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5 Ultra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W(01810.HK):业绩再创新高 经营效率提升 关注中长期战略持续兑现
格隆汇· 2025-05-30 09:47
业绩表现 - 2025Q1实现收入1112.93亿,同比增长47.4% [1] - 经调整后利润106.75亿,同比增长64.5% [1] - 手机xAIOT分部毛利率22.8%,环比提升2.2pct [1] - 手机xAIOT分部营业费用率11.4%,环比下降1.8pct [1] 手机业务 - 2025Q1手机收入506.12亿,同比增长8.9% [2] - 中国大陆出货量1330万部,同比增长40%,市场份额18.8% [2] - 平均ASP 1210.6元,同比增长5.8% [2] - 互联网收入91亿,同比增长12.8% [2] IoT业务 - 2025Q1 IoT收入323.4亿,同比增长58.7% [2]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3.8%,平板收入增长72.7%,可穿戴收入增长56.5% [2] - IoT毛利率25.2%,环比提升4.7pct [2] - 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56.1%,首次跻身全球前三 [2] 智能汽车及创新业务 - 2025Q1收入185.8亿,毛利率23.2%,环比提升2.8pct [1] - 经营亏损5亿,亏损幅度收窄 [1] - 汽车交付量7.6万台,ASP提升至23.8万元 [3] - 收入占比提升至16.7% [3] 战略与展望 - 高端化战略逐步向平板等品类拓展 [2] - 重点关注Yu7销量及二期工厂产能爬坡 [3] - 全链路优势包括生态链技术积累、AI投入、供应链管理等 [3] - 中长期战略聚焦硬核科技、高端化、全球化 [3] 估值与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5015/6344/7332亿 [4] - 手机xAIOT业务给予25倍PE,汽车业务给予3倍PS [4] - 2025年估值14404.8亿港元,2026年估值18389.3亿港元 [4]
小米集团-W(01810):业绩再创新高,经营效率提升,关注中长期战略持续兑现
国投证券· 2025-05-28 11: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12 个月目标价为 73.23 港元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 2025Q1 业绩再创新高,经营效率提升,产品力增强,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后续关注中长期战略兑现拉动估值提升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Q1 收入 1112.93 亿,同增 47.4%;经调整后利润 106.75 亿,同增 64.5% [1] 各业务板块情况 手机业务 - 2025Q1 收入 506.12 亿,同增 8.9%;出货量 4180 万台,同增 2.7%;中国大陆出货量 1330 万部,同增 40%,市场份额 18.8% 重回第一;ASP 为 1210.6 元,同增 5.8%;推动互联网收入达 91 亿,同增 12.8% [2] IoT 业务 - 2025Q1 收入 323.4 亿,同增 58.7%;毛利率提升至 25.2%,环比提升 4.7pct;平板出货量同增 56.1% 跻身全球前三 [2] 智能汽车及 AI 等创新业务 - 2025Q1 收入 185.8 亿,毛利率 23.2%,环比提升 2.8pct;经营开支 48 亿,经营亏损 5 亿,亏损幅度缩窄;交付量 7.6 万台,ASP 提升至 23.8 万元,收入占比 16.7% [1][3] 投资建议及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为 5015/6344/7332 亿;手机 xAIOT 分部采用 PE 估值法,给予 25 倍 PE;汽车分部采用 PS 估值法,给予 3 倍 PS;2025 估值 14404.8 亿港元,2026 年估值 18389.3 亿港元 [7] 财务预测 - 主营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在 2023 - 2027 年有相应增长及变化;各业务收入预测也呈现不同增速 [8][9]
小米集团-W:高端化战略里程碑,小米发布SU7 Ultra和15 Ultra-20250301
申万宏源· 2025-03-01 21: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北京时间2月27日晚小米集团举行15 Ultra暨小米SU7 Ultra新品发布会 这是小米集团高端化战略的里程碑 [7] - SU7 Ultra重新定义科技新豪车 性能目标是成为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 科技上出厂即搭载小米HAD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等 豪华上拥有运动豪华内饰设计及出众驾驶质感 [7] - 赛车成绩有望成为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高端化的胜负手 小米SU7 Ultra在上海国际赛车场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圈速 下一站挑战纽博格林 - 北环 高端化汽车品牌形象有望反哺传统主业高端化进阶 [7] - SU7 Ultra定价策略超预期 开售2小时大定过10000台 标准版52.99万元 纽北限量版81.49万元 有望在豪华电动车市场再造爆款 [7] - 重申 “手机×AIoT” 高端化战略 小米15 Ultra定位巅峰影像科技旗舰 起售6499元 管理层目标未来5年实现6K+超高端市场全面突破 视iPhone为唯一对手 产品与服务全面对标 并兼容苹果生态争取潜在用户 还有其他新品发布 [7] - 小米的效率模型 - 商业模式正在进阶 向高端消费科技品牌进化 具备独特业务组合和竞争优势 维持小米集团2024 - 2026年Non - IFRS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44/295/367亿元 2025E/2026E PE为41X/33X 维持 “买入” 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年份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同比增长率(%)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同比增长率(%) | 每股收益(元/股) | 市盈率 | 市净率 | | --- | --- | --- | --- | --- | --- | --- | --- | | 2022 | 280,044 | -15 | 8,490 | -62 | 0.34 | 141 | 8.36 | | 2023 | 270,970 | -3 | 19,274 | 127 | 0.76 | 62 | 7.32 | | 2024E | 353,967 | 31 | 24,388 | 27 | 0.96 | 49 | 6.56 | | 2025E | 433,727 | 23 | 29,490 | 21 | 1.16 | 41 | 5.78 | | 2026E | 497,949 | 15 | 36,744 | 25 | 1.45 | 33 | 5.03 | [3] 合并损益表 |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 2022 | 2023 | 2024E | 2025E | 2026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280,044 | 270,970 | 353,967 | 433,727 | 497,949 | | 营业成本 | 232,467 | 213,494 | 279,542 | 340,429 | 389,915 | | 销售费用 | 21,323 | 19,227 | 23,969 | 26,891 | 30,624 | | 管理费用 | 5,114 | 5,127 | 5,606 | 6,072 | 7,469 | | 研发费用 | 16,028 | 19,098 | 24,185 | 31,604 | 33,347 |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1,662 | 3,501 | -1,527 | - | - | | 投资收益 | -400 | 46 | 279 | - | - | | 其他收入 | 1,136 | 740 | 721 | - | - | | 其他损益 | -1,369 | 1,697 | 430 | - | - | | 营业利润 | 2,817 | 20,009 | 20,568 | 28,730 | 36,594 | | 财务净收入 | 1,118 | 2,002 | 3,591 | 2,169 | 2,490 | | 利润总额 | 3,934 | 22,011 | 24,159 | 30,898 | 39,083 | | 所得税 | 1,431 | 4,537 | 5,224 | 6,180 | 7,817 | | 净利润 | 2,503 | 17,474 | 18,935 | 24,719 | 31,267 | | 少数股东损益 | 29 | -1 | -49 | - | - | | IFRS归母净利润 | 2,474 | 17,475 | 18,985 | 24,719 | 31,267 | | Non - IFRS归母净利润 | 8,490 | 19,274 | 24,388 | 29,490 | 36,744 | [9] 市场数据 | 项目 | 数据 | | --- | --- | | 收盘价(港币) | 51.85 |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 8417.43 | | 52周最高/最低(港币) | 58.70/12.56 | | H股市值(亿港币) | 13,018.56 | | 流通H股(百万股) | 20,590.62 | | 汇率(人民币/港币) | 1.0839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