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测试

搜索文档
这30家公司决定中国硬科技未来!
和讯· 2025-07-01 16:33
中国硬科技上市公司增长潜力榜核心观点 - "硬科技"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支点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尤其在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 - 榜单从A股与港股1326家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中遴选出前30高成长代表,涵盖半导体、人工智能、信息安全、IT硬件等关键技术领域[1] - 上榜企业不仅在业绩扩张上表现出强劲爆发力,更在研发投入上展现极大决心,代表中国硬科技赛道中的"未来新势力"与"产业新坐标"[1] 榜单构成与细分领域 半导体赛道TOP10 - 长川科技: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产品包括集成电路测试设备(探针台、分选机、AOI系统)[4] - 乐鑫科技:物联网芯片设计企业,产品包括Wi-Fi MCU芯片、AloT开发框架[4] - 海光信息:高端处理器供应商,产品包括海光x86高性能通用CPU及协处理器DCU[6] - 恒玄科技:智能音频SoC芯片供应商,产品包括智能音频SoC芯片、TWS耳机主控芯片[6] - 普冉股份:非易失性存储芯片供应商,产品包括NOR FLASH、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及MCU[7] 硬件设备赛道TOP10 - 燕麦科技:智能化、自动化测试设备提供商,产品包括FPC自动化测试设备、消费电子智能测试系统、新能源电池测试设备[21] - 大族数控:PCB专用设备提供商,产品包括PCB钻孔机、PCB成型机、检测设备[22] - 珂玛科技:先进陶瓷材料及零部件企业,产品包括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泛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22] - 锐明技术:AloT智能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包括商用车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含AI算法,疲劳驾驶预警)、车载摄像头(4K/8K)、智慧交通管理平台[22] - 仕佳光子:光通信核心元器件供应商,产品包括PLC光分路器、AWG芯片、DFB激光器[26] 软件服务赛道TOP10 - 海天瑞声: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企业,产品包括多模态AI训练数据(语音/视觉/文本)、自动化标注平台[25] - 麒麟信安:操作系统及相关产品研发商,产品包括操作系统(电力/国防专用)、云桌面系统、数据加密防护系统[25] - 金山软件:办公软件及信息安全企业,产品包括WPS Office办公软件、网游产品[26] - 和达科技:水务领域信息化建设服务提供商,产品包括智慧水务解决方案(智能感传终端、漏损监测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26] - 佳缘科技: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包括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星载/机载安全平台)、医疗大数据安全系统、密码资源池[26] 中国硬科技公司发展五大趋势 趋势1:半导体自主可控进程提速 - 半导体产业呈现"设备先行突破、材料加速替代、制造跟进升级"的梯队发展格局[30] - 长川科技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42亿元,同比增长105.15%;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增长915.14%[29] - 2025年一季度长川科技营收8.15亿元,同比增长45.7%,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624%[29] 趋势2: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 - 硬科技上市公司增长潜力Top30企业整体研发强度平均数为24%,研发投入平均增速24%[32] - 半导体领域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平均为18.6%,硬件设备9.4%,软件服务16.8%[33] - 乐鑫科技过去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2.31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26.13%[34] 趋势3:场景驱动科技应用效率 - 地平线机器人2024年在中国OEM高级辅助驾驶市场份额超过40%[37] - 瑞芯微产品包括RK3588(智能座舱/机器视觉)、RK3568(工业控制)、蓝牙音频芯片(RK3308)等SoC芯片全场景覆盖[38] - 澜起科技DDR5内存接口芯片通过主流CPU厂商验证[38] 趋势4: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 - 海天瑞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39.45%;归母净利润1133.61万元,同比增长137.31%[39] - 麒麟信安2024年营业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75.24%;归母净利润793.57万元[40] - 金山软件2024年营收103.18亿元,同比增长21%;母公司净利润15.52亿元,同比增长221%[40] 趋势5:区域集群下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 硬科技上市公司增长潜力榜30家企业超过一半分布在北上深三个一线城市[41] - A股和港股上市的1326家信息技术公司,CR10城市集中度达到66%[41] - 深圳硬科技上市公司数量213家,总市值4.58万亿元;北京183家,2.73万亿元;上海116家,7.71万亿元[44]
复旦微电董事会换届后,新任董事长首度发声!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9:47
公司概况 - 复旦微电子专注于关键芯片技术的自主突破与产业化落地,深耕安全加密芯片、FPGA、高可靠模拟器件等核心领域,形成了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FPGA芯片和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等产品线 [2] - 公司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逐步构建起清晰的产品体系与稳定的客户基础,历时二十余年 [2] 管理层换届 - 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卫在公开信中表示,此次换届是在组织架构持续优化、战略方向日益清晰的背景下作出的关键决策 [3] - 原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施雷及两位原独立董事对换届方案提出异议,主要涉及股东席位安排不合理、经营层领导班子波动大等问题 [3] - 6月18日股东大会上,新一届董事会成员选举等议案获通过,张卫当选董事长并兼任总经理,同时聘任了新的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 [4] - 原董事长蒋国兴、原总经理施雷、原副总经理俞军均未获得新一届董事或高管提名,其中蒋国兴和俞军曾对换选方案投赞成票,施雷反对 [4] 股权结构 - 截至5月31日,复旦大学通过复芯凡高间接持有公司12.99%股份,百联集团和上海市商业投资集团通过复旦复控间接持有12.38%股份 [5] - 原管理层中,蒋国兴和施雷各持有721万股(0.88%),俞军持有52.25万股 [4] 新任管理层背景 - 新一届董事会中,张卫、沈磊、闫娜均来自复旦大学,在半导体学术研究及产业领域具备经验且不直接持股 [5] - 张卫现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工艺和材料研究,兼任多个行业重要职务 [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35.9亿元(+1.51%),归母净利润5.73亿元(-20.43%),毛利率下降5.26个百分点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88亿元(-0.54%),归母净利润1.36亿元(-15.55%) [6] 战略方向 - 公司将锚定高自主性、高可靠性、高技术壁垒的关键芯片赛道,推进产品平台化建设,增强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7] - 未来将加快打通校企协同、产融结合的关键通道,构建更具韧性的发展格局 [7] - FPGA芯片在AI、边缘计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公司计划把握相关行业机遇 [6]
长川科技拟募31亿加码研发迭代 股价累涨近29倍首季净利增26倍
长江商报· 2025-06-26 07:52
核心观点 - 长川科技计划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31.32亿元,用于半导体设备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以缩小与海外巨头的差距[1][5][6] - 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大幅增长,2024年达10.25亿元,较2016年增长约40倍[2][10]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倍,主要受益于市场需求旺盛及成本控制[3][18] - 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来累计股价上涨近29倍,资产规模增长约27倍[4][17] 半导体设备研发 - 公司计划总投资38.40亿元用于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其中拟投入募集资金21.92亿元[7][6] - 研发项目旨在提升测试机、AOI设备技术深度,推动进口替代并完善产品线[8] - 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为13.6%,中高端设备国产化率提升空间较大[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28.14%,研发人员占比54.18%[11] - 公司已拥有超1000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超350项[11] - 2016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从0.25亿元增至10.25亿元,累计增长约40倍[2][10] 公司发展历程 - 2017年IPO募资1.89亿元用于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建设[14] - 2020年定增募资4.90亿元用于收购新加坡STI公司[15] - 2023年收购分选机制造商EXIS公司并募资2.77亿元[1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6.42亿元,同比增长105.15%,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增长915.14%[17]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45.74%,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623.82%[18] - 公司总资产从2016年底2.77亿元增至2024年一季度77.64亿元,增长约27倍[1][17] 市场认可 - 产品获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等国内龙头封装测试厂商使用[17] - 子公司STI产品销往日月光、安靠、美光等国际知名半导体企业[17]
伟测科技(688372):激励目标彰显增长决心,拟新投建成都基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22: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公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102.1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69% [4] - 股权激励范围非高层员工,业绩目标彰显增长决心,激励业绩目标为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14/17/20亿,目标同比增长30%/21.4%/17.6% [7] - 拟在成都投建新基地,2025年产能建设提速,此前公司未在西南地区设厂 [7] - 持续加码无锡和南京基地投资,优化营收结构,2024年无锡基地营收6.78亿、净利润1.21亿,南京基地营收2.3亿、净利润0.17亿 [7] - 逆周期继续加大投入,2024年完成资本性支出14.83亿元,截止2025Q1固定资产增长至31.25亿元 [7] -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7/2.49/3.62亿元,对应PE为50/35/24X [7] 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6月25日收盘价59.27元,一年内最高/最低99.99/33.97元,市净率3.3,息率0.57,流通A股市值60.88亿元,上证指数3455.97,深证成指10393.72 [1]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23.33元,资产负债率48.67%,总股本1.48亿股,流通A股1.03亿股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77|285|1401|1808|2306| |同比增长率(%)|46.2|55.4|30.1|29.1|27.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8|26|177|249|362| |同比增长率(%)|8.7|8577.5|37.9|41.1|45.3| |每股收益(元/股)|1.13|0.23|1.19|1.68|2.44| |毛利率(%)|37.1|32.7|38.9|39.2|39.5| |ROE(%)|4.9|1.0|6.4|8.3|10.7| |市盈率|69|-|50|35|24| [6]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737|1077|1401|1808|2306| |减:营业成本|450|677|855|1100|1395| |减:税金及附加|2|3|4|5|7| |主营业务利润|285|397|542|703|904| |减:销售费用|24|36|46|60|76| |减:管理费用|52|72|93|120|154| |减:研发费用|104|142|175|208|242| |减:财务费用|37|36|58|69|67| |经营性利润|68|111|170|246|365| |加: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5|-3|0|0|0| |加: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0|0|0|0|0| |加:投资收益及其他|31|27|20|20|20| |营业利润|96|136|188|265|385| |加:营业外净收入|0|0|0|0|0| |利润总额|96|136|188|265|385| |减:所得税|-22|8|11|16|23| |净利润|118|128|177|249|362|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8|128|177|249|362| [9]
利扬芯片: 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5 00:28
公司债券概况 - 公司获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52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52,000万元,期限6年 [1] - 债券票面利率:第一年0.3%,第二年0.5%,第三年1.0%,第四年1.5%,第五年2.0%,第六年2.5% [1] - 募集资金用途:52,000万元用于"东城利扬芯片集成电路测试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是国内知名独立第三方专业测试技术服务商,主营业务包括集成电路测试方案开发、12英寸及8英寸晶圆测试服务、芯片成品测试服务等 [2] - 2024年营业收入48,812.56万元,同比下降2.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61.87万元,同比下降383.69% [2][3] - 2024年总资产259,274.76万元,较期初增长25.0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0,677.44万元,较期初下降1.46% [2]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425.17万元,同比增长3.98% [3]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5.95%,同比增加1.01个百分点 [3]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56.74%,同比上升11.48个百分点;流动比率1.71,速动比率1.65 [5]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实际募集资金51,288.91万元,2024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28,480.15万元 [4] - "东城利扬芯片集成电路测试项目"累计投入26,182.59万元,完成进度53.43% [4] - "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2,297.56万元,完成进度100.38% [4] 公司信息披露与偿债能力 - 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披露了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和其他兑付兑息相关公告 [5] - 公司2024年末短期偿债指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资产负债结构处于正常水平 [5] - 本次可转债无增信措施,发行人制定了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并聘请债券受托管理人 [7]
它们来IPO了!
IPO日报· 2025-06-10 16:23
6家企业的IPO辅导备案情况 - 6月2日至8日,证监会官网新增披露6家企业进行辅导备案,包括英派瑞、江苏永成、辛巴新材、朗迅科技、凯龙洁能、能源科技 [1] 英派瑞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 6月3日在安徽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拟北交所IPO,辅导机构为国元证券 [5] - 创建于2010年8月,注册资金2.43亿元,主要产品包括尼龙扎带、钢钉线卡等塑料配件 [5]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67亿元、5.69亿元、6.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65.94万元、6930.77万元、7114.8万元 [7] - 终端客户包括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中国中铁、华为等国内知名企业 [3][7] - 控股股东长虹塑料集团持股31.92%,实际控制人郑元和家族合计控制53.76%股份 [6] 江苏永成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6月5日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东吴证券 [9] - 成立于2014年6月,注册资本1.18亿元,主营汽车内外饰件 [9]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5亿元、7.3亿元和12.3亿元,同比增长41.4%、32.2%和69.9% [9] -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0万元、6687万元和1.0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25.9%、32.1%和53.4% [9] - 第一大客户为奇瑞汽车,其他客户包括比亚迪、小鹏汽车等 [9] 辛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月4日完成IPO辅导备案,拟北交所上市,辅导机构为开源证券 [11] - 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6177.36万元,主营光伏钢化玻璃 [1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53.99% [12] - 2024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29.41万元,同比增长41.59% [12] - 实际控制人荀静合计持股72.72% [12] 朗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月4日完成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广发证券 [14] - 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测试综合服务商 [14] - 历经5轮融资,获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谢世煌青睐 [15] - 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2022年7月26日,投资金额达数亿元 [15] - 控股股东为董事长徐振,持股23.15% [16] 凯龙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6月6日启动IPO辅导,拟北交所上市,辅导机构为招商证券 [18] - 成立于2011年,主营油气田放空天然气净化回收业务 [18] - 2024年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下滑9.92% [19] - 2024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36.04% [19] - 实际控制人曾强合计控制74.69%股权 [19] 京东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月6日完成IPO辅导备案,拟北交所IPO,辅导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21] - 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约12.4亿元,主营综合节能业务 [21] - 京东方直接持股68.4%,为控股股东 [2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2亿元、7.54亿元和10.12亿元 [22]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26%,但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0.95% [22]
它们来IPO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6-10 16:17
6家企业IPO辅导备案情况 - 6月2日至8日,证监会官网新增披露6家企业进行辅导备案,包括英派瑞、江苏永成、辛巴新材、朗迅科技、凯龙洁能、能源科技 [1] 英派瑞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 6月3日在安徽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拟北交所IPO,辅导机构为国元证券 [4] - 创建于2010年8月,注册资金2.43亿元,主要产品包括尼龙扎带、钢钉线卡等塑料配件 [4] - 2014年1月24日在新三板挂牌 [4] - 2022年4月曾申请北交所IPO但于9月终止,2023年12月再次谋求上市 [5] - 控股股东长虹塑料集团持股31.92%,实际控制人郑元和家族共同控制53.76%股份 [5]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67亿元、5.69亿元、6.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65.94万元、6930.77万元、7114.8万元 [6] - 终端客户包括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中国中铁、华为等 [6] 江苏永成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6月5日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东吴证券 [8] - 成立于2014年6月,注册资本1.18亿元,主营汽车内外饰件 [8] - 控股股东蒋春平直接持股48.95% [8]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亿元、7.3亿元和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4%、32.2%和69.9% [8] -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0万元、6687万元和1.03亿元 [8] - 主要客户包括奇瑞汽车(第一大客户)、比亚迪、小鹏汽车等 [8] 辛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月4日在江苏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拟北交所上市,辅导机构为开源证券 [9] - 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6177.36万元,主营光伏钢化玻璃 [10]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53.99%,归母净利润6629.41万元,同比增长41.59% [11] - 实际控制人荀静合计持股72.72% [11] 朗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月4日在浙江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广发证券 [12] - 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测试综合服务商 [12] - 历经5轮融资,获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谢世煌青睐 [13] - 控股股东徐振直接持股23.15% [14] 凯龙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6月6日在新疆证监局启动IPO辅导,拟北交所上市,辅导机构为招商证券 [15] - 成立于2011年,主营油气田放空天然气净化回收等业务 [16] - 2024年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下滑9.92%,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36.04% [18] - 实际控制人曾强合计控制74.69%股权 [18] 京东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月6日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拟北交所IPO,辅导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19] - 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约12.4亿元,主营综合节能业务 [19] - 京东方直接持股68.4%,为控股股东 [19]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2亿元、7.54亿元和10.12亿元 [20]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4.26%,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95% [20]
鹏武电子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金雨茂物领投
搜狐财经· 2025-05-23 14:47
融资情况 - 鹏武电子顺利完成A+轮数千万融资 由金雨茂物领投 [1] - 新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产能布局 推动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自主创新与国产化替代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 在上海张江设有销售中心 在苏州工业园区设有研发中心 在浙江嘉兴设有制造基地 [3] - 专注于高速数字、高精度模拟和无线射频等领域的集成电路晶圆和芯片测试验证设备 [3] -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提供一站式测试解决方案 助力客户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精度、保障产品质量 [3] 技术实力与产品 - 聚焦数字芯片、数模混合芯片及高精度模拟芯片的测试需求 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多项突破 [3] - 量产检测设备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统一 提供通用型测试机 可单台覆盖数字、数模混合、模拟电源的测试要求 [3] - 高端ATE测试设备"P2"和高速数字仪表"HSS10G"已实现客户端导入 可测试引脚数千IO、速度高达10Gbps的高端芯片 [4] - 形成P系列和V系列完整产品线 覆盖晶圆制造、先进封装测试等领域 [4] 市场地位与布局 - 集成电路测试设备技术门槛高 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 公司技术已可与国际高端产品抗衡 [3][4] - 产品成功打入欧洲、东南亚及中国台湾市场 [4]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持续完善“8+8+4”产业体系,构建东莞新质生产力培育高地[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9 09:07
东莞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东莞市构建"8+8+4"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形成立体化产业生态[1][14] - 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包括食品饮料、造纸及纸制品、纺织服装等,2024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9.1%[7][9] -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7][14] - 四大未来产业包括下一代移动通信、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瞻布局培育新动能[1][14] 东莞市经济运行 - 2024年东莞市GDP达12282.15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800.80亿元,增长6.6%[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8%,化工制造业增长8.7%[7]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7] - 智能手表、路由器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1.5%、46.8%,高技术产品快速增长[7] 企业创新与资本市场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3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200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9] - 2024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500家,新增A股上市企业4家,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六[9] - 代表企业包括生益科技、拓斯达、易事特等,覆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多个领域[2][24][25]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东莞出台《关于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11][12] - 目标到2027年培育7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超42%[17]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力争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30] 产业空间布局 - 构建"一主两副六片区"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强化行政文化功能,松山湖和滨海湾聚焦科技创新[19][21] - 形成电子信息制造、电气机械两大千亿级支柱产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新兴产业[21][22] - 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基础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次发展[21][27] 发展趋势 -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突破半导体等"卡脖子"技术,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29] - 加速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耦合,建设智能工厂,推动全流程智能化升级[30] -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建设零碳园区[31] - 深化与广深产业协同,打造"湾区制造+全球市场"开放型经济[32]
利扬芯片: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6 17:11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8,812.56万元,同比下降2.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61.87万元,同比下降383.69% [29][30] - 营业成本38,611.90万元,同比上升10.17%,主要因产能释放导致折旧等固定成本上升及消费类芯片辅料用量增加 [30][49] - 研发费用7,783.18万元,占营收比例15.95%,同比提升1.01个百分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5项累计达39项 [30][36] - 财务费用3,343.65万元,同比激增105.73%,主要系可转债发行及银行贷款增加所致 [30][49] - 商誉减值2,441.53万元,因控股子公司千颖电子受行业环境影响业绩不及预期 [48][49]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提出"一体两翼"战略:主体为集成电路测试,左翼发展晶圆减薄/激光开槽技术,右翼布局超宽光谱图像传感芯片 [31][32] - 晶圆减薄技术实现25μm以下加工,激光隐切技术将切割道缩至20μm并量产,提升裸片数量30%以上 [31][32] - 调整产能策略为"确定项目驱动",从泛化式布局转向精准投入,2024年测试产能投入同比减少27.60% [28][52] -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建立五个测试基地,贴近半导体产业链集群 [37] 融资与授信计划 - 拟申请不超过2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授信类型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 [12][13] - 计划以资产抵押/质押等方式提供担保,控股股东黄江提供20亿元连带责任担保 [12][13] - 拟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用于主业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 [16][17][18] 公司治理与股东会议 - 2024年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年度报告、利润分配等议案 [22][23] - 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1.42亿元滚存至下年度 [9] - 独立董事津贴8万元/年,监事会主席津贴5万元/年,职工监事按岗位确定薪酬 [11][12]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网络投票,需提前30分钟签到并验证股东身份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