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指数上涨,该止盈了么?|第392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07-03 22:27
银行业指数表现与风格轮动 - 中证银行指数代表大盘价值股,2019-2021年成长风格(300成长)表现更强,2022-2024年价值风格(银行、红利)占优并创指数新高 [5] - 银行指数长期年化收益6.7%(2013-2025),考虑分红后年化收益提升至11.31%,最大回撤37.08%(2015年) [15][16] - 指数走势呈现周期性,与宏观经济关联度高,经济上行周期利差收益扩大、风险准备金减少,下行周期则相反 [11][12] 银行业商业模式与收益结构 - 银行收入模型为「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利息费用-风险准备金」,核心利润来源为利差收益(如3%吸储6%放贷) [8][9][10] - 收益受宏观经济周期显著影响:经济上行时利差扩大、坏账减少,下行时利差收窄、风险准备金增加 [11][13] - 银行指数基金收益公式为「市净率*净资产+分红」,适合用市净率估值而非市盈率 [19][20] 银行指数三大收益来源 - **估值提升**:中证银行市净率从2019年0.87升至2025年1.14,贡献部分收益 [23][24] - **净资产增长**:2014年以来银行净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为指数上涨核心动力 [27][28] - **股息率提高**:政策推动下A股分红比例提升(30%-40%升至40%-50%),2024年分红金额达2.4万亿 [30][32][35] 银行指数止盈策略 - **收益率止盈**:达到30%收益后可分批止盈并重启定投 [37] - **高估止盈**:参考估值表(绿色低估定投、黄色持有、红色高估止盈),采用分批卖出策略 [40][41][42][45] - 历史案例:2018年5星级低估买入的品种在2021年高估止盈获得显著收益 [47][48]
银行指数上涨,该止盈了么?|第392期直播回放
银行螺丝钉· 2025-06-27 21:59
银行指数长期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19-2021年牛市期间成长风格占优,300成长指数涨幅显著高于沪深300和中证银行指数 [1] - 2022-2024年价值风格走强,银行与红利类品种创指数新高 [2][3] - 中证银行指数2013-2025年6月年化收益率6.7%,含分红达11.31% [14] - 历史最大回撤37.08%(2015年6-8月) [15] 银行业商业模式与周期性特征 - 银行收入模型为"两收入两费用":利息收入(利差)、非利息收入、利息费用、风险准备金 [5][9] - 经济上行周期利差扩大且风险准备金减少,下行周期则相反 [10][11] - 行业强周期性特征明显,适合用市净率估值 [12] 银行指数基金收益来源 - **估值提升**:中证银行市净率从2019年5月0.87升至2025年6月1.14 [22][23] - **净资产增长**:2014-2024年银行净资产持续增长,为指数上涨核心动力 [25][26] - **股息率提升**:政策推动下分红比例从30-40%提升至40-50% [29][34] 银行指数估值与止盈策略 - 当前中证银行市净率1.14,处于正常偏高区间 [44] - 两种主流止盈方式:收益率达30%止盈或高估止盈 [39][40] - 螺丝钉采用分批卖出策略:高估后每周卖出10%,随估值升高加大比例 [48][52] 政策环境对银行业影响 - 2023-2024年出台多项分红激励政策,包括《新国九条》要求提高分红率 [32] - A股2024年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分红公司数量持续增加 [33] - 监管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多次分红、预分红等方式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32] 市场风格轮动案例 - 2018年5星级低估阶段投资的基本面60/120等品种,2021年高估止盈获利 [46] - 中证红利、300价值等品种自2018年持有至今仍处正常估值区间 [47]
[6月26日]指数估值数据(银行指数强势,要止盈吗;红利估值表更新;指数日报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6-26 21:50
市场表现 - 大盘连续3天上涨后略微下跌,当前评级4.9星 [1] - 大中小盘股普遍下跌,银行指数逆势上涨 [2][3] - 港股开盘下跌但收盘跌幅收窄,科技股相对坚挺 [5] 银行指数分析 - 银行指数近期创历史新高,2022-2024年价值风格强势推动其上涨 [6][9][14] - 历史表现呈现周期性:2014-2015年被称为"大烂臭",2019-2021年跑输成长股(成长指数涨150% vs A股整体80%),2022年后估值盈利双击 [7][8][19] - 当前估值正常偏高,二季度财报更新后或降低 [20][21] - 部分投资者持有收益率达40-50% [22] 投资策略 - 止盈建议分两种:高估止盈或收益率止盈,当前可分批操作(如分10份每周卖1份) [23] - 低估值时期(如2018-2020年)是买入机会,未来风格轮动可能再次导致银行指数被低估 [16][17] 红利指数数据 - 上证红利市盈率9.86、股息率4.85%,中证红利市盈率9.99、股息率4.65% [37] - 红利质量指数ROE达18.66%,但股息率仅2.87% [24] - 恒生红利低波动股息率5.01%,沪港深红利低波股息率3.43% [24] 风格轮动特征 - A股典型存在大小盘轮动(2014-2015小盘牛 vs 2016-2017大盘牛)和成长价值轮动(2019-2021成长牛 vs 2022-2024价值牛) [15] - 银行与红利指数差异:银行按市值加权,红利按股息率加权且部分指数不含金融股 [11][12] 其他指数动态 - 沪深300市盈率13.21,中证500市盈率24.63,中证1000市盈率35.88 [37] - 纳斯达克100市盈率29.08,标普500市盈率23.95 [37] - 债券指数中30年期国债年化收益13.36%,但最大回撤-16.37%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