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贵州刺梨汁
icon
搜索文档
把更多农产品变成工业品
经济日报· 2025-06-24 06:03
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意义 - 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农业和工业的关键纽带 能实现错峰销售 均衡上市 促进减损增收 提质增效 释放农业内部潜力 [1] - 该行业带动资本回乡 人才返乡 科技下乡 激发农村外部活力 形成乡村产业最大体量 [1][3] - 中央政策强调将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需从初级农产品向加工农产品升级 产后加工成为农业主责主业 [1] 行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模式 - 贵州刺梨 山东金乡大蒜 四川眉山泡菜等典型案例显示 土特产已延伸至加工环节 形成种植-加工-商品交易中心-科研服务的全产业链 [2] - 玉米加工价值链显著:初加工得玉米淀粉/蛋白粉 深加工制胚芽油/果糖 精加工产维生素B12 鲜食玉米需求增长依赖科研攻关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名单 涵盖乳制品 饮料 酿酒 精制茶等主要门类 [1] 市场机遇与产业升级路径 - 农业规模化经营 消费多元需求 工业技术渗透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吸引资本下乡 [3] - 加工深度决定产品附加值:茶叶通过不同加工工艺形成绿茶/红茶/黑茶等品类 传统技艺与现代拼配方式并存 [4] - 产业需差异化发展以避免同质化竞争 初加工适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 精深加工适合大中型企业 [4] 政策导向与未来重点 - 培育名单推动从田间到车间的转型 重点提升产品质量 优化口感风味 实现循环利用与高值开发 [4] - 产业链需延伸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 加工产能向产地集中 与销区对接 [4]
6月15日广州见!贵州刺梨携健康密码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6-08 13:27
当"维C之王"遇见大湾区,会碰撞出怎样的产业火花? 6月15日,广州市白云区国际会议中心将迎来一场关于"金色奇迹"的跨界对话——"从贵州来 到世界 去"贵州刺梨产业融合助力消费升级推进会,推进会由贵州省驻广州办事处、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广州 市协作办公室、广药集团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主办。 亮点二:品牌推广,走向世界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优势,进一步提升"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影响力,借助国家级专家权威背书,推 动刺梨从地方特色食品跃升为全国性健康食品,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亮点三:科技赋能,创新驱动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与粤黔协作深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贵州刺梨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遇。作为全国刺梨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主产区,贵州以"从贵州来,到世界去""同 心'黔'行,'粤'来越好"为主题,加速构建刺梨全产业链生态,推动"贵州刺梨"公共品牌走向全国、迈向 全球。 为进一步深化粤黔协作,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资源,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以高质量的东 西部协作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2025贵州刺梨产业融合助力消费升级推进会汇聚行业权威专家院 士 ...
把“土特产”煅为“金招牌”
广州日报· 2025-06-06 04:14
行业政策与培育名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一批39个重点培育的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 涵盖乳制品制造 饮料制造 酿酒工业 精制茶制造等主要门类 [1] - 重点培育对象包括云南小粒咖啡 广式凉茶 柳州螺蛳粉 镇江香醋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 [1] - 该名单被视为"特产地图"和"产业升级路线图" 旨在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品牌化 标准化 国际化发展 [1] 产业发展现状与案例 - 部分传统食品已实现产业升级 如云南普洱茶从农副产品发展为百亿级产业集群 贵州刺梨汁通过深加工实现价值翻倍 [1] - 传统食品面临现代化生产挑战 包括口味更新 工艺标准化 产能提升等问题 [2] - 国际成功案例包括法国勃艮第红酒 意大利帕尔玛火腿 印度大吉岭红茶等 均通过保持特色工艺实现高附加值 [2] 产业升级路径 - 需平衡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 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工艺活化 如贵州茅台镇采用5G智能温控系统辅助传统酒曲发酵 [2] - 品牌重塑是关键 需挖掘文化故事提升附加值 推动从"小而美"到"大而强"的跨越 [2] - 最终目标是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消费名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