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返未来:1999
icon
搜索文档
LABUBU主题快闪活动举行 IP经济释放广州消费新活力
广州日报· 2025-06-14 03:16
IP经济在广州的崛起 - LABUBU主题快闪活动在广州天河CBD引发消费狂潮,粉丝花费高达5000元购买周边产品 [1] - 广州商圈近期密集举办IP活动,包括正佳广场第三届动漫狂欢节(超100个国内外动漫游戏IP参与)和K11哆啦A梦特展 [1][2] - 本土二次元游戏《重返未来:1999》举办公益游园活动,吸引全国玩家及游客 [2] 政策支持与城市转型 - 广州发布《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明确做强IP经济,打造IP消费地标,支持二次元领域发展 [3] - "羊城消费新八景"之"次元站·赛博广州"将于7~8月启动,联动萤火虫动漫展及本土IP如超级飞侠、猪猪侠 [2] - 广州正从传统商贸枢纽向潮流文化消费目的地转型,瞄准"Z世代"消费主力 [2][3] 活动形式与规模 - IP活动形式多样,包括限定快闪店、主题展、沉浸式生日会及见面会 [1] - 正佳广场动漫狂欢节定位为"城市青年文化超级入口",强调二次元作为全球青年通用语言 [2] - 广州K11与哆啦A梦IP合作推出巡回特展,进一步丰富IP消费场景 [2]
预约名额一秒抢空 LABUBU快闪引爆羊城
广州日报· 2025-06-13 21:30
核心观点 - LABUBU主题快闪活动在广州引发消费狂潮,展现"IP经济"的强大号召力 [2][3] - 广州正通过多元化IP活动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5][6] - 政府政策支持IP经济发展,明确打造IP消费地标的目标 [7] 活动表现 - LABUBU快闪活动预约名额一秒抢空,6月13-14日所有时段门票售罄 [3] - 消费者单次消费达5000元购买周边产品,二手平台出现门票溢价转售现象 [3] - 活动融入广州特色元素,打造具有在地感的独家体验 [3] 公司动态 - 泡泡玛特通过LABUBU等IP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线下门店实现收入同比增长 [4] - 正佳广场集结超100个国内外动漫游戏IP,打造华南最大沉浸式次元文化盛会 [5] - 广州K11将推出哆啦A梦巡回特展,本土游戏《重返未来:1999》举办公益活动 [6] 行业趋势 -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推动广州向潮流文化消费目的地转型 [6] - IP快闪活动产生"虹吸效应",带动周边商业发展 [2][4] - 暑期将推出"次元站·赛博广州"主题活动,整合本土动漫IP资源 [6] 政策支持 - 广州市政府明确要做强IP经济,打造IP消费地标 [7] - 支持电竞、漫画、动画、游戏等二次元领域发展IP经济 [7] - 推动建设涵盖多领域的"超级IP首发地" [7]
离谱,多地爆火刷屏,广州成了这款游戏的“痛城”了?
36氪· 2025-06-02 11:03
游戏周年庆活动 - 公司推出年度报告H5活动 通过9大版本胶片式设计让玩家回顾游戏历程 并包含多种统计数据引发玩家社区分享热潮 [3] - 发布"旧世新生"周年纪念动画 将倒流雨水与游戏镜头融合 引发玩家对未来剧情的猜测 [4] - 周年庆期间推出多项游戏内福利 包括自选常驻角色塑造和1000枚纯雨滴兑换码奖励 [5] 线下营销策略 - 公司在广州沙面老街区和亚朵轻居酒店分别推出"箱中舞会"沉浸式体验和同人主题"痛房" 展现深耕线下活动的决心 [7] - 与天河区联合举办"9伴天河 共护冰川"公益游园活动 覆盖天河城百货等核心商圈的LED屏展示 并在临江带状公园设置新角色巨型雕塑和魔精气球装置 [8] - 活动采用游戏UI风格的科普立牌展示冰川消融数据 设置许愿墙和答题打卡站 参与者可收集印章兑换游戏周边 [10][11] 政企合作模式 - 公司与天河区政府深度合作 将游戏IP引入城市空间 既为区域吸引新兴消费群体 也为游戏品牌获得官方认可和更广阔发展空间 [15] - "文旅+游戏"创新模式证明 具备文化深度的游戏内容在政府支持和专业执行下 可成功融入城市文化生态 [15] - 此次合作被视为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IP线下运营模式 [15]
网络游戏 | 把传统文化写进游戏里 “广州造”游戏频频出爆款 “游戏+文化”助推企业出海
广州日报· 2025-05-26 03:00
政策支持 - 广东发布六大文化产业"政策包",其中《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支持原创精品和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产业集群、完善支撑体系、强化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广州市扶持游戏电竞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明确推动游戏电竞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集研发、孵化、展示、赛事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 [2] 行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广州游戏产业营收规模达到1406.67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全国比重43.2% [2][8] - 广州游戏收入接近全国一半份额,成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2] 产业集群与生态 - 天河区科韵路"游戏第一街"集聚网易、三七互娱等龙头企业及200余家中小游戏企业,构建了从内容创作、技术研发到全球运营的完整产业生态 [2] - 广州游戏产业已形成集研发、发行、电竞、直播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 小程序游戏赛道 - 2022年—2024年小程序游戏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82.3%,成为"吸金"王者赛道 [3] - 《2024年中国小游戏百强企业榜》显示,广州上榜企业28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头部企业三七互娱的《寻道大千》、四三九九的《小小英雄》等游戏全球畅销 [3][8] 精品化游戏 - 广州正出现一批以"精品化"游戏出圈的企业,如灵犀互娱的《代号鸢》、库洛游戏的《鸣潮》、深蓝互动的《重返未来:1999》、诗悦网络的《望月》 [4] - 这些游戏以精美的制作水准、优秀的长线运营能力受到玩家热捧 [4] 出海战略 - "网络游戏产业政策措施13条"提出打造"粤产游戏出海矩阵"和"游戏企业出海联盟",推动广东原创游戏走向国际市场 [5] - 2024年广州企业海外营收为190.58亿元,三七互娱的《Puzzles & Survival》进入52个地区iOS畅销榜前十,库洛游戏的《鸣潮》登顶107个国家和地区的iOS免费榜 [6] 文化融合 - 广州游戏企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等元素融入游戏创作,如三七互娱的《叫我大掌柜》以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背景 [6] - 三七互娱计划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元素,利用AI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呈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传承 [6] 科技创新 - "网络游戏产业政策措施13条"支持游戏科技创新,重点对虚拟引擎研发、游戏大模型训练、算力效率提升、先进技术转化、数据安全保障等领域进行支持 [7] - 网易游戏的《逆水寒》手游推出全球首个游戏内的AI大模型竞技场,贪玩游戏自主研发"洛书系统"和"河图系统",优化广告与运营策略 [7]
“中国游戏第一街”亮相文博会 打造文化新“顶流”
新华财经· 2025-05-23 00:13
天河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河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选址于羊城创意产业园,是基于其地处黄埔 大道与科韵路交汇的"泛科韵路产业带",周边汇聚了200多家包括游戏产业在内的文化新业态企业,其 中包括众多游戏产业相关企业,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 《2024年广东游戏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广东游戏产业营收规模达到2604.31亿元,同比增长6.26%,位 列全国第一。其中,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广州市游戏市场规模(含年报统计) 达到了1406.67亿元,占据了全国游戏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中,出海方面广州企业海外营收190.58亿 元,《鸣潮》《重返未来:1999》等产品海外收入与总收入占比超70%;小程序游戏赛道方面优势凸 显,全年营收突破150亿元,在《2024年中国小游戏百强企业榜单》中,广州有28家企业上榜,上榜数 量位居全国第一。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深圳5月22日电(记者孟盈如)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 称"文博会")22日正式开幕。网易、三七互娱等"中国游戏第一街"游戏企业亮相文博会,博得众多年轻 人的眼球,打造了中国文化产业的新一波"顶流 ...
打造粤味IP,电竞文旅深度融合,广州游戏产业如何再攀高峰
南方都市报· 2025-05-05 13:06
文章核心观点 广州全力打造动漫游戏之都,通过举办电竞活动、政策扶持、完备产业链、人才集聚、融合岭南文化、拓展海外市场和推进产业跨界联动等举措,推动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再攀高峰 [1] 五一游戏盛宴 - 今年五一假期广州至少准备三场游戏盛宴,打造“电竞 + 文旅”“游戏 + 文旅”全新体验场景 [3] - 5 月 1 日 - 4 日“2025 决胜巅峰·国际巅峰杯”在广州琶醍举行,海外战队与中国代表队同台竞技,赛事与岭南非遗文化联动 [3] - 5 月 3 日至 5 日英雄联盟手游艾欧尼亚杯联袂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打造“电竞 + 漫展”沉浸式体验空间 [3] - 今年“五一”腾讯《暗区突围:无限》与广州塔合作,带来文旅新体验,展现数字 IP 赋能传统景区可能 [4] 政策扶持 - 广州市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游戏与电竞产业,明确打造“全国电竞产业中心” [6] - 2024 年 4 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游戏电竞高质量发展 10 条”,最高 500 万元支持相关项目 [6] - 今年 4 月花都区公布措施征求意见稿,拟设专项扶持经费,最高 600 万元扶持新引进企业 [7] - 经济学家宋清辉肯定广州政策,企业证实政策帮助降低运营成本 [8] 核心竞争力 - 产业链条完备与人才集聚是广州游戏产业核心竞争力 [10] - 三七互娱核心员工多来自大湾区知名大学,广州商业环境支撑企业和员工发展 [10] - 广州科韵路产业生态密集,降低企业成本,周边人才汇聚助力招聘 [10] - 广州游戏类型丰富,各门类有完整产业链,且人才优势明显 [11] - 《2025 数字创意城市发展报告》指出广州企业总量领跑全国,辐射带动全省数字创意产业 [12] 融合岭南文化 - 广州部分游戏“粤味”十足,如《叫我大掌柜》融入广府风韵元素 [15] - 广州库洛游戏在产品中融入粤语、粤绣、舞狮等岭南文化元素 [15] - 宋清辉建议深入研究岭南文化元素,利用新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打造高品质原创 IP [16] - 王鹰认为培育本地优质原创 IP 需扩展思路,兼顾本地化与世界性 [16]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 年广州游戏市场规模占中国超 43%,出海营收可观,多款产品海外表现佳 [18] - 天河区推动成立出海联盟,为企业出海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 [18] - 广州库洛游戏《鸣潮》通过植入文化符号、参展宣传开拓海外市场 [18] - 张书乐建议以仙侠 MMORPG 为长处,差异化进击海外市场 [18] - 宋清辉认为应选择普适文化主题,在全球平台进行内容营销和社区建设 [19] 未来发展方向 - 广州游戏产业未来应推进与文旅经济、谷子经济的联动发展 [21] - 广州库洛游戏以新范式挖掘游戏内容价值,未来与文旅、谷子经济融合将更紧密 [21] - 张书乐指出谷子经济应借助游戏打造 IP 矩阵,促进会展和文旅产业融合 [22] - 宋清辉认为深度融合可放大游戏价值,推动文化和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22] - 天河区推进中国游戏软件谷建设,构建产业体系,协同发力助游戏产业再攀高峰 [22]
一吒难求!预售排到60天后,广东制造正在“狂揽”全球二次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09:54
核心观点 - "哪吒热"展现IP经济强大活力,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超140亿元,衍生品大卖出现"一吒难求"现象 [1][2] - IP经济本质是借助创意实现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围绕原创内容进行全产业链运营 [1] - 中国IP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人均GDP超1万美元带来的精神消费需求提升,以及Z世代为兴趣买单的消费习惯 [3] - 广东已形成超5000亿元产值的"谷子经济"产业生态,涵盖潮玩、游戏、卡牌、玩具等领域 [6][10] IP经济市场表现 - 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从2017年2212亿元增长至2024年5977亿元,预计2025年达6521亿元,2029年8344亿元 [9] - 2023年中国游戏IP衍生品市场规模40.6亿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17% [12] - 2023年中国授权商品和服务零售额137.7亿美元,同比增长9.6%,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授权市场 [14] - 全球授权商品和服务零售额达3565亿美元,约75%为实物商品 [14] 广东IP产业发展 - 广东游戏产业2024年营收2604.3亿元,占全国79.94% [12] - 东莞生产中国85%潮玩产品和全球1/4动漫衍生品 [17] - 《猪猪侠》衍生品年零售市值超50亿元,覆盖玩具、食品等十多个行业 [9] - 华强方特"熊出没IP"海外发行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泡泡玛特实现全产业链运营及跨国销售,玩偶在东盟市场受追捧 [12][20] 产业链特点 - 珠三角形成全球玩具生产集群,早期为迪士尼等代工,现探索IP全产业链发展 [5] - 潮玩产业链分工明确:上游IP设计、中游制造(东莞占85%)、下游销售 [12] - 名创优品全球111个国家开设7000多家店铺,从IP合作转向自主开发 [13] - KK集团将广东制造与IP授权结合创新产品形态 [13] 存在问题与潜力 - 部分公司缺乏IP管理商业自觉,衍生品开发滞后于内容爆火 [14] - 中国授权市场渗透率低但潜力巨大,国漫国游快速成长显示文化自信提升 [15] - 日本动漫在中国青年网民中影响力从2014年近六成降至2024年不到一成 [16] - 广东需补足成人动漫短板,强化IP原创深度与全球化运营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