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产融合

搜索文档
2万亿城市科产融合暗号:“精准育苗”+组织创新,炸出超强创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8:28
禾元生物科创板上市 - 禾元生物成功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审议 成为科创板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后首家过会企业 [1] - 公司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完成国内III期临床研究 展现出与人血清白蛋白相当的疗效和良好安全性 [9] - 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OryzHiExp) 将重组蛋白产量从传统mg级别提升至30g级别 [8][9] 武汉生物医药产业 - 禾元生物的成功标志着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新跨越 [1] - 武汉正孕育着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核极 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聚合" [9] - 光谷生物城持续释放"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场景红利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6] 武汉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 - 启钠新能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定制化钠离子电池正极产品 武汉已构建完整新材料产业链条 [1][3] - 武汉基金返投比例从1.5降至1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通过资本宽容度换取创新容错率 [4] - 蔚来能源在武汉光谷新建制造中心 预计年内交付换电站约200座 明年最大产能达1500座 年产值逾20亿元 [5] 武汉半导体产业 - 九峰山实验室专注于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器件研发 成为国内首家具有完全自主碳化硅沟槽型MOSFET结构知识产权单位 [7][8] - 实验室推动光谷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集群崛起 吸引长飞先进、先导稀材等百亿级项目落地 [9] - "90后"工艺技术专家葛晓明牵头申请多项专利 参与首批沟槽型MOSFET器件晶圆下线 [8] 武汉人工智能产业 - 华科在校生主导研发的Manus智能体能独立理解复杂任务并自主完成全流程 [10] - 武汉部署20个行业领先水平的大模型 构建"1+5+500"应用场景体系 [14] - 2024年武汉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增长20%以上 [10] 武汉创新生态 - 武汉首创"陪跑式"创业机制 分层建立"幼苗层""青苗层""壮苗层"企业培育库 [3] - 完善政府基金容错机制 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分别允许最高80%和60%亏损 [4] - 环大学创新带汇聚81名领军人才和5000名青年人才 带动培育多家科技企业 [7] 武汉产业数据 - 2024年武汉五大优势产业合计营收增长13.2% 未来产业规模达480亿元 [10] - 武汉人才规模总量超450万人 每年吸引留汉来汉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超30万人 [11] - 推动122个项目纳入国家"两重""两新"重点项目库 [14]
青岛崂山: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科产融合创新型强区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11:34
崂山区科技创新发展 - 崂山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主动融入青岛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科产融合创新型强区 [1] - 强化源头创新"强引擎",打造科技创新策源示范区,贯通"0→1→N"转化链条,塑造成果转化崂山样板 [1]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锻造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1] 企业技术创新案例 -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班组和AR系统实现电解槽核心部件的高精度制造和实时质量检测 [1] - 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自主设计蝶阀加浆斗装置,将硝苯地平缓释片制粒环节的加浆速度从1小时缩短至12分钟,效率提升80% [2] 科技创新支撑数据 - 2024年崂山区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9% [2]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7.67% [2] - 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达8.99%,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80件 [2] - 全区汇聚3所高校、14家科研院所,科技中小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 [2] - 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省瞪羚企业71家,独角兽企业9家,上市企业15家 [2] 产业布局与发展规划 - 发挥实验室体系战略支撑作用,支持两个国创中心高质量发展,培育打造省级服务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 [3] - 计划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个,设立产业创新项目组群,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 [3] - 目标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突破行业关键技术10项以上 [3] - 推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医药医疗等优势产业数智升级 [3] - 促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3] - 前瞻布局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开发等未来产业 [3]
吴桂英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
长沙晚报· 2025-06-05 10:08
科技创新调研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围绕"推进科技创新"主题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 [1] - 调研地点包括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湖南湘江新区 [6] - 实地调研企业包括视比特(长沙)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普瑞玛药物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3][5][6][8] 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 聚焦核心技术攻关,集聚优势力量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4] - 推动"1+2"国家实验室体系、湘江科学城建设、"4+4"科创工程等标志性工程建设 [14] - 围绕"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产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14] 人才与区域发展 - 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青年创新人才集聚 [14] - 加快推进海归小镇、国际人才港及国际社区建设 [14] - 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4] 政策支持 - 坚持"把最优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把最好配套留给创新企业、把最美风景留给科技人才" [14] - 提供用心高效、暖心给力、贴心周到的服务 [14]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走进宁波科产融合系列活动启动会在宁波材料所召开
DT新材料· 2025-05-29 23:39
活动概况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走进宁波科产融合系列活动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举办 旨在搭建国家级科研机构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的高端交流平台 [1] - 活动由宁波市科技局指导 宁波材料所主办 宁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1] -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 上海分院分党组书记 院长 沪区党委书记王华 宁波市委常委 副市长徐岩出席启动会 [1] 会议内容 - 宁波材料所激光极端制造研究中心李琳研究员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时代实践》主旨报告 阐释了中国科学院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程中的战略实践 [1] - 报告剖析了欧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特色模式 提出宁波材料所在探索科产融合新路径过程中打造出的具有宁波特色的创新发展范式 [1] 参会情况 - 来自中国科学院15家院属单位 宁波相关市直部门 各区(县、市)科技管理部门 26家在甬高校院所 科研机构 105家科技型企业等共计250名代表参加会议 [2] - 会议包括企业需求发布 院属单位成果发布 重点项目签约 项目洽谈 专家企业行等环节 [2] 后续计划 - 宁波材料所将借此活动继续推动科产深度融合 实现高质量发展 [2]
2025创新价值转化论坛成功举办
中证网· 2025-05-27 22:04
论坛背景与目标 - 论坛由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主办,主题为"科金教融——2025创新价值转化",旨在探讨金融、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人才培养 - 复旦大学筹建技术转移专业硕士项目(MTT),培养领军型技术经理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人才支持 [1] - 技术转移专业硕士项目(MTT)依托金融学院优势,提供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科创企业发展,并侧重国际技术转移,帮助中国企业技术出海 [2] - 国际金融学院发布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标志着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取得进展 [1] 耐心资本与科产融合 -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强调耐心资本在科技创新"深水区"的关键作用,需打破资源壁垒,构建科产融合完整生态 [2] - 上海国投期待与复旦大学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资源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生态,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核心问题,支持技术创新和青年人才成长 [2] 科创案例分享 - 复旦科创董事长孙彭军分享案例《助力科创成果高质量高效率产业化——做科学家的合伙人》 [3] - 复旦大学光纤研究中心副主任唐璜以颠覆性光子安全通信技术产业化为例,探讨如何跨越成果转化的"达尔文死海" [3]
干出高质量发展确定性——论稳扎稳打、踏踏实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仲观平)
大众日报· 2025-05-22 09:03
港口与外贸 - 日照港作为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高效运作展现山东外贸实力 [1] - 港口承载"新三样"出口,体现山东在外部环境压力下的贸易韧性 [1] 新能源与高端制造 - 比亚迪济南基地1分钟下线1辆新能源车,二期项目2025年6月投产 [2] - 济南二机床大型冲压生产线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出口17国并实现国产替代 [2] - 陇东—山东特高压工程年输送绿电超180亿千瓦时(占总电量50%) [5] 商业航天与硬科技 - 烟台海阳保障16次海上发射任务,"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实现火箭总装到发射全链条 [3] - 全球运力最强固体火箭"引力一号"升空,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投用 [6] 农业与种业创新 - 山东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万亿元全国第一,粮食总产1142亿斤创新高 [10] - 潍坊完成全球首个小麦完整基因组图谱,黄三角农高区改造盐碱地30万亩 [10] - "耕海一号"年产海洋渔业产品15万公斤,开辟"蓝色粮仓"新模式 [10] 工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 海尔卡奥斯链接企业90万家,服务16万家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6] - 80个重点行业"产业大脑"覆盖41个工业大类,构建60余细分行业数据仓 [6] 对外开放与制度改革 - 自贸试验区累计15项改革成果全国推广,民营资本首次进入核电领域 [7] - 烟台港开行全国首趟"一单制"跨境铁海联运班列,中欧班列海外集结中心落地老挝 [7] 文化科技融合 - 2024年山东规模以上文化新业态企业329家,同比增长26.5% [11] - 东方影都、临沂琅琊古城成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名片 [11] 经济数据表现 - 山东2024年GDP即将突破10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增速6%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16]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 [16] 企业动态 - 万华化学、南山铝业等鲁企通过回购应对关税波动,展现实体韧性 [18] - 山东省供应链管理协会建立"护航清单",电商平台设"山东外贸优品馆"助企业消化库存 [18]
吴桂英调研开福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长沙晚报· 2025-05-07 09:52
调研活动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在开福区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1] - 吴桂英来到湘雅路街道百善台社区,了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基层减负等工作 [3][9] - 吴桂英调研湖南泛联新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9] - 吴桂英调研鼎通科技新能源连接器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7][9] - 吴桂英以"四不两直"方式督导吉祥巷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安全管理、消防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 [9] 产业发展 - 吴桂英鼓励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速释放创新动能 [9] - 强调要加快音视频、信创、生物医药大健康、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 [12] - 深化"马栏山""金霞"协同联动 [12] 企业动态 - 湖南泛联新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调研,吴桂英鼓励企业加强科技攻关 [5][9] - 鼎通科技新能源连接器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生产基地被调研,吴桂英鼓励企业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7][9]
逐新向高,城区经济多点开花
新华日报· 2025-05-07 05:24
经济发展概况 - 云龙区以1%的面积贡献徐州5%的GDP,投资强度连续5年居主城区首位,商品房销售面积、财税贡献度连续3年居主城区第一 [1] - 云龙区每年吸引人口净流入超5000人,城市向心力不断增强 [5] 消费与文旅产业 - 云龙区消费提质扩容和文旅融合是推动城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盒马鲜生区域首店为东部商圈引流超百万人次 [2] - 德基广场即将开业运营,预计150余个品牌首入徐州,带动中心商圈新增外来消费30%以上 [2]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157.5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65.16%),旅游总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7.74%) [2] 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 - 检验检测产业园集聚33家机构(占徐州1/5),覆盖20个领域、293个产品类别、12489项检测参数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达73家,2023年营收140亿元(全市第一) [3]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2023年营收13.4亿元(历史新高),重点布局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等赛道 [3] 金融与区域协同 - 金融服务中心集聚195家金融类和总部型企业,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审批周期从5天压缩至24小时 [4] - AI算力服务平台为12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效率40% [4] - 淮海国际博览中心"五一"车展接待观众15.75万人次,销售车辆5398辆(金额7.77亿元),40%订单来自周边城市 [5]
湖北勾勒产业倍增“施工图” 目标五年工业规模达10万亿级
长江商报· 2025-05-01 08:03
湖北省产业倍增战略核心内容 - 湖北省发布《行动方案》提出产业倍增战略,目标到2027年工业规模达7万亿级、服务业达4万亿级,2030年工业达10万亿级、服务业达5万亿级,2035年产业能级跃居全国前列[1] - 战略围绕制造业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和后劲四个方面,谋划七大行动并细化任务分工清单[1] - 七大行动包括产业能级跃升、科产融合领航、数实融合赋能、链群协同提质、绿色制造转型、区域产业协作和现代服务扩容[2][3] 七大行动具体部署 - 产业能级跃升行动:通过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三线并进"推动集群升级[2] - 科产融合领航行动:突破关键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做强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2] - 数实融合赋能行动:以智能化推动转型,促进智能转型提质、数智底座升级和数字产业壮大[2] - 链群协同提质行动:通过育企、强链补链和扩展壮群提升链群发展能级[2] - 绿色制造转型行动:协同推进节能降碳、绿色制造和循环利用[2] - 区域产业协作行动:高标准布局产业、推进区域协同和融入全球供应链[3] - 现代服务扩容行动:从文旅、商贸物流和科技服务三方面推动五大现代服务业发展[3] 实施保障措施 - 湖北省将围绕产业布局、设备更新、创新研发等谋划支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跨越突破[3] - 计划建设全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制造业企业雁阵梯队培育等创新举措[3] - 科技工作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每年突破6项基础理论、10项关键技术和20项创新产品[4] - 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编制光通信等重点领域创新图谱,推动创新链精准支持产业链[5] - 一季度湖北投资同比增长6.6%,经济大省排名第一、中部省份排名第二[5] - 以武汉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建设国家实验室等产业创新矩阵,聚焦光电子等优势领域攻关[6] 武汉重点推进方向 -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6] - 梯次培育大中小企业,夯实产业底盘[6] - 实施"种苗工程",加强要素保障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6]
吴桂英:全力攻坚二季度 奋力实现“双过半”
长沙晚报· 2025-04-29 11:26
一季度经济形势与二季度工作部署 - 一季度长沙经济运行开局平稳、质效向好、预期增强 体现"工作抓早"成效 [4] - 存在问题和短板需准确把握发展大势 在"时"与"势"中抢抓机遇 [4] - 二季度需保持发展定力 以战斗姿态冲刺"双过半"目标 [4][5] 重点领域工作部署 - **"三个高地"建设**:滚动推进标志性工程重大项目 深化长株潭都市圈建设 [4] - **内需激活**:争资争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4] - **科产融合**: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4] - **改革开放**:落实重点改革任务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4] - **安全稳定**:办好民生实事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4] 重大项目调研情况 - 会前调研兴湘国科科创园项目、兴联路大桥、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 [9][12][14] -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被列为重点调研对象 [14] 会议组织架构 - 区县(市)、园区汇报一季度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6] - 副市级以上领导及市直单位、市管企业负责人参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