比增加7.3%,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加117.8% [4] - 25Q2营业收入11.63亿元,同比增加7.5%,环比增加26.4%,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加122.3%,环比增加53.3% [4] - 25H1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调节剂营业收入分别为10.6、7.9、1.7、0.8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4.8%、+0.5%、-3.3%、+40.1% [5] 产品结构与毛利率 - 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调节剂毛利率分别为11.1%、15.7%、13.9%、26.9%,同比分别变动-4.1、+8.6、-0.1、+17.3pct [5] - 25H1出口销售10.87亿元,同比增长19.61% [5] - 公司持续推动降本增效,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3%、3.24%、3.63%、1.84%,同比分别变动-0.07、-0.17、-0.62、+0.26pct [5] 产能与市场布局 - 截至24年底,公司现有原药产能4.391万吨/年,制剂产能2万吨/年,试运行或在建5500吨/年原药产能 [6] - 公司拥有氟磺胺草醚原药产能6,400吨/年,精异丙甲草胺原药产能1.3万吨/年,麦草畏原药产能8,000吨/年,吡虫啉原药产能3,000吨/年 [6] - 国内市场覆盖30余个省(市、自治区),取得40余种原药和150余种制剂的农药登记和生产许可 [6] - 国际市场产品出口南美、欧洲、非洲、东南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与多家跨国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6]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农药行业市场需求回暖,国际市场农药需求反弹,公司加快海外市场登记步伐,优化产品结构 [5] - 公司推进沿江厂区腾退搬迁项目生产调试,产能有效释放,有望支撑25年业绩 [5]
长青股份(002391):农药行业市场需求回暖,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改善
光大证券· 2025-08-18 09:2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4/1.28/1.81亿元[4][5]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20.83亿元(同比+7.3%),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117.8%)[1] - 25Q2营业收入11.63亿元(环比+26.4%),归母净利润0.26亿元(环比+53.3%)[1] - 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调节剂收入分别同比+14.8%/+0.5%/-3.3%/+40.1%,毛利率变动-4.1/+8.6/-0.1/+17.3pct[2] - 出口销售10.87亿元(同比+19.61%),费用率整体优化[2] 产能与产品结构 - 现有原药产能4.391万吨/年,制剂产能2万吨/年,在建5500吨/年原药产能[3] - 核心产品包括氟磺胺草醚(6400吨/年)、精异丙甲草胺(1.3万吨/年)、麦草畏(8000吨/年)[3] - 国内取得40余种原药和150余种制剂登记,覆盖30余省市[3] - 海外市场拓展至20余国,与跨国公司建立稳定合作[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5-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0.74/1.28/1.81亿元(25年下调15.2%)[4][5] - 25年PE 55倍,PB 0.9倍,EV/EBITDA 13.6倍[5][13] - 预计25-27年毛利率13.2%/14.5%/14.9%,ROE提升至3.9%[12][13] 经营效率 - 25H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1.13%/3.24%/3.63%,同比优化[2] - 25年经营性现金流预计4.61亿元,净营运资金增加1.94亿元[10] - 资产负债率从51%升至58%,流动比率降至0.89[12]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农药行业需求回暖,公司通过产能释放和降本增效改善业绩[2][4] - 近1年股价绝对收益40.77%,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15.58%[9] - 总市值40.6亿元,近3月换手率255.91%[6]
部分地区旱情持续 积极抗旱保供
新华网· 2025-05-22 09:33
旱情现状与影响 - 甘肃庆阳、定西、平凉等9个市州39个县区发生旱情,水利部门每月统计分析降水、河流来水及53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 [1] - 江苏2024年秋播以来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约六成,出现冬春夏连旱 [1] - 湖北漳河水库灌区遭遇严重干旱,影响65万亩农田灌溉需求 [7] 抗旱调度措施 - 江苏依托长江来水,沿江泵站累计引江131亿立方米(为近五年同期2倍),通过"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系统调水 [1] - 湖北漳河工程管理局利用数字孪生平台精准调控流量,已灌溉供水3068万立方米 [7] - 甘肃组织3支送水队伍为20个乡镇应急取水点送水超2.2万立方米 [9] 农业技术应对方案 - 山西泽州县通过无人机喷施叶面肥、抗旱剂缓解小麦干旱影响,叶面肥可提高抗逆性与光合效率,调节剂增强干旱适应能力 [2][3][5] - 江苏徐州推广智能灌溉系统,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实现精准滴灌,替代传统漫灌方式 [5] -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通过带电作业保障灌溉水泵电力供应 [5] 居民饮水保障 - 湖北十堰在260米深地下钻取水源,解决600余人饮水问题,并发放37.9万张农村供水服务卡 [7] - 甘肃环县执行"先保人饮后保产业"原则,由自来水公司统一配送至应急取水点 [9] 旱涝防御建议 - 专家建议防范夏粮收获期旱涝急转,需加强防灾宣传、自救能力及农业生产旱涝同防技术研究 [9]
农学专家分赴我省多地助力农作物抗旱
新华日报· 2025-05-03 07:20
文章核心观点 4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第三暖”,某省平均气温同期最高且2 - 4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40%,春耕时节“抗旱”成关键词,扬州大学多团队通过多种方式助力农业抗旱[1] 分组1:旱情现状 - 4月全国平均气温12.95℃,为1961年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第三暖”的4月,某省平均气温为同期最高,2 - 4月该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少40% [1] - 全省小麦受旱面积突破400万亩,正值小麦开花和籽粒灌浆关键期 [2] - 扬中市新坝镇桃园土壤水分严重不足,正值桃树果实快速生长期 [2] 分组2:专家指导 - 朱新开指导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种植户把握水肥协同,下午4点后适量喷灌,结合无人机喷施叶面肥和调节剂缓解旱情,讲解喷灌注意要点 [1] - 朱新开团队为种植户提供“线上问诊 + 线下指导”服务,依托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多地进行20多场专题培训,到30个乡镇实地指导春管工作 [2] - 谢兆森教授团队建议扬中市新坝镇桃农改用滴灌带精准补水,在果园悬挂黄色黏虫板诱杀蚜虫,采用生物农药开展果树病虫害防治 [2] 分组3:智慧灌溉 - 扬州大学孙成明和刘涛团队研发“空—地”协同智慧灌溉系统,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和智能算法实现精准调控,在苏州、盐城等江苏小麦主产区建立多个示范基地,累计推广面积近1000亩,相比传统漫灌节水30% - 50% [3] 分组4:新品种培育 - 扬州大学徐辰武教授团队首次揭示玉米根系抗旱的关键基因,已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多份育种新材料,预计7 - 10年内可实现抗旱新品种田间应用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