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喷疫苗
搜索文档
全国流感进入快速上升期
第一财经· 2025-11-24 17:10
流感活动水平 - 全国流感活动已进入较快上升期,多数省份达中流行水平,个别省份达高流行水平[3] - 南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比达近四年同期最高水平,北方为7.0%,南方为6.7%[3] - 最新一周全国报告955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其中741起由甲型H3N2病原体引发[3] - 5-14岁年龄组病例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6] 流感疫苗供需情况 - 多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现流感疫苗接种预约激增甚至满员现象[5] - 四价流感疫苗库存充足,但四价亚单位流感疫苗等创新型疫苗库存紧张[5] - 鼻喷疫苗、四价亚单位流感疫苗等创新型疫苗出现阶段性断货或库存较少情况[4][5] - 6-35月龄儿童使用的四价流感疫苗供应稳定,库存充足[5] - 北京等地将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纳入免费疫苗接种队列,预计本月底完成接种计划[6] 抗流感药物市场动态 - 流感季以来京东平台流行性感冒用药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22倍[8] - 特效药速福达、可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倍,达菲成交额同比增长24倍[8] - 最新一周奥司他韦销量环比增长4.5倍,速福达增长5倍,流感检测试剂增长4.8倍[9] - 普通感冒咳嗽用药成交额同比增长2倍,部分中成药品种增长超5倍[8] 药物有效性及监管 - 当前流行季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要流行株,所有检出病原体均为常见已知病原体[9] - 耐药性分析显示当前流行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聚合酶抑制剂均敏感[9] - 现有特效药如奥司他韦和玛把洛沙韦对当前流行流感毒株疗效确切[9] - 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展专项治理,打击哄抬医药用品价格的行为[10]
全国流感进入快速上升期,哪些疫苗、药品需求大?
第一财经· 2025-11-24 16:26
流感疫情态势 - 全国流感活动进入较快上升期,多数省份达中流行水平,个别省份达高流行水平[1] - 南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比达近四年同期最高水平,北方为7.0%,南方为6.7%[1] - 最新一周全国报告955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其中741起由甲型H3N2病原体引发[1] - 5-14岁病例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托幼机构、学校聚集性疫情数量显著增加[3] 流感疫苗供应与需求 - 多地流感疫苗供应整体稳定,未出现药价明显抬升现象[1] - 四价流感疫苗库存充足,但创新型疫苗如鼻喷疫苗、四价亚单位流感疫苗出现阶段性短缺或库存紧张[2] - 6-35月龄儿童用四价流感疫苗供应稳定,绝大多数地区库存充足[2] - 北京、辽宁、陕西等北方省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现流感疫苗接种预约激增甚至满员现象[2] 抗流感药物市场动态 - 流感季以来流行性感冒用药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22倍,其中速福达、可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倍,达菲增长24倍[4] - 普通感冒咳嗽用药成交额同比增长2倍,四季抗病毒合剂、连花清瘟胶囊、蒲地蓝消炎片增长超5倍[4] - 最新一周奥司他韦销量环比增长4.5倍,速福达增长5倍,流感检测试剂增长4.8倍,止咳化痰与解热镇痛类药物增长超3倍[4] 政府举措与政策监管 - 北京将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纳入免费疫苗接种队列,计划于本月底完成全市接种[3] - 浙江、福建、陕西等地为未成年人延长接种时间、增设周末接种专场[3] - 北京、贵州、青海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规范医药用品市场价格行为,打击哄抬价格违法行为[5][6] 病毒特性与药物有效性 - 当前流行季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要流行株,并存甲型H1N1和B型流感共同流行[5] - 所有A(H3N2)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所有A(H1N1)pdm09、A(H3N2)亚型和B型毒株均对聚合酶抑制剂敏感[5] - 现有流感特效药如奥司他韦和玛把洛沙韦对当前流行毒株疗效确切[5]
应对呼吸道感染 重视黏膜免疫
科技日报· 2025-04-22 09:22
呼吸道病毒疫苗保护率不足的原因 - 乙肝疫苗因病毒需长途跋涉至肝脏 易被疫苗激发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消灭 而呼吸道病毒通过呼吸直接感染细胞 肌肉注射疫苗产生的抗体在血液中 远离感染前线[1] - 呼吸道病毒疫苗保护率普遍不高成为疾病防控的痼疾[1] 黏膜免疫的功能和重要性 - 呼吸道黏膜是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天然屏障 通过物理屏障和免疫功能保护机体 黏膜免疫能通过免疫应答和协作制伏病原体[2] - 黏膜免疫具有共同黏膜免疫特性 某一处黏膜组织接受抗原刺激后 其他黏膜免疫组织也会跟随响应[2] - 黏膜免疫与重症治疗密切相关 呼吸道感染重症往往由过度炎症引起 黏膜的炎症免疫稳态调控至关重要[2] - 艾滋病患者肠道黏膜出现严重损伤且难以恢复 可能与免疫重建困难相关[2] 黏膜免疫研究的现状和需求 - 相较于其他免疫器官的研究 黏膜免疫仍存在大量科学空白[3] - 开展黏膜免疫应答机制研究可为新型药物和黏膜疫苗研发提供理论依据[3] - 黏膜疫苗和黏膜药物是研发下一代呼吸道疾病干预策略的必争之地[3] 黏膜免疫策略的创新和挑战 - 鼻喷疫苗可激活黏膜免疫 实验显示其比肌肉注射疫苗更能抵御病毒感染 虽血清中和抗体浓度较低但在鼻腔中诱导出大量特异性抗体[4] - 肌肉注射免疫可诱导系统免疫但不能诱导黏膜免疫[4] - 当前呼吸道病毒疫苗面临困局 流感病毒肌肉注射疫苗有效率约50%且需每年接种 呼吸道合胞病毒肌肉注射疫苗上市后表现不佳[4] - 呼吸道疾病免疫策略需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研发等多层次开展协同攻关[4] 基础研究的不足和前景 - 对病原体感染肺上皮的病理过程和调控机制 以及不同人群黏膜免疫应答差异和调控等机制认识有限[5] - 病原体入侵黏膜可能存在共性机制 找到干预靶点可研发广谱应急疫苗或药物[6] - 加速推进基础研究可为应对公共卫生威胁提供新思路并催生创新防治策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