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择时策略
搜索文档
“趋势”、“震荡”环境的划分与择时策略:以上证指数为例 ——申万金工量化择时策略研究系列之三
申万宏源金工· 2025-10-23 16:01
文章核心观点 - 研究旨在开发一套量化交易策略,通过识别A股市场的“趋势”与“震荡”状态,动态调整投资策略,在趋势期采用动量策略,在震荡期采用均值回归策略,以提升投资收益并控制风险 [1][40][64] - 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价格、成交量和波动率的非传统特征体系,并训练了等权、逻辑回归和决策树三种模型来生成择时信号 [8][22][32] - 策略验证结果显示,基于决策树模型的信号表现最佳,在2020年1月至2025年8月的回测期内,其策略总收益达77.20%,显著超越基准的14.68%,且夏普比率达到1.12 [57][63][64] 市场状态划分方法 - 市场状态被划分为“趋势”和“震荡”两种,趋势行情适合动量策略,震荡行情适合均值回归策略 [1] - 采用两阶段算法为上证指数历史走势标注状态信号:第一阶段使用Zig-Zag算法初步识别趋势波段,参数包括转折阈值10%、最小年化收益20%、指定时长63天;第二阶段使用二分法进行断点修正,将“趋势衰竭”的后半段重新标记为“震荡” [2][3] - 该划分方法应用于2015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能够有效复现市场参与者的普遍认知,例如准确识别2018年的持续熊市为“趋势”状态 [4] 回测区间与数据划分 - 研究选择2020年作为回测起点,因市场行为在此前后发生转变,2020年后趋势和震荡切换更频繁,持续时间和波动幅度减弱 [7] - 回测区间为2020年1月2日至2025年8月29日,共1373天;训练集为前70%数据(961天,2020/1/2-2023/12/18),测试集为后30%数据(412天,2023/12/19-2025/8/29) [7] 特征变量构建 - 特征体系基于价格、成交量、波动率三个维度设计,遵循“经济学直觉先行,经验数据验证”的原则 [8] - 价格维度包含三个特征:Feature_MA_1030(中长期趋势确认,参数40天,训练集准确度58.58%)[9][10]、Feature_MA_0510(短期趋势确认,参数20天,训练集准确度53.80%)[11][12]、Feature_price_120(长期斜率平缓,参数80%分位数,训练集准确度60.25%)[13][14] - 成交量维度包含一个特征:Feature_Volume(成交量异常放大,参数70%分位数,训练集准确度63.48%)[16][17] - 波动率维度包含两个特征:Feature_Volatility_past(高波动震荡,参数80%分位数,训练集准确度55.78%)[18][19]、Feature_Squeeze_Breakout(突破尝试,参数30天回看期,训练集准确度57.54%)[20][21] 模型训练与评估 - 单个特征指标在训练集上的准确率均高于50%,其中Feature_Volume最高,达63.48%;在测试集上,所有特征准确率均有大幅提升,例如Feature_Volume提升至75.24% [22][23] - 等权模型在测试集准确率为82.04%,经20天平滑后提升至88.59% [24][27][39] - 逻辑回归模型赋予Feature_MA_1030最高权重(1.70),测试集准确率为83.25%,平滑后为83.50% [27][28][29][39] - 决策树模型能捕捉变量间交互关系,测试集准确率为80.10%,经平滑后提升至83.98% [32][36][38][39] 策略验证与绩效 - 策略框架为:初始仓位0.5,每周三调仓,趋势模式下追涨杀跌,震荡模式下均值回归,仓位限制在0至1之间 [40] - 使用人工标注的“正确”信号进行验证,策略总收益达61.62%,年化波动率9.35%,最大回撤-9.18%,夏普比率0.94,显著优于基准 [42][47] - 等权模型信号策略总收益31.54%,但超额收益缺乏持续性 [48][52] - 逻辑回归模型信号策略总收益40.62%,年化波动率9.34%,最大回撤-13.06%,风险控制较好 [53][56] - 决策树模型信号策略表现最佳,总收益77.20%,年化收益11.07%,最大回撤-9.18%,夏普比率1.12,在2022年和2024年市场下跌时成功将仓位降至零 [57][63][64]
A股趋势与风格定量观察:全面转多仍需等待,结构上注意微盘风险
招商证券· 2025-06-02 20:3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和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短期量化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基本面、估值面、情绪面和流动性四个维度的指标进行综合判断,生成择时信号[32][33][34] - **具体构建过程**: - **基本面指标**:制造业PMI分位数(9.32%)、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位数(0.00%)、M1同比增速分位数(66.10%),综合信号为谨慎[32] - **估值面指标**:A股整体PE分位数(86.27%)、PB分位数(34.74%),综合信号为乐观[33] - **情绪面指标**:Beta离散度分位数(52.54%)、量能情绪分位数(18.36%)、波动率分位数(15.63%),综合信号为谨慎[33] - **流动性指标**:货币利率分位数(33.90%)、汇率预期分位数(20.34%)、融资额分位数(48.55%),综合信号为乐观[34] - **模型评价**:多维度动态加权,历史回测显示能有效控制回撤[35] 2. **成长价值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盈利周期、利率周期、信贷周期判断基本面,结合估值差和情绪指标进行风格切换[43] - **具体构建过程**: - **基本面信号**:盈利斜率(8.33,利好成长)、利率水平(4.58,利好价值)、信贷变化(-4.17,利好价值),综合信号为超配价值[43] - **估值信号**:成长价值PE差分位数(16.36%)、PB差分位数(10.93%),均利好成长[43] - **情绪信号**:换手差分位数(4.14%,利好价值)、波动差分位数(35.19%,利好均衡),综合信号为超配价值[43] - **模型评价**:在经济周期切换时捕捉风格收益,但需警惕市场结构性变化[44] 3. **小盘大盘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与成长价值模型类似,但侧重市值维度轮动[49] - **具体构建过程**: - **基本面信号**:盈利斜率(8.33,利好小盘)、利率水平(4.58,利好大盘)、信贷变化(-4.17,利好大盘),综合信号为均衡[49] - **估值信号**:小盘大盘PE差分位数(78.78%)、PB差分位数(94.41%),均利好大盘[49] - **情绪信号**:换手差分位数(43.59%,利好均衡)、波动差分位数(84.62%,利好大盘),综合信号为超配大盘[49] - **模型评价**:对小盘流动性敏感,需结合微观结构分析[50] 4. **四风格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将成长价值和小盘大盘模型结果交叉,形成小盘成长、小盘价值、大盘成长、大盘价值四象限配置[56] - **具体构建过程**:当前配置比例为小盘成长12.5%、小盘价值37.5%、大盘成长12.5%、大盘价值37.5%[42][56] - **模型评价**:分散化效果显著,但需注意风格相关性突变风险[5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主题投资情绪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涨幅5%以上个股的行业离散度衡量主题集中度,结合市值分层捕捉资金偏好[21] - **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每日涨幅5%个股中非同一申万三级行业占比 - 按自由流通市值分层(<20亿/20-100亿/100-500亿/>500亿)计算各层情绪指标[21] - 公式:$$ \text{主题情绪} = \frac{\sum I(\text{涨幅}>5\% \cap \text{行业异质})}{\text{总样本数}} \times \text{市值层权重} $$ - **因子评价**:有效识别个人投资者与机构资金主导行情[22] 2. **微盘股换手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高频调仓捕捉微盘股的短期反转效应[25] - **具体构建过程**: - 剔除ST股后选择市值最小的400只个股构建等权组合 - 测试周度/月度/季度/年度调仓频率下的净值表现[25] - 计算年化换手率:微盘组合1.47 vs 大盘组合0.66[25] - **因子评价**:依赖流动性环境,高换手可能放大波动风险[27]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短期择时模型** - 年化收益率16.22% vs 基准4.08%,超额12.14%[35] - 最大回撤27.70%,2024年最大回撤11.04%[35] - 夏普比率0.9584,收益回撤比0.5857[40] 2. **成长价值轮动模型** - 年化收益率11.31% vs 基准6.44%,超额4.87%[44] - 最大回撤43.07%,2024年超额2.53%[48] 3. **小盘大盘轮动模型** - 年化收益率11.92% vs 基准6.50%,超额5.42%[50] - 最大回撤50.65%,2024年超额-3.91%[53] 4. **四风格轮动模型** - 年化收益率12.86% vs 基准6.94%,超额5.92%[56] - 2024年超额7.94%,但2025年暂跑输1.35%[56]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主题投资情绪因子** - 小微盘情绪与微盘超额收益相关系数0.62(2016-2025)[21] - 中大盘情绪高涨时微盘超额平均下降1.2%/月[23] 2. **微盘股换手因子** - 周度调仓组合年化收益35.7% vs 年度调仓18.2%(2012-2025)[26] - 换手率每提升0.1,组合波动率增加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