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铁网络
icon
搜索文档
从“感知中国”到“分享中国”(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52
中国品牌国际化趋势 - 中国潮玩、影视剧及饮品品牌(如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正风靡全球市场,吸引大量海外消费者[1] - 中国新生代潮流品牌正重塑"中国制造"国际形象,告别复刻国际品牌时代[2] - 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涌现,构成现代中国立体图景[2] 中国消费市场吸引力 - 移动支付便捷性与高铁网络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形成独特消费体验优势[2]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覆盖55国,单方面免签扩展至47国,大幅提升入境便利性[3] - 社交媒体推动中国"旅行热""直播热""潮玩热"形成全球传播效应[3] 产业升级与国际形象 - 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意中国""活力中国"形象在国际传播中持续强化[2] - 硬实力(基础设施)与软实力(文化输出)协同提升,改变传统认知框架[2][3] - 企业创意产品(如"拉布布"潮玩)成为展示中国产业活力的重要载体[1][3]
智库报告:中国大腹地呼之欲出 成都未来或成“全国人口第一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2:27
中国大腹地战略规划 - 报告建议将中国大腹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层级,通过"十五五"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以应对全球化退潮、推动陆路开放和驱动内循环 [1] - 大腹地战略是系统性设计,核心价值包括降低对外依赖、构建内生动力、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通过区域协作突破实现通道经济升级 [1] - 空间结构分为三级圈层:一级为"腹三角"(成渝、西安)核心战略腹地,二级为7大城市群,三级联动10省份形成跨区域网络 [1] 区域经济格局重构 - 大腹地涉及10省市,采用"层级递进"辐射模式,区别于传统"东部—中部—西部"梯度发展,旨在重塑经济地理格局对冲外部不确定性 [4] - "东中西"划分方式已不适应当前发展需求,需突破历史框架重构认知,宏观环境和资源条件发生根本性改变 [4] - 滇桂虽沿边但仍纳入大腹地范畴,因其在对接东南亚经济一体化中具战略地位(云南为西南开放桥头堡,广西为陆海新通道关键区域) [5] 基础设施与人口动态 - 大腹地高铁网络、水运通道、航空枢纽等综合交通体系显著优化,区域内集聚全国航空核心资源(前15大机场占7席) [5] - 人口向西回流趋势明显:2024年成都常住人口增加7.1万至2147.4万,川渝年净流入近30万,贵阳增量19.96万居全国之首 [7] - 预测城镇化深化将强化人口再分配趋势,成都或成全国人口第一城 [8] 经济规模数据 - 大腹地10省市总面积占全国38.76%(54.64万平方公里),GDP总量占全国30.96%(41.76万亿元) [8] - 主要省份数据:陕西GDP3.55万亿元、重庆3.22万亿元、云南3.15万亿元、广西2.86万亿元、山西2.55万亿元、贵州2.27万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