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天智航收盘下跌2.73%,最新市净率4.32,总市值56.4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9 20:12
公司股价与市值 - 5月9日收盘价12.48元,下跌2.73%,市净率4.32,总市值56.49亿元 [1] - 股东户数16633户,较上次增加1520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专注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配套设备及耗材、技术服务、手术中心专业工程 [1] - 中国机器人TOP10成员企业,医疗机器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5858.38万元,同比增长102.40% [1] - 净利润-13204889.44元,同比下滑31.22%,销售毛利率75.12% [1] 行业对比 - 行业平均PE(TTM)48.98,PE(静)47.40,市净率4.56,总市值104.17亿元 [2] - 行业中值PE(TTM)36.16,PE(静)37.66,市净率2.34,总市值46.18亿元 [2] - 可比公司市净率:澳华内镜4.75,爱朋医疗4.15,华大智造4.14 [2]
天智航收盘上涨2.86%,最新市净率4.49,总市值58.6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6 21:02
公司股价与市值 - 5月6日收盘价12.96元 单日上涨2.86% 市净率4.49创29天新低 总市值58.67亿元 [1] - 机构持仓方面 6家机构合计持股9076.30万股 持股市值达11.26亿元 包括4家其他机构与2家基金 [1] 公司业务定位 - 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 专注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 配套设备及耗材 技术服务 手术中心专业工程 [1] - 系中国机器人TOP10成员企业 医疗机器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5858.38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02.40% [1] - 同期净利润亏损1320.49万元 同比扩大31.22% 销售毛利率保持75.12%高位 [1] 同业估值比较 - 公司市净率4.49倍 接近行业平均4.53倍 显著高于行业中值2.40倍 [2] - 总市值58.67亿元 低于行业平均103.78亿元 但高于行业中值46.92亿元 [2] - TTM市盈率为负 静态市盈率-48.43倍 与行业平均47.00倍形成反差 [2]
“手术机器人第一股”近3年收入首次下降 天智航回应竞争加剧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18:58
文章核心观点 - 天智航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去年营收下降、亏损收窄,今年一季度业务量回升但净亏损扩大,公司面临竞争和关税等挑战仍坚持国际化战略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减少14.85%,归母净利润-1.21亿元,亏损同比收窄22.54%,是上市以来首次减亏、近3年首次收入下降,业绩改善源于降本增效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务量显著回升,收入同比翻番,净亏损同比扩大超三成 [1] 产品收入结构 - 2024年公司三类产品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配套设备及耗材、技术服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其中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销售额7429.56万元,占比41.54%,较上年同期下降47.39% [3] - 2024年配套设备及耗材销售收入5485.50万元,耗材销售收入5260万元,同比增长55.27%;技术服务收入4295.80万元,“购买技术服务”收入3209.12万元,同比增长103.71% [3] - 2024年配套设备及耗材、技术服务两项收入合计占总营收比例达54.7%,超过一半,而2023年约为30% [4] 手术量情况 - 2024年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完成手术量超3.9万台,同比增长62.5%,但公司收入同比下滑14.85% [4] 面临风险 - 市场竞争加剧,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64家企业115款手术机器人产品获批,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占比47%,天智航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一但有所下降 [5][6] - 关税风险悬而未决,部分重要部件及专用材料为国际厂商生产,国际间关税波动大,不排除供应中断或价格大幅上涨风险 [6] 应对策略 - 公司通过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增强竞争力,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计划根据海外目标市场特点制定差异化市场策略,建立海外服务体系 [6] 国际化进展 - 天智航境外收入从2023年的638.58万元减少到2024年的0元,未给出国际化战略具体时间表,称将动态调整和优化 [7] - 微创机器人用1年拓展多个市场,取得超20台商业化订单 [6]
天智航收盘下跌2.19%,最新市净率4.46,总市值52.6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24 20:06
股价与市值表现 - 4月24日收盘价11.63元,单日下跌2.19%,市净率4.46倍,总市值52.65亿元 [1] - 股东户数达16018户,较上期增加406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2.76万股 [1] 公司业务定位 - 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专注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配套设备与耗材、技术服务及手术中心专业工程 [1] - 位列中国机器人TOP10企业,承担医疗机器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三季报营业收入9212.10万元,同比下滑31.08% [1] - 净利润亏损7617.29万元,同比扩大5.68%,销售毛利率保持67.45% [1] 同业估值对比 - TTM市盈率为负值(-42.76倍),静态市盈率-42.76倍,市净率4.46倍低于行业平均的4.61倍 [2] - 总市值52.65亿元低于行业平均值101.71亿元,但高于行业中值46.06亿元 [2] - 市净率在医疗设备同业中处于中高位,高于天益医疗(1.69倍)、硕世生物(1.16倍)但低于澳华内镜(4.10倍) [2]
天智航收盘上涨2.96%,最新市净率4.53,总市值53.4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21 20:04
公司表现 - 天智航4月21日收盘价11.81元,上涨2.96%,市净率4.53,总市值53.46亿元 [1] - 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9212.10万元,同比下滑31.08%,净利润亏损7617.29万元,同比扩大5.68%,销售毛利率67.45% [1] - 截至2024年三季报,2家基金合计持有天智航478.81万股,持股市值0.59亿元 [1] 行业地位 - 天智航是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中国机器人TOP10成员,拥有医疗机器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资质 [1]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配套设备及耗材、技术服务、手术中心专业工程 [1] 行业估值对比 - 天智航PE(TTM)为-43.42,静态PE-43.42,低于行业平均PE(TTM)47.69和静态PE50.83 [2] - 公司市净率4.53接近行业平均4.76,但显著高于行业中值2.35 [2] - 总市值53.46亿元高于行业中值45.38亿,但低于行业平均102.51亿 [2] 同业公司数据 - 同业公司市净率跨度较大,如天益医疗1.70、硕世生物1.15、诺唯赞2.46、澳华内镜4.13、博晖创新3.98 [2] - 华大智造市净率3.96总市值316.22亿元,热景生物市净率3.68总市值119.99亿元 [2]
天智航收盘下跌3.93%,最新市净率4.41,总市值52.0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16 20:27
公司基本面 - 4月16日收盘价11.5元,单日下跌3 93%,市净率4 41,总市值52 06亿元 [1] - 股东户数16018户,较上期增加406户,户均持股市值35 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 76万股 [1] - 2024年三季报营业收入9212 10万元,同比下滑31 08%,净利润亏损7617 29万元,同比扩大5 68%,销售毛利率67 45% [1] 行业地位 - 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产品涵盖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配套设备耗材及技术服务 [1] - 中国机器人TOP10成员企业,医疗机器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 [1] 同业估值比较 - 公司PE(TTM)为-42 28倍,静态PE-42 28倍,低于行业平均PE45 94倍但高于行业中值29 64倍 [2] - 市净率4 41倍接近行业平均4 71倍,显著高于行业中值2 35倍 [2] - 总市值52 06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01 41亿元,但高于行业中值45 52亿元 [2] 同业公司数据 - 同业可比公司中,华大智造总市值315 97亿元最高,热景生物108 69亿元次之,天智航市值处于中游水平 [2] - 华大基因PE(TTM)-197 28倍,静态PE215 79倍,市净率2 04倍 [2] - 康泰医学静态PE30 81倍为同业少数正值,市净率2 68倍 [2]
《2025新财富机器人上市公司成长价值榜》重磅发布!
新财富· 2025-04-07 19:56
榜单编制方法 - 榜单针对市值500亿以下的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市值按2025年3月21日收盘价计算 [2] - 从研发投入、公司成长性、市场关注度三个维度评估,权重分别为40%、40%、20% [2] - 研发投入指标包括发明专利总数、近三年发明专利增速和研发费用率 [3] - 公司成长性指标包括营收增速、盈利增速和PS(市销率) [4] - 市场关注度指标包括换手率和交易量 [5] 产业链结构分析 - 机器人产业链分为大脑层、执行层和终端层 [6] - 大脑层企业数量与终端层相当,执行层企业数量最多 [6] - 大脑层包括芯片、AI算法、传感器等领域企业如云天励飞、全志科技、中控技术、拓尔思、云从科技、奥比中光、奥普特、凌云光 [9] - 执行层包括关节模组、驱动系统、减速器等关键部件企业如秦川机床、科德数控、绿的谐波、中大力德、巨轮智能、兆威机电、雷赛智能、鸣志电器 [11] - 终端层包括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应用企业如埃斯顿、三丰智能、大族激光、石头科技、科沃斯、亿嘉和、南网科技、机器人、天智航 [1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2] - AI技术特别是ChatGPT的崛起推动机器人行业发展,机器人大模型需要结合多模态数据提升自主决策能力 [8] - 国内精密制造领域积累深厚,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集群供应链响应速度达国际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10] - 中国机器人终端应用市场规模已达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名工人470台(全球第三),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650亿元(年增速21%) [12] - 产业呈现技术集中与产业集中态势,企业从跟跑者向并跑者甚至领跑者转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