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大容量储能电芯
icon
搜索文档
SNEC展新品频出,海风项目稳步推进
华安证券· 2025-06-15 15: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风项目开工进入基本面右侧,关注塔桩环节;储能方面,广东 25 年储能规划建设数据超预期,建议关注大储以及海外户储预期修复;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要素保障体系加速构建,关注制氢、储运以及氢能应用等环节;电网设备方面,迎峰度夏关注调度及虚拟电厂环节机会;电动车建议继续配置盈利稳定的锂电池、结构件环节,对固态电池等新方向加大布局;人形机器人前景广阔,建议布局有望进入特斯拉机器人产业链的 tier1 厂商以及主业有支撑的关键零部件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光伏 - 本周光伏板块 -0.98%,跑输大盘,硅料、硅片、电池片价格持续小幅下跌,6 月硅片、电池片、组件排产均下滑 [10][11] - 2025 年二季度,需求侧国内光伏抢装结束、美国市场受政策影响、新兴市场需求待发掘,供给侧行业自律效果待察;价格预计平稳震荡但有向下压力;企业盈利主产业链公司或仍处负毛利率状态 [12] - 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板块基本面各有表现,投资观点均维持“中性” [13][14][16] - 6 月建议关注国内光伏行业自律执行情况和铜粉、铜浆在下游的验证进展情况,关注全年确定性较高的 BC 技术产业趋势 [17] 风电 - 国家能源集团 4.4GW 风机采购中标公示,广东湛江 300MW 海上风电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山东公示全容量并网 13 个海上风电场项目名单,海风进入基本面右侧 [3][18] - 建议关注低估值标的、受益海风标的以及 2025 年主机毛利率修复逻辑的公司,后续关注海风项目开工招标、海外订单及招标、十五五规划及深远海规划情况 [21] 储能 - 上海 SNEC 展储能新品扎堆亮相,如宁德时代、海辰储能等企业发布新品;“美的”牌工商储首亮相,推出“双品牌协同”战略 [22][23] - 西北调整调峰辅助服务价格,广东 2025 年储能建设计划规模增长 147.6%,应重点引导在新能源富集区域和负荷中心区域建设独立储能电站 [24][25][26] 氢能 - 重庆市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加大推广氢能汽车;华能洮南 30 万吨风光制氢合成甲醇项目获备案 [27][28] - 2025 年 5 月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下降 37.2%与 62.9%;厦门计划到 2027 年氢能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达 300 辆以上 [30][31] 电网设备 - 国网召开 2025 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会议,发改委发布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办法征求意见稿,未来调度平台和虚拟电厂平台建设有望迎来新机遇 [32][34] - 建议关注稳增长低估值公司,如特高压、一次升压设备、配网及电表环节相关标的 [34] 电动车 - 多地暂停汽车地方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六家车企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 60 天内 [35] - 5 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销量、装车量环比和同比均有增长,宁德时代发布 587 储能专用电芯 [36][39] - 建议继续配置盈利稳定的锂电池、结构件环节,对固态电池等新方向加大布局 [3] 人形机器人 - 马斯克对特朗普态度软化,理想新设两大机器人部门,优必选、富士康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技能实训,国产具身大模型首获汽车制造全场景验证 [3][40][41] - 建议关注新技术边际变化的赛道、主业扎实转型积极的头部企业、新边际变化的个股,结合产业链进度投资关键零部件,前瞻布局有技术进步可能性的环节 [42] 行业概览 新能源发电产业链价格跟踪 - 展示 2025 年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售价图表 [45][46]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求和价格观察 - 本周锂矿价格环比持稳,预计随碳酸锂价格同向震荡;碳酸锂现货价格小幅上涨,但市场成交清淡 [47][48] - 三元材料价格延续下行走势,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下滑,隔膜市场价格整体平稳,电解液价格暂稳,直流侧电池舱价格稳定 [49][50][51][52][54] - 建议配置盈利稳定的电池和结构件环节,受益于固态电池发展的三元正极、电解质和添加剂环节标的 [54]
这个高新区如何打造投资引力场(发展一线看信心)
人民日报· 2025-05-05 05:52
公司扩产与项目进展 - 亿纬锂能在湖北荆门高新区投建的超级工厂项目二期正在加紧建设,规划总投资108亿元,一期工厂已于去年底投产,二期力争明年建成[1] - 超级工厂主要生产应用于船舶、电力、通信等行业的超大容量储能电芯,今年以来订单量明显增加,实现满产满销[1] - 公司已规划建设12个厂区,职工近1.5万人,并计划继续加码投资,在荆门新建标准化工厂和企业研究院[2]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公司的超大容量储能电芯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的特点,并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每支电芯全生命周期溯源[1] - 新能源赛道竞争依赖技术沉淀和持续投入,公司通过创新增强发展动力[1] 产业链与区域经济影响 - 在亿纬锂能带动下,40家上下游企业落地荆门高新区,形成年产值近千亿元的锂电池产业链,实现从原材料到回收利用的闭环[3] - 今年一季度,荆门高新区以锂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96.34亿元,同比增长41.1%[3]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 荆门高新区成立服务专班,已为企业解决电力扩容、物流通道等200多个问题,助力二期工厂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开工[2] - 湖北首条锂电池铁路运输示范线在荆门试运行,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助力拓展欧洲市场[2] - 荆门高新区推动产城融合,新建青年公寓、学校、医院、商超等配套设施,提升员工生活便利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