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里掂F1
icon
搜索文档
每年最高2亿支持“小技改”广州打造具身智能创新策源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9-03 07:10
行业政策支持 - 广州市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6] - 对符合要求的国家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股权投资支持[6] - 符合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推广应用要求的最高奖励500万元/套[6] 技术研发进展 - 广汽集团推出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拥有38个自由度且核心部件自研[5] - 里工智能推出高精度人形机器人"里掂F1"作业精度达±0.05mm覆盖多类工业场景[5] - 高擎机电研发行业内体型最小的万元级人形机器人"海派兄弟"兼具轻量化与模块化设计[5] 产业生态建设 - 加快整合百亿规模政府投资基金建立尽职合规免责机制重点支持初创期硬科技企业[7] - 市区联动建设具身智能特色标杆工业园区对符合要求的园区给予最高5000万元奖励[8] - 每年开展示范应用项目遴选按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额30%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8] 应用场景拓展 - 鼓励开放工业制造、商贸社区、交通物流等八大领域应用场景[8] - 支持举办具身智能机器人足球赛、建设体验中心、打造展会平台提升公众参与度[8] - 采用"先使用后付费"模式加快开发具身智能机器人终端产品[6] 企业培育计划 - 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细分领域企业培育库并遴选市级链主企业[7] - 对企业实施的新设备购置额要求降低至150万元市每年安排不超过2亿元支持"小技改"[6] - 招引培育优质企业和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支持在穗设立具身智能实体公司[7]
广州竞逐具身智能新赛道 加快构建人形机器人完整产业生态 硬核科技让机器人更加“心灵手巧”
广州日报· 2025-04-03 03:00
具身智能成为国家战略重点 - 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27款人形机器人 涵盖炒菜、书法等多样化应用场景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具身智能"概念 推动该领域成为关注焦点 [1] - 广东省将具身智能列为六大未来产业之一 视为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关键领域 [1] 广州具身智能产业现状 - 广州拥有近5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 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二 [2] - 2024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广州企业实现密集技术突破 [2] - 广汽、越疆、小鹏、里工等企业发布新一代产品 覆盖工业制造和服务场景 [2][3] 重点企业技术突破 - 广汽集团推出第三代全尺寸轮足人形机器人GoMate 具备38个自由度和全地形通行能力 核心部件自研率达100% [2] - 越疆机器人实现全球首个"AI+协作机器人"规模化商用 X-Trainer已在制造业龙头企业落地 [2] - 小鹏汽车Iron机器人搭载图灵AI芯片和端到端大模型 实现高精度工业操作并向服务场景延伸 [3] - 里工智能"里掂F1"获多领域订单 计划2025年Q2交付 [3] 技术路径差异化 - 广汽依托汽车制造经验开发轮足融合技术 [3] - 越疆专注工业协作机器人商业化闭环 [3] - 小鹏探索"汽车+机器人"生态协同 [3] - 里工瞄准高精度工业场景需求 [3] 广东省产业基础 - 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4万台 同比增长31.2% 占全国40%以上 [4] - 广州成立"智能装备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 整合广汽、越疆等企业资源 [4] 政策支持体系 - 2022年广州出台高端装备产业链三年计划 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设备 [4] - 2025年3月广东省推出12项支持措施 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 [4] 未来发展建议 - 需推动智能装备、人工智能、半导体等产业融合创新 研发高精度控制系统 [5] - 重点拓展公共服务、医疗健康、养老照护等市场化应用场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