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创新未来混合(LOF)
搜索文档
鹏华基金累计服务客户超2亿,邓召明有了压力
搜狐财经· 2025-11-10 19:23
文/瑞财经 许淑敏 2023年3月,一场以"春江声起共潮生"为主题的鹏华基金基本面投资峰会暨2023年春季投资策略会举 行。 鹏华基金总经理邓召明致辞表示,随着宏观环境的稳中向好和各项改革措施渐次落地,资管行业也将迎 来更多"源头活水"。 但比起致辞内容,他公开的数据更为引人关注。截至2022年底,鹏华基金累计为1.4亿客户提供服务, 总资产管理规模达11141亿元。自创立以来,鹏华基金累计为客户创造2248亿元收益和999亿元分红,合 计3247亿元。 眼下,翻开鹏华基金官网,可以看到披露的最新数据。 截至2025年9月30日,资产管理总规模为13294亿,累计服务客户2.17亿,客户盈利和分红为4693亿。 简单折算下,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鹏华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增加了2153亿元,服务客户增加了0.77亿, 客户盈利和分红增加了1446亿元。 但这样的增长规模,在公募行业内并不突出。尤其是作为"老十家"的鹏华基金,已经被其它的新起之秀 追赶上来。 现年57岁的邓召明,自2008年成为鹏华基金总经理,至今已有17年。他是南开大学国际金融学博士出 身,曾担任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主任科员、中国证监会处长、南方基金副 ...
鹏华基金两基金经理否认“在办公室互殴”,其中一人管理规模超2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1-06 20:10
红星资本局11月6日消息,今日有网传消息称,鹏华基金旗下两位基金经理闫思倩和王子建在办公室互殴,然后报警、送医院了。 11月6日晚间,红星资本局从鹏华基金了解到,两名基金经理均发朋友圈否认此事,称相关内容属于恶意诽谤,严重与事实不符。 历任基金经理 >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闫思倩为鹏华基金旗下知名基金经理。今年上半年,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因布局人形机器人板块取得了亮眼业绩,吸引了 大量投资者,基金规模突破了百亿元,也让闫思倩在基民中"出圈"。 资料显示,闫思倩有超过14年证券从业经历,曾任华创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工银瑞信基金研究员、基金经理。2021年,她凭借在新能源产业链的投 资表现,被市场称为"新能源女神"。2022年初,闫思倩从工银瑞信基金离职,加入鹏华基金,现担任权益投资三部总经理、投资总监、基金经理。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闫思倩共管理6只基金,合计规模为208.02亿元。其中,她与王子建共同管理的产品为鹏华创新未来混合 (LOF) 。闫思倩自2023年3月开始管理该基金,王子建在今年7月9日加入。 章等经理 闫恩倩 从业7年又273天 年化回报20.43% 深耕新能源 ...
网传鹏华基金旗下两位基金经理闫思倩与王子建互殴,已报警、送医院
新浪基金· 2025-11-06 16:2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1月6日消息,网传近日鹏华基金旗下两位基金经理,闫思倩与王子建发生互殴。根据网传截图显示: 闫思倩在办公室骂骂咧咧,王子建受不了了,去掐了他的脖子,然后严思倩正当防卫,拿烟灰缸或者瓶 子,打了王子建的头,然后报警、送医院了。 网传截图如下: 资料显示,闫思倩女士:中国国籍,硕士,曾任华创证券分析师,中银国际证券业务经理,工银瑞信基 金研究部基金经理。2022年1月加盟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担任权益投资三部总经理、投资总监、 基金经理。2017年10月17日至2022年1月13日担任工银瑞信生态环境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 理。2018年11月至2022年01月任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5月7日 担任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07月担任鹏华新能源汽车混合 基金经理。2023年03月25日担任鹏华创新未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2023年05月担任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经理,2024年8月至今担任鹏华科技驱动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 理。 ...
发挥团队优势 公募基金打造共管新模式
证券日报· 2025-07-31 01:19
公募基金行业趋势 - 7月份以来已有109家公募机构旗下400余只基金产品出现基金经理变动,涉及被动指数型、偏股混合型、中长期纯债型等多种产品类型 [1][2] - 行业加速"去明星化",共管产品增多,监管支持团队制管理模式,5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鼓励投研团队建设 [2] - 增聘基金经理多为优势互补或"老带新",例如鹏华基金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创新未来混合(LOF)增聘王子建共管 [2] 基金经理共管模式优势 - 减少决策偏误、提升决策科学性、助力基金平稳运行,同时分散策略风险并避免因个别基金经理离职导致业绩突变 [1][3] - 扩展能力圈和标的覆盖度,例如"老带新"形式有利于机构人才梯队建设 [3] - 需明确角色定位和分工机制以解决潜在的投资决策分歧与协调成本问题 [3] 基金经理能力拓展 - 行业轮动加快背景下,基金经理需突破个人选股偏好,例如刘格菘从新能源板块扩展至港股新消费、互联网等领域 [4] - 核心竞争力包括选股能力、企业动态跟踪能力、深度价值评估能力,短期收益可能依赖择时与交易技巧 [4] - 团队协作有助于集思广益,例如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强调团队管理对平稳运行的积极作用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