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铜基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港交所第2季IPO规模赶超纳斯达克
金融界· 2025-06-30 20:07
全球IPO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数量达43家,同比增长13家,融资规模1067.13亿港元,同比大增688.56% [2] - 港交所第二季度募资额880.44亿港元超越纳斯达克的744.94亿港元(95亿美元),成为全球募资规模最高交易所 [2][3] - 纳斯达克上半年IPO数量157家居首,募资170亿美元(1331.37亿港元)同比增长100.38%,但增速不及港股 [2] 区域市场特征 - A股市场:上证和深证IPO数量分别为19家与26家,募资规模最大的是中策橡胶(39.33亿元人民币)[2][5] - 美股市场:中概股IPO数量增至40家但募资额缩水59.73%至7.45亿美元,主因去年同期亚玛芬体育12.77亿美元高基数影响 [4] - 港股吸引A股企业加速赴港,单6月底就有23家新提交申请,包括豪威集团、石头科技等龙头企业 [9] 头部IPO项目表现 - 港股募资王宁德时代募资353.31亿港元(45.01亿美元),远超美股最大IPO Venture Global(16.7亿美元)和A股中策橡胶 [7] - 美股最大募资项目为英伟达供应商CoreWeave(14.3亿美元),中概股代表霸王茶姬募资3.76亿美元 [6][7] - 新股涨幅冠军:A股江南新材涨419.29%,美股Diginex涨584%,港股古茗涨158.06% [8] 市场驱动因素 - 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促使资金转向港股,叠加港股上市规则优化吸引A股企业 [3] - 港股下半年已确定8家企业上市,包括富卫集团、安井食品等,预计将延续强势 [9]
江南新材:公司不直接供货英伟达
快讯· 2025-06-09 18:48
公司业务与客户关系 - 江南新材铜基新材料产品主要客户为PCB生产商 [1] - 部分客户为英伟达供应商 但公司不直接供货英伟达 [1] 产业链定位 - 公司处于PCB产业链上游材料供应环节 通过PCB厂商间接服务终端客户 [1]
打造共享服务平台:山西实验室上线11台大型仪器助推科研发展
仪器信息网· 2025-06-06 14:03
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 铜基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通过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专家验收,标志着该实验室在铜基新材料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平台建设水平获得权威认可 [2] - 实验室以北方铜业为建设主体,联合中南大学和太原科技大学共建,2022年12月获批建设,聚焦高端铜基材料技术攻关 [2] - 实验室在关键技术突破、科研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山西铜产业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动能 [2] 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体系 - 实验室紧扣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规划,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创新链条 [3] - 累计申报省部级及市级科研项目7项,签署2项横向课题,设立8项开放课题,与高校开展技术交流20余次 [3] - 实验室上线11台大型仪器共享,完善14项管理制度,召开4次管理委员会会议、2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3] 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 - 实验室累计发表论文10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 [3] - 6μm超薄压延铜箔单卷长度突破20000米,12μm黑化处理箔实现国内率先稳定量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4] - 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联合培养企业技术骨干18人,形成"项目育才—人才促研"的良性循环 [4] 未来发展规划 - 实验室将聚焦铜基新材料高端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创新成果倍增计划" [4] - 目标成为"国内一流铜基新材料创新高地",推动山西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4]
2025年山西太原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1233”产业链激发工业“生长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6 09:30
太原市宏观经济分析 - 2024年太原市GDP达5418.87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达68.4%,贡献1.12个百分点的GDP增长 [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升至37.3%,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占比53.7% [4]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工业投资占比27.7%且增速达24.7%,非传统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79.5% [6] 太原市产业结构与政策 - "1233"重点产业链体系涵盖9条产业链,集聚118家重点企业,链上企业营收占全省超30%,包括高端金属材料、先进碳基材料等方向 [1][10] - 太原市培育2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不锈钢、核心电子器件),并出台《太原市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工作方案》等政策推动产业链数字化与转型 [14][16] - R&D经费投入127.9亿元居山西省首位,实施创新平台提质等四大工程强化科技驱动 [8] 高端金属材料产业 - 特钢材料产业链2023年营收1183亿元,本土协作配套率从11%提升至20.2%,太钢集团为链主企业,产品覆盖不锈钢、硅钢等全品类 [19][20][22] - 细分领域企业包括太钢集团(千亿级)、太钢大明(百亿级)以及金山磁材、晋西春雷等,形成特殊钢、镁合金、磁性材料等完整产业链 [22][24] 碳基新材料产业 - 产业布局形成北部碳纤维、中部钠离子电池材料、南部煤焦油深加工三大基地,涵盖炭黑、高端碳纤维、超级电容炭等细分领域 [25][28] - 龙头企业太钢钢科、华阳集团与中科院合作,在碳纤维、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技术领先 [27] 先进生物材料及生物制药产业 - 以锦波生物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为核心,形成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方向,配套化学药企业太原药业及中医药企业和仁堂等 [29] - 产业链依托山西省功能蛋白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技术优势显著且精深加工潜力大 [29]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2025年"1233"重点产业链营收增长15%以上,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6大优势赛道,实施"百千万亿"工程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