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利来衬衫
icon
搜索文档
资本风云丨“男人的世界”太难了:金利来业绩预亏,退市未果转型艰难
新浪财经· 2025-08-10 20:35
公司历史与现状 - 金利来曾是中国男装行业标杆品牌,上世纪90年代以"金利来,男人的世界"广告语风靡全国,成为成功男士的象征[2] - 公司1968年由曾宪梓创立,以6000港元起家,1971年在中国香港注册商标,1992年在港交所上市[14] - 目前公司面临经营困境,2025年上半年预亏不超过100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5820万港元[4] - 这是公司自2002年以来时隔23年再次出现中期财报亏损[6]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连续3年下滑:2022年14.16亿港元(-6%),2023年13.31亿港元(-8.4%),2024年12.19亿港元[7] - 股东应占溢利连续3年下滑:2021年2.21亿港元(-30.1%),2022年1.54亿港元(-24.8%),2023年1.16亿港元(-19.9%),2024年9309.7万港元[8] - 2024年服装服饰销售额同比下滑24%,毛利减少6227万港元(-25%)[6] - 2024年电商投诉量达2974宗,同比增长177%[25] 业务结构 - 服装服饰业务曾是核心,2010-2019年营收占比超80%,2012年最高达86.5%[9] - 销售点数量从2011-2012年鼎盛时期的1300家降至2024年的786家,直营店从2013年84家增至2024年148家[9] - 2020年后服装业务占比降至80%以下,2024年为73.6%[9] - 物业投资业务2022年贡献1.39亿港元收入,但2023年9262.1万港元(-33.37%),2024年4924.6万港元(-46.83%)[10] - 2024年新增光伏业务,收入112.8万港元[10] 私有化尝试 - 2024年12月董事长曾智明提出私有化要约,每股1.5232港元,较资产净值折让65.88%[19] - 私有化理由包括股份流通量低(日均成交量仅0.019%)和业务持续下滑[19] - 2025年5月私有化方案被44.668%反对票否决,导致股价单日暴跌33.56%至0.99港元[21] 转型尝试与挑战 - 2014年推出"三色系列"产品线,2022年推出年轻子品牌"金利来3388",但3家文化生活馆2024年亏损2479万港元[23] - 电商业务2017-2021年占国内服装销售30%以上,但2021-2022年连续两年下滑10%,2024年占比28%[25] - 2024年5月公司产品因PH值不合格被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通报,7月被罚款3000元[26][28]
曾经批发商抢着要,如今业绩连年下滑,这个男装巨头迎“中年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6-16 09:06
公司历史与品牌起源 - 1968年曾宪梓在香港创立金利来 最初以手工制作领带起家 从6000港元租用的小作坊发展为全国知名男装品牌 巅峰时期拥有超过3000家门店[1] - 品牌名称从"金狮"改为"金利来" 因粤语中"狮"与"输"谐音不利于销售 改名后销量应声上涨[6] - 1971年曾宪梓抵押房产投入3万港元在乒乓球赛事转播中投放广告 使"金利来 男人的世界"广告语家喻户晓[11] 黄金发展期与市场地位 - 1970-1980年代抓住改革开放后商务正装需求爆发的时代红利 融合港式精致感与品牌溢价 在外资品牌进入前占据本土高端市场真空[7] - 1980年代领带年销量超1亿条 市占率亚洲第一 被誉为"华人世界的LV" 与"成功人士"标签深度绑定[9][11] - 1992年以48倍市盈率登陆港交所 是同期上市佐丹奴市盈率的2倍 2012年净利润突破5亿港元达业绩巅峰[2][11] 财务表现与业务现状 - 最近5年营收维持在12亿港元(约11亿元人民币)以上 2022年达14亿港元高峰后逐渐下滑[11] - 净利润从2021年超2亿港元降至2024年不足1亿港元[11] - 2024年投资物业亏损约2736.20万港元 梅县房地产项目数百套滞销 广州大楼空置率上升[17] - 新成立的光伏业务公司2024年收入仅112.80万港元[17] - 截至2024年末账面现金及存款达10.5亿港元[25] 渠道变革与市场挑战 - 线下门店从2015-2020年关闭近40% 2024年仅剩786家门店(含148家直营)[14] - 2024年代理商因市场前景不乐观导致销售额下跌近9%[14] - 2023年入驻天猫 2024年电商销售额占比28%[15] - 消费者转向运动休闲风格 职场正装需求下降 品牌被年轻群体视为"父辈的衣柜"[12][14] 转型尝试与私有化 - 曾智明2018年接任后推出年轻化子品牌"金利来3388" 但2024年造成2478万港元亏损 目前仅3家门店且认知度低[23] - 2024年底私有化提案因小股东否决而搁浅 股价不足1港元 市值不到10亿港元[4][25] - 公司坚持"不贷款、不炒房、不跨界"策略 账面现金超10亿港元却未增发募资 被称"佛系"上市公司[20][21] 行业对比与竞争环境 - 同行雅戈尔通过"服装+地产+投资"模式2024年时尚板块收入68亿元 杉杉转型锂电池及显示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86.36亿元[22] - 运动时尚风格风靡 2024年安踏集团与亚玛芬集团合计收入达1085.78亿元[24] - 男装行业整体进入存量阶段 2024年报喜鸟、利郎等品牌均出现下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