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穹系统

搜索文档
又一招空手套白狼!美国刚放出加税口风,日本马上掏钱上贡
搜狐财经· 2025-06-08 14:36
美国关税政策策略 - 美国通过漫天要价的关税作为筹码施压特定国家 迫使其妥协 实现"空手套白狼" [1] - 对日本钢铝产品税率从25%提升至50% 作为谈判新增筹码 [2] - 将关税威胁与战略合作捆绑 例如要求盟友支持对抗中国立场 [2] 美日博弈动态 - 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公开反对50%钢铝关税 并计划赴美进行第五轮谈判 [2] - 美国选择在谈判前夕突然加税 旨在扩大谈判优势 [2] - 日本可能通过参与美国"金穹"反导系统(预算1750亿美元)换取关税让步 [4][6] 金穹计划合作细节 - 美日拟合作开发AI与量子计算技术传感器 用于导弹监测 [4] - 日本政府已考虑为该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以换取关税豁免可能性 [4][6] - 美国曾与加拿大谈判合作未果 现转向日本 [4] 谈判潜在结果 - 美国可能以撤销额外25%关税作为日本参与反导系统的交换条件 [6] - 日本未来关税豁免程度取决于其对美国战略合作的贡献 [6]
通信行业周报:算力卫星与金穹系统,低轨卫星基础设施加速落地
德邦证券· 2025-06-03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算力卫星升空增强再生转发能力,下半年低轨卫星众测能力或超预期,“算力上天”或成算力网络建设重要一环 [4][10] - “金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发布,加强轨道资源战略价值,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加速落地 [4][11] - 我国可回收火箭计划试飞、商业发射场地扩建,卫星互联网有望放量发展 [4][12] - 工信部等多部门发布多项计划,推动算力、供应链、电子信息制造等领域发展,加速相关领域国产替代进程 [4][14][15][17] - 国家数据局研究制定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政策文件,相关政策出台有望为数据资产入表、交易定价和流通提供稳定基础 [4][18] - 本周通信板块走势稍强于上证指数,建议关注国产算力及卫星互联网投资机会 [4][19] 各部分总结 投资策略 投资要点 - 算力卫星升空,5月14日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三体计算星座”总算力可达1000POPS,“星算”计划构建天基算力网络,再生转发载荷可减少传输损耗 [4][10] - “金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发布,计划3年内全面运转,耗资约1750亿美元,俄乌冲突凸显低轨卫星战略价值 [4][11] - 发射端和地面基建逐步完善,我国商业航天公司计划发射可回收火箭,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项目开工建设 [4][12] 行业要闻 - 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建议关注寒武纪等企业 [4][14] - 商务部等8部门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到2030年形成可复制推广模式,建议关注中国移动等企业 [4][15] - 工信部等3部门制定《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到2027年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行业发展,建议关注中兴通讯等企业 [4][17] - 国家数据局研究制定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政策文件,相关政策出台有望稳定数据交易基础,建议关注中国移动等企业 [4][18] 本周(5月26日 - 6月1日)回顾及重点关注组合 - 本周通信(中信)上涨1.84%,卫星导航、低空经济、射频及天线涨幅居前,建议关注国产算力及卫星互联网投资机会 [4][19] - 下周关注国产算力及卫星互联网相关企业,如寒武纪、海光信息等 [23] - 长期关注运营商、通信基建等多领域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等 [24] 行业新闻 运营商板块 - 铁塔智联采购2025年低空AI感知中试子平台设备及相关服务 [25] - 中国广电IT云资源池一期工程维保服务项目公示中标候选人,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综合排名第一 [25] 主设备板块 - 江苏移动等联合华为完成面向车路云一体化的核心网多源融合感知技术试点,实现多源感知数据融合与计算 [26] 光通信板块 - 中国电信政企OTN(城域网部分)扩容集采,华为、中兴、烽火中标 [27] - 中国电信2025年ROADM扩容集采,华为、中兴、烽火中标 [28] 物联网板块 - 广电总局修订行业标准,增加机顶盒对星闪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 [28] - 我国星闪标准写入ITU无线接入建议书 [29] - 智能设备数据增速位居前列,5G+云+AI重塑物联网,天翼物联节能效果显著,AIoT在农业领域有出色表现 [30] 智能终端板块 - 2025年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华为份额第一,受国补推动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5% [30] 数据中心板块 - 中国电信等联合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开启算力普惠新时代 [31] - DeepSeek宣布R1小版本试升级,新版在代码生成等方面表现出色 [31] 工业互联网 - 中国石油发布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标志其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31] 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 - 原中国电信总经理任中国航天科技外部董事 [32] 低空经济 - 四川自贡加强低空飞行安全监管,提高空域使用效率,《自贡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6月1日起施行 [33] - 重庆发布首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和能力清单,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34] 上市公司公告 - 润建股份成为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家集客接入施工服务项目中标候选人,中标规模合计37354.30万元(含税) [35] - 立昂技术持股5%以上股东九益稳健1号基金减持股份,截至5月26日持股比例降至5% [36][37] - 广东九联科技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能通科技51%股份,目前各相关方未签署正式股份转让协议 [38] - 广东通宇通讯股东金字塔和谐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计划6月18日至9月17日减持不超过200万股 [39] - 北京北纬通信回购注销2524000股限制性股票,回购资金6443866.91元,公司股份总数减少 [40] - 惠州硕贝德无线注销4934982股回购股份,公司总股本变更 [42] 大小非解禁、大宗交易 - 本周菲菱科思、有方科技等公司有大小非解禁 [44] - 本周会畅通讯、中际旭创等公司有大宗交易 [45]
5月28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加拿大与美国保持分离,加入 “金穹” 系统将耗资610亿加元。
快讯· 2025-05-28 05:48
智通财经5月28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加拿大与美国保持分离,加入 "金穹" 系统将耗资610 亿加元。 ...
美国“金穹”引发军备竞赛担忧
新华社· 2025-05-22 19:52
"金穹"计划概述 -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金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发展规划 计划3年内全面运转 该系统旨在构建全球性、多层次、多领域导弹防御系统 [1][3] - "金穹"系统核心是由数千颗小型卫星组成的卫星群 包括导弹探测卫星和导弹摧毁卫星 前者定位导弹和载具 后者拦截并摧毁导弹 [3] - 系统总预算约1750亿美元 首笔250亿美元启动资金将在下一财年预算中安排 特朗普希望在其任期结束前完成该工程 [3] 技术实现与承包商 - 项目早期系统可能来自现有生产线 L3哈里斯科技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都可能是主要承包商 [5] -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安杜里尔公司和帕兰蒂尔公司有望赢得关键部件采购合同 但马斯克否认相关报道 [5] - 技术挑战包括需要构建庞大卫星网络确保全球覆盖 激光器需大量燃料和巨大反射镜送上太空轨道 被专家认为效率极低且成本高昂 [17][18] 国际合作与资金问题 - 加拿大政府主动联系美方表达加入意向 将承担"公平份额"投入 加美正就合作进行磋商 [7][8][11] - 加拿大总理卡尼称加入系统可避免在相关决策中丧失话语权 两国长期共享空域防御数据 [11][12]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系统开发需20年 投入超5000亿美元 远超特朗普公布的1750亿美元预算 [18] 行业影响与潜在风险 - 计划被媒体称为"星球大战2 0" 具有浓厚进攻性色彩 违反《外空条约》和平利用原则 [3] - 专家警告可能刺激对手加强进攻能力 引发全球军备竞赛 俄罗斯或被迫展开新一轮军备竞赛 [14] - 项目时间表和技术可行性遭质疑 导弹防御局、太空军等多机构协作管理机制尚未明确 [18]
“导弹焦虑症”诱发“空中楼阁幻想” 美“金穹”系统遭广泛质疑
央视新闻· 2025-05-22 09:45
天基导弹防御系统规划 -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金穹"天基导弹防御系统发展规划 计划3年内全面运转[1] - "金穹"系统将与美国现有导弹防御能力整合 目标是拦截全球及太空发射的导弹[2] - 系统核心是由数千颗小型卫星组成的卫星群 包括导弹探测卫星和导弹摧毁卫星[4] 现有导弹防御体系 - 美国现有导弹防御系统针对不同射程弹道导弹 包括陆基中段防御系统 海基"宙斯盾"系统 "萨德"系统和"爱国者"系统[7][10] - 近年来美国政府加强防御非弹道导弹 包括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12] 技术可行性争议 - 专家认为3年内实现"金穹"系统运转技术难度大 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进行研发测试[13] - 系统核心技术处于概念阶段 天基拦截网络设想未经实践验证[19][21] - 类似冷战时期"星球大战"计划 可能因技术原因失败[22] 预算与成本问题 - 特朗普称系统总成本约1750亿美元 但国会预算办公室预估最高可达5420亿美元[17] - 首笔250亿美元启动资金将纳入2026财年国防预算 该预算可能突破一万亿美元[19] 行业影响 - 军工复合体将从中获益 被视为"支出无上限的超级项目"[25][27] - SpaceX等科技公司可能参与关键部件供应[25] - 系统研发将为国防承包商带来巨大发展机遇[27] 战略背景 - 美国急于构建该系统源于"导弹焦虑症" 常规武器技术优势弱化[14][16] - 试图通过该系统抵消其他国家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的技术优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