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全程物流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安通控股: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20:09
行业环境分析 -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地缘冲突频发,但集运市场需求仍保持韧性,亚太和新兴市场推动全球贸易量未大幅下滑[3] - 国际集运市场运价高位震荡且波动性显著增加,内贸市场在政策支持与制造业复苏推动下展现较强稳定性与增长潜力[3] - 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0.2%,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调降至2.3%[3] - 中国2025年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3] -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1.3万亿元,一、二季度分别增长5.7%、5.5%,为国内集装箱运输需求提供支撑[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水路货运量48.96亿吨,同比增长4.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73亿TEU,同比增长6.9%[3] - 外贸集运市场受需求波动和贸易摩擦影响,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1,252.63点,同比降低19.22%[4] - 内贸集运市场受益于政策支持和供需结构改善,泛亚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PDCI)均值1,195.00点,较去年同期上涨10.62%[5] - 全球制造业虽运行在收缩区间,但指数连续小幅上升,恢复力度增强,供应链补库需求逐步释放[6] - 中国制造业PMI连续回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带动制造业回暖[7] 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84亿元,同比增长24.60%,利润总额6.52亿元,同比增长187.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长231.49%[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18亿元,同比增长131.36%,期末总资产145.2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12.84亿元[2][10] - 基本每股收益0.1210元/股,同比增长231.5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64%,增加3.13个百分点[2] - 国内海运计费箱量155.73万TEU,同比增长13.94%,集装箱吞吐量828.20万TEU,同比增长13.01%[10] - 国际物流相关业务收入5.03亿元,国内物流相关业务收入38.47亿元,按板块分类海运业务收入37.22亿元,铁路业务收入1.20亿元,公路业务收入5.08亿元[10]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22.33%,财务结构稳健,经营性现金流充裕[18] 业务网络与战略 - 公司在全国设立44个海运网点,覆盖156个业务口岸,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在国内116个主要港口位列前三,主营国内航线干线33条[11] - 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天津港集团、广州港集团共同打造"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精品航线,提升内贸航运服务品质[11] - 与厦门国贸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聚焦内贸集装箱物流、海铁联运、供应链金融及数智化联通等领域[12] - 与辽宁港口股份、广州港股份、信风海运物流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构建南北物流大通道[12] - 国际航线上运营16艘集装箱船舶,总运力71.66万载重吨,主要用于对外期租[13] - 设有铁路网点8个,覆盖哈尔滨、吉林、西安、昆明、贵阳等关键区域,铁路直发线路21条,海铁线路227条,涉及业务铁路站点254个,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295个城市[14] - 与国铁集团签订多式联运"一单制"合作协议,实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自有运力153.01万载重吨,占总运力66.93%,加权平均外租运力75.60万载重吨,内贸集运市场投放加权平均运力156.95万载重吨[21] - 在全球集装箱船舶企业中综合运力排名第25位,位居国内内贸集装箱物流企业前三甲[21] 公司治理与股东 - 招航物流持有公司13.80%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其合伙人包括招商局港口集团、中航信托、泉州交发置业等央企与地方国企[18] - 中外运集运计划自2025年7月15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3.60亿元,不超过7.20亿元,增持价格不超过3.20元/股[17] - 中国外运计划自2025年7月31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3.00亿元,不超过6.00亿元,增持价格不超过3.20元/股[17]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招商轮船旗下的中外运集运100%股权及招商滚装70%股权[16] 投资与资产 - 公司投资不超过12.10亿元建造20GP和40HC集装箱,已与10家中标对象签署合同,总价款11.18亿元[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33.96亿元,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增加,应收票据0.56亿元,主要系已背书未到期应收票据[24] - 货币资金受限部分包括国内信用证保证金0.32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0.21亿元、银行保函保证金6.46万元[25]
500亿巨头,重启整合!
中国基金报· 2025-07-12 18:35
招商轮船收购安通控股股份 - 招商轮船全资子公司中外运集运拟以不超过18亿元收购安通控股股份[2] - 交易完成后中外运集运与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安通控股13.80%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2] - 此次收购距离5月27日终止重组上市方案不到两个月显示公司重启整合战略[4] 交易细节 - 已通过大宗交易以1.06亿元受让东方资产持有的0.79%股份[6] - 拟通过协议转让以2.65亿元受让中化资管持有的1.96%股份[6] - 拟通过协议转让以6.96亿元受让招商港口等持有的5.14%股份[6] - 交易完成后中外运集运将直接持有7.89%股份[7] - 计划2025年7月15日起12个月内增持3.6-7.2亿元股份[7] - 若全额实施增持整体交易总金额约18亿元[8] 业务协同效应 - 安通控股以集装箱航运物流为核心提供全程物流解决方案[10] - 中外运集运擅长外贸支线安通控股深耕内贸骨干网络业务互补性强[10] - 整合后可打造统一品牌或平台增强集装箱物流全链条竞争力[10] 公司财务表现 - 安通控股2025年一季度营收20.42亿元同比增长26.35%[10] - 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71.53%扣非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925.79%[10] - 招商轮船2025年一季度营收55.95亿元同比下降10.53%净利润8.65亿元同比下降37.07%[12]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油轮干散货运输市场运费水平低于上年同期[12]
安通控股: 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7-11 23:1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系依照《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在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 取得营业执照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未披露 [3] - 公司于1998年9月22日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0,000万股 其中内资股10,000万股 于1998年11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3] - 公司注册名称为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Antong Holdings Co, Ltd 注册地址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二路733号国际金融大厦 [3]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231,526,979元 [3] 公司经营宗旨与范围 - 经营宗旨以市场需求为中心 以集装箱航运物流为核心 通过整合水路、公路、铁路等运输资源 以数字智能科技驱动 为客户提供绿色、经济、高效、安全的集装箱全程物流解决方案 [5][6] - 经营范围包括实业投资、投资咨询服务 货物运输及代理 仓储服务(危险品除外) 船舶管理服务 物流配送、包装服务 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等 [6] 公司股份结构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 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 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集中托管 [17][18][1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数为4,231,526,979股 所有股份均为普通股 [21] - 公司发起人为黑龙江黑化集团有限公司 [20]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依照股份份额获得股利 参加股东会并行使表决权 对公司经营行为进行监督 查阅公司文件等权利 [34] - 股东承担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 依认购股份和入股方式缴纳股金 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等义务 [40] 董事会构成与职责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其中职工董事1名 设董事长1人 可设副董事长1名 独立董事人数不得低于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 [109] - 董事会行使制订公司利润分配方案 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 聘任或解聘公司总裁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等职权 [110] 独立董事制度 - 独立董事应保持独立性 不得在公司或其附属企业任职 不得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或是公司前十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等 [127] - 独立董事需具备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 对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128][129] 股东会运作机制 - 股东会分为年度股东会和临时股东会 年度股东会每年召开1次 临时股东会在董事人数不足法定人数或公司未弥补亏损达股本总额1/3等情形下召开 [48][49] - 股东会决议分为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 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 特别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80][81][82]
安通控股拟12.1亿投建集装箱 负债率21%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全国前三
长江商报· 2025-06-16 08:51
投资计划 - 公司拟投资不超过12.1亿元(含税)用于建造20GP(加强型)、20HQ(加强型)和40HQ(标准型)等集装箱,采用自有资金与银行融资相结合的方式 [1][3] - 投资目的是满足运力规划及老旧集装箱资产更新迭代的管理要求,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客户黏性 [3] - 公司提请董事会授权管理层根据业务需求及市场行情择机开展集装箱招投标及采购工作 [3] 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优化,从2021年的30.75%降至2024年的21%,3年优化近10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末为21.73% [1][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在手货币资金24.7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4.27亿元,短期借款1.3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24亿元 [1][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9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70.52亿元 [4] - 2024年实现营收75.49亿元(同比增长2.80%),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7.53%) [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长26.35%),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71.53%) [9] 业务表现 - 2024年完成计费箱量291.01万TEU(同比增长10.85%),集装箱吞吐量1580.12万TEU(同比增长14.99%) [3] - 内贸集装箱平均运价2024年同比下降6.15%,前三季度较年初下降11.67%,但第四季度较前三季度增长55.89% [8] - 国际物流相关业务收入7.2亿元,国内物流相关业务收入68.28亿元 [8] - 海运业务收入63.45亿元,铁路业务收入2.24亿元,公路业务收入9.78亿元 [8] 战略布局 - 公司秉持"三港一航"战略,与上港集团、天津港集团、广州港集团合作,贯通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家战略区域 [1][6] - 依托"水、公、铁与多式联运"融合模式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6] - 终止收购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和广州招商滚装运输有限公司股权,战略重心转向内生增长 [5] - 在全国设立43个海运网点,覆盖161个业务口岸,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在95个主要港口位列前三 [2][7] - 主营国内航线干线34条,基本覆盖国内主要干线港口 [2][7] 行业影响 - 2024年内贸集装箱物流市场竞争激烈,受新增运力投入和沿海干散货市场低迷影响 [8] - 国际海运市场受地缘政治影响,部分航线运力供给紧张推动运价上涨,公司抓住机遇实现国际物流业务收入增长 [8] 创新举措 - 依托现代化船队与数字化网络布局,以及上海、天津、广州三港自动化码头设施 [10] - 将天津—上海、上海—广州双线打造为南北物流高效通道,配置1.5万吨级和3.5万吨级船舶高频次快航(3—4天/班,未来将升级到2天/班)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