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精拿铁
icon
搜索文档
药食同源产业已成为大健康领域的核心风口
中国食品网· 2025-07-01 17:3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达2650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2万亿元)[1] 核心驱动因素 - 药食同源产业核心价值在于以"治未病"理念填补健康管理空白,增长由政策扩容、消费升级、产业创新及社会价值共同驱动[1] 政策红利 - 国家卫健委加速更新《药食同源目录》,2024年纳入地黄、麦冬等4种物质,目录总数达106种(2025年6月数据)[1] - 2024年启动"食品安全全链条追溯"体系,要求企业上传全流程数据,两会提出"负面清单管理"强化原料安全与功效宣称管控[1] 消费需求 - 90%的90后具有养生意识,超半数已付诸行动,"养生咖""水替"等新概念席卷市场,如人参咖啡、黄精拿铁等受年轻人追捧[2] - 场景多元化延伸,从滋补品向日常消费渗透,如盒马迭代3.0版"经方养生水",药膳预制菜茯苓鸡汤、山药排骨汤等[2] 产业创新 - 食品类占比升至60%(即食化、零食化趋势),如"玉竹百合饮"通过低温萃取保留90%多糖成分[3] - 头部企业采用AI气候模型种植,使人参皂苷含量提升20%,酵母合成灵芝酸等技术降低成本40%[3] - 跨界融合加速,老字号同仁堂、李良济联手盒马推养生下午茶,咖啡品牌植入人参、灵芝等原料[3] 社会价值 - 药食同源原料种植带动多地规模化发展,如贵州元坤药业依托刺梨、天麻等道地药材建立GAP基地,形成"种植-加工-品牌"产业链[4] - 名录扩容推动药材食品化,拓展食物来源并提升附加值,践行"大食物观"[4]
让药食同源回归“科学、精准、适度”的本义
消费日报网· 2025-06-25 10:33
药食同源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已突破3700亿元 全产业链估值超过2万亿元 [1] - 药食同源概念成为食品消费市场新宠 凭借"既是食物又可保健"的双重属性迅速蹿红 [1] - 功能性食品、养生饮品和老年食品是药食同源的重点发展方向 [1] 政策支持与目录扩容 - 国家卫健委加速《药食同源目录》扩容 已涵盖106种食药物质 [1] - 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等经典药材完成"食品化"转身 [1] - 政策支持为药食同源市场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 [1] 营销渠道与产品创新 - 电商直播、短视频营销等新渠道将药食同源产品带入年轻消费者视野 [1] - "黄精拿铁""枸杞能量饮""灵芝胶原蛋白果冻"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1] - 行业采用"科学+传统"的营销组合拳 在成分、包装与养生理念上推陈出新 [1] 市场乱象与监管挑战 - 部分企业虚假宣传 将普通食品标榜为具有疾病治疗或防治作用 [2] - 未经批准添加非目录中草药成分的现象存在 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2] -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生产标准不一 部分企业过量使用或随意搭配中药材 [2] 行业标准与消费引导 - 当前《药食同源目录》缺乏使用部位、最大添加量、制备方法等详细规范 [2] - 中药材添加过量可能对肝肾功能不佳的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 [2] - 需要明确药食同源与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的差异 建立系统性标准与消费指导机制 [2] 文化融合与发展方向 - 药食同源食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融合的体现 [3] - 行业需回归"科学、精准、适度"的本义 保障舌尖安全 [3] - 面向"治未病"理念的社会需求 是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