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货轮
搜索文档
中美开辟新战线,美国将对中国船舶收取港口服务费,中国率先反制
搜狐财经· 2025-10-13 19:01
美国“港口服务费”政策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4月启动针对中国船舶、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 [1] - 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只征收每净吨50美元的港口服务费 明年将增加30美元 至2028年将达每净吨180美元 [1] - 该费用不仅针对挂中国旗的船只 还可能扩大到中国制造、中国运营或中国资本参与的船舶 [3] 美国政策背后的战略意图 - 政策意图之一是应对全球九成新船订单流向中国的产业竞争格局 [3] - 政策是特朗普“关税经济学”的延续 旨在通过加征费用解决贸易逆差和推动制造业回流 [3] - 深层战略是迫使全球航运公司在中国船舶和美国或其盟友船舶之间选边站队 [3] 中国的反制措施 - 中国于9月29日颁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作为应对 [5] - 条例规定将对任何损害中国船舶利益的国家或地区实施制裁 无论其是否与中国签有海运协议 [5] - 国家明确将对受影响的船东和企业以特定形式进行补贴 [5] - 反制措施具有“穿透性” 可能制裁所有与美国资本有瓜葛的船舶 包括美国融资或上市的船只 [7] 全球航运市场的初步反应 - 全球航运市场气氛紧张 美国政策的具体执行细则尚未明确 [9] - 法国达飞和丹麦马士基等航运巨头暂不对美国航线货物收取额外附加费 [9] - 航运公司通过调整船队 将中国制造的船只调离美国航线以规避风险 [9] 中美博弈的深层优势 - 中国的优势在于完整的全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业产能 这是任何国家无法替代的 [11] - 美国通过加税制裁中国 增加的成本大部分将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 [11] - 中国拥有强大的内部循环能力和制造业韧性 [11]
在“上岸”和上班之间,这届年轻人选择上船
36氪· 2025-07-22 19:08
行业概况 - 中国远洋运输行业规模庞大,拥有上海港、深圳港、天津港等世界级大港,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长期位居全球第一 [3] - 截至2023年底,全国注册船员总数达198.2万人,同比增长4.5%,其中注册国际航行海船船员68.2万人 [3] - 中国远洋运输船队在全球航运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3] 船舶运营 - 现代超级货轮技术先进,一艘330米长、满载46万吨的原油货轮仅需26人即可运转 [3][7] - 船舶配备三个冷库,其中一个常年保持5℃用于蔬菜保鲜,并配备无土栽培设施作为加餐福利 [6] - 星链技术应用使海上网络连接显著改善,上网速度远超传统海事卫星 [6] 职业发展 - 高级海员晋升路径明确,从三管轮/三副起步,最终可晋升至船长或轮机长,后者月收入可达9-10万元人民币 [7] - 成为三管轮需考取职业技能证书,要求技术过硬且具备一定英语水平,高级船员多为科班出身 [15] - 船员职业吸引部分年轻人,因其收入高且职业发展路径清晰,但需耐得住长期海上生活的寂寞 [8] 工作内容 - 轮机部工程师需24小时待命维护船舶核心系统,包括发动机、电力系统、空调、消防设备和淡水系统等 [12][14] - 典型维修案例显示,工程师可能连续工作22小时(早7点至次日凌晨5点)抢修关键设备 [15] - 工程师还需负责水质检测与处理,包括酸碱度、金属含量和病原菌含量等指标监测 [16] 工作环境 - 现代商船生活条件改善,提供单人单间、独立卫浴、娱乐室和健身房,但娱乐主要依赖预先下载的视频内容 [3][4] - 机舱工作环境恶劣,存在高温蒸汽、油污、噪音和通风不良等问题,工程师需穿戴厚重防护服 [16] - 船舶配备基础医疗设施,但重大伤病仍需数天才能靠港就医,存在较高风险 [17][18] 新人培养 - 实习生需从基础体力劳动起步,包括搬运物资、敲铁锈、刷油漆等,实习期工资较低 [21][26] - 船上采用导师制,高级船员会指导新人并关心其身体状况,形成类似"大哥哥"的师徒关系 [24] - 行业提醒新人不要因影视作品影响盲目入行,需充分了解海上工作的艰苦性和长期性 [25][28] 行业文化 - 年轻船员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航海生活,形成独特的线上社区,吸引潜在从业者关注 [1][10] - 船员群体国际化特征明显,常见中国、菲律宾、俄罗斯和韩国籍船员混编,使用英语交流 [10] - 职业适合能适应"做八休二"节奏、不喜社交的人群,可为特定背景者提供稳定发展路径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