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氧化镝行业产业链、价格及进出口分析:政策及技术革新重构市场,行业完成价格理性回归[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8 09:29
氧化镝市场价格变动 - 2021至2023年氧化镝价格持续高于200万元/吨,主要因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导致供需失衡 [1][7] - 2025年6月底价格回落至161.5万元/吨,同比降幅11.26%,因全球稀土开采产能释放和技术进步降低成本 [1][7] - 2025年7月包头希迪瑞科技公司技术突破使镝用量降低70%,推动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1][7]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稀土矿资源和生产设备如颚式破碎机、球磨机等 [4] - 中游为氧化镝生产制造环节 [4] - 下游应用于磁性材料、激光技术、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磁性材料需求旺盛 [4] 全球稀土资源分布 - 2024年全球稀土储量约9000万吨,中国以4400万吨占比48.9%位居首位 [6] - 巴西、美国、俄罗斯、越南分列二至五位,合计占比约48.1% [6] - 2024年全球稀土矿产量39万吨,中国产量27万吨占比69.2% [6]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国稀土集团氧化镝年产能约300吨,纯度达99.99% [11] - 广晟有色2023年氧化镝产量900吨,预计2025年提升至1100吨 [11] - 北方稀土2023年氧化镝产量1000吨,预计2025年增至1200吨 [11][13] - 北方稀土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2.87亿元同比增长61.19%,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727.30% [13] - 广晟有色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06亿元同比下降14.05%,研发费用645.44万元同比下降32.14% [15]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政策推动产业整合与绿色转型,工信部起草相关管理办法规范行业 [17] - 技术创新如"物理气相沉积法加晶界扩散法"降低镝用量70%,厦门钨业技术使磁材成本降低15% [18] - 替代材料如无重稀土磁材对氧化镝需求产生冲击,但高端领域仍具不可替代性 [19] - 新能源汽车、风电、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拓展市场需求 [20]
谁掌握了24万吨稀土产量?中国3大省份争夺"稀土之王"
搜狐财经· 2025-07-20 11:53
中国稀土产业格局 - 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24万吨,占全球近七成 [2] - 内蒙古、江西和四川构成中国稀土产业三大核心区域 [2] - 稀土在高科技产业中具有关键作用,应用于手机、电动车、风力发电机及导弹导航系统等领域 [1] 内蒙古稀土产业 - 白云鄂博矿区占全国83%的稀土储量 [5] - 北方稀土贡献全国一半以上稀土产量,实现集中化高效开采 [7] - 该地区最初以铁矿开采为主,稀土作为副产品意外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7] 江西稀土产业 - 专注于中重稀土生产,包括铽、镝、钇、铥等高价值元素 [9][10] - 中重稀土单位价值可达轻稀土的十几倍 [10] - 采用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技术,具有污染少、易提纯的特点 [12] - 赣州被称为"中国稀土之都",技术含量全国领先 [12] 四川稀土产业 - 凉山地区是全国三大轻稀土核心区之一 [14] - 受益于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发展势头迅猛 [14] - 在环保和智能开采方面具有后发优势,更接近国际标准 [14] 区域竞争格局 - 内蒙古以规模和储量优势保持龙头地位 [17] - 江西通过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与内蒙古相当的产值 [12][17] - 四川凭借政策支持和现代化开采技术展现追赶态势 [14][17] 行业发展趋势 - 《稀土管理条例》将于2024年10月1日实施,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19] - 行业竞争重点转向技术、环保和产业链整合能力 [19] - 产业发展方向从"挖得多"向"用得好"转变 [19]
北方稀土业绩说明会:着力延伸产业链 做专做特稀土终端应用产业
证券日报· 2025-05-30 15:3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92.87亿元,同比增长61.1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1亿元,同比增长727.30% [2] - 扣非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11622.98% [2] - 公司在稀土行业上市公司中盈利表现领先 [2] 行业发展前景 - 国家对稀土战略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开发将推动上游供给稳步增长 [2] - 技术创新持续赋能行业,支撑稀土新材料和应用产业发展 [2] - 产学研融合创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3] 公司未来战略 - 强化稀土资源规模领先优势,做大做精稀土原料产业 [3] - 拓展磁性、抛光、储氢、合金等稀土功能材料产业 [3] - 延伸产业链,做专做特稀土终端应用产业 [3] - 提升全产业链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扩大收入和利润贡献率 [3]
2025年中国稀土行业技术环境分析:国家鼓励稀土在绿色环保及新能源等前沿技术领域融合应用
前瞻网· 2025-05-06 17:13
中国稀土产业技术创新方向 - 国家鼓励稀土行业技术创新,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 - 2024年度稀土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包括一等奖8项、二等奖24项,应用开发类技术占主导,涵盖汽车尾气催化剂、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肿瘤治疗、磁制冷技术等领域[1] - 技术创新方向聚焦资源高效利用和材料性能提升,如氟碳铈矿联动循环分离技术、高性能含稀土镁合金冶金质量调控技术[1] 稀土产业技术改造措施 - 改造现有稀土矿山:推广高效绿色采选矿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环保水平,建设专用尾矿处理设施[6] - 改造冶炼分离生产线:采用无氨氮冶炼分离、联动萃取分离等技术降低化工消耗和"三废"排放[6] - 改造稀土金属冶炼企业:应用低排放低能耗技术设备,淘汰氨皂化分离、氯化物电解等落后工艺[6] 行业技术创新政策规划 -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健全企业主导的创新体系,加强稀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重点研发磁性/储氢/发光/抛光等功能材料[7] - 推动绿色智能转型:攻关绿色开采选冶技术,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稀土行业的融合应用[7] - 统筹国内外资源:建立稀土二次资源回收机制,引导企业参与国际开发合作[7] 稀土与新能源融合应用 - 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应用于风电电机优化磁路设计,固态存储散热解决方案开发[8] - 稀土固态储氢材料:在氢能源汽车储氢系统、移动能源存储等领域具有核心应用价值,主要使用La/Sc/Ce等稀土元素[8] - 稀土催化材料:全球年消耗量近3万吨,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Ce)、石油裂化、工业脱硝等领域[8] - 稀土固态电解质电池:含稀土元素的Li3YBr6等材料具有高离子电导率优势,适用于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电源[8] 代表性企业研发动态 - 北方稀土:启动高强韧稀土铝硅盖板玻璃、稀土改性耐火材料项目,建成全球首个稀土产业"碳排放核算平台"[11] - 中国稀土:开展硬质合金棒材前沿技术、稀土金属与合金开发、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等专项研发[11] - 包钢股份:自主掌握晶界渗透等钦铁硼永磁体核心技术,配合人形机器人磁组件研发并实现小批量交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