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市地铁
icon
搜索文档
“跨市地铁”加速中国都市圈“同城化”进程
新华网· 2025-08-02 15:05
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建设 - 深圳与东莞将有3条地铁线路实现衔接 包括深圳地铁10号线东延 11号线北延与东莞3号线衔接 6号线支线北延与东莞1号线衔接 建成后可实现深圳与东莞的凤岗 松山湖 滨海湾新区等地轨道联通 [1] - 深圳与惠州的地铁线路也在谋划 包含三市的深圳都市圈正朝着"同城化"方向发展 [1] - 深圳是中国重要的科创中心城市 东莞是制造业重镇 两地之间日均有百万人次通行 三条跨市地铁将重构深圳都市圈的空间逻辑和产业逻辑 [1] 广州都市圈城际铁路发展 - 广佛南环 佛莞两条城际2024年5月正式开通运营 与已开通的佛肇 莞惠城际实现首尾相连 四线贯通 形成一条横跨广州 佛山 东莞 肇庆 惠州5座城市的交通大动脉 [3] - 该线路实行"站站停+大站快车"的公交化运营模式 被纳入最新的广州地铁运营图 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最长地铁"——"湾区1号线" [3] - 日均出行量超600万人次 佛山到广州的通勤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3][5] 全国跨市地铁发展趋势 - 中国大都市圈正在进入"跨市地铁"时代 由地铁 公交化运营的城际铁路 高效换乘的综合性交通枢纽等元素共同构成"跨市地铁"交通网络 [5] - 中国已批复17个国家级都市圈 "1小时交通圈"成为不少都市圈的目标 深圳都市圈11条跨市线路如穗莞深 深惠 深大城际正加速建设 [5] - 都市圈内部"同城化"进程加速 都市圈之间的流动也正在变得更加顺畅 [5] 深圳机场东站枢纽建设 - 深圳机场东站正在建设中 规划车场规模6台14线 深江铁路 广深第二高铁 深大城际铁路以及多条地铁将在此交汇 所有中转最快可在5分钟内完成 [7] - 建成后将是全国最大的空铁联运地下高铁枢纽站之一 半小时可到广州南沙自贸区 1小时可到江门 将成为大湾区的关键枢纽站点之一 [7] - 密集的轨道网将高效引导人才流 技术流 资金流 信息流在中国大都市圈内部以及之间快速 有序涌动 [7]
跨市交通畅通区域发展血脉
经济日报· 2025-07-21 06:15
跨市地铁发展现状 - 深圳东莞正在推进两条跨市地铁对接 深圳或将告别没有跨市地铁的历史 [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里程达1 09万公里 [1] - 广州佛山线15年前开通 2024年日均出行量达189 6万人次 跨城通勤人口达37 5万人 [1] - 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开通后 西安咸阳双城生活人数大幅增加 [1] - 苏州地铁11号线与上海地铁11号线衔接后 累计客流超7595万人次 [1] 跨市交通的经济社会效益 - 促进经济要素高效流动 深化产业协同 带动人才技术资本原材料流动 [2] - 构建完备产业链 降低物流成本 提升供应链效率 [2] - 优化人口分布 扩大通勤范围 缓解经济压力和时间焦虑 [2] - 带动周边公共服务配套升级 激发城市群发展活力 [2] - 刺激旅游消费市场扩容 整合文旅资源 延伸消费场景 [2] 未来发展规划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2] - 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 城市群2小时通达 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2] - 加强干线铁路 城际铁路 市域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3] - 嘉兴市域铁路项目将加强嘉兴与上海苏州的轨道交通联系 [3] - 推行安检互认 月票年票等机制 降低跨城通勤管理成本 [3] - 提供定制公交 定制快巴等多样化出行选择 [3] - 建立城市间应急信息共享机制 提高信息传递和应急响应效率 [3]
“轨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形成(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跨市地铁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5条 运营里程达1.09万公里 车站6324座 [1][5] - 跨市地铁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 运营里程达数百公里 日均客运量超260万人次 [1][6] - 广佛线作为国内首条跨市地铁2010年开通 现全长约38公里 2024年广佛间日均出行量达189.6万人次 跨城通勤人口37.5万人 [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 -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进入全速建设期 通车后河北燕郊至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9分钟通达 至北京CBD约32分钟 [2][4] - 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2023年9月开通 成为西北首条连通西安咸阳主城区的地铁 开通后双城生活人口从10万增至30万 [3] - 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西延工程计划与无锡地铁3号线衔接 实现长三角城市间更便捷联通 [4] 运营管理创新 - 上海地铁11号线与苏州地铁11号线实现"双11"无感换乘 乘客可使用同一APP 无需出站换乘或重复安检 [7] - 两条11号线运营总里程达123.4公里 日均客运量近百万人次 [8] - 交通运输部已出台多部管理办法 建立跨城轨道交通协同管理机制 [9] 经济社会效益 - 跨市地铁有效满足跨市域通勤需求 对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支撑都市圈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0] - 苏州地铁11号线与上海地铁11号线衔接后累计客流超7595万人次 最大单日客流达20.7万人次 [11] - 粤港澳大湾区多条城际轨道线路建设推进 促进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快速流动 [12] 未来发展展望 -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 基本建成三大城市群轨道交通网 [12] - 将推动实现跨市地铁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的"四网融合" 打造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13] - 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目标明确 跨市地铁建设有望迎来新一轮高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