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福晟01
搜索文档
承销债券违约“拖累”国都证券卷入4.75亿巨额诉讼纠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7:06
国都证券诉讼事件概述 - 国都证券因作为“20福晟01”债券主承销商被五矿信托起诉,索赔金额高达4.75亿元 [1][3] - 国都证券被指控未勤勉尽责,未能发现发行人福晟集团存在巨额债务违约和重大诉讼 [3] - 公司公告称经营情况正常,该事项暂未对财务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将积极应诉 [3] 案涉债券及发行人情况 - “20福晟01”债券由福晟集团于2020年6月非公开发行,规模10亿元,票面利率7.50%,五矿信托购入4亿元 [4] - 该债券于2022年展期后,福晟集团仍未能支付利息,并于2023年2月被宣布加速到期,至今未履行兑付义务 [4] - 福晟集团为闽系房企,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目前共有5条失信信息、33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金额高达90亿元 [5] 中介机构责任判定参考 - 律师分析认为,参考同类案例,国都证券可能承担10%至30%的连带赔偿责任,全额赔偿可能性较低 [2][7] - 司法实践已形成责任认定体系:故意造假承担全额连带责任,重大过失承担10%-30%责任,一般过失责任比例可降至5%以下 [8] - 中介机构需自证履职合规,否则推定存在过错,未履行穿透式核查最高可处业务收入5倍罚款 [8] 国都证券与浙商证券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都证券营收7.49亿元,同比下降4.42%,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降8.10% [1][10] - 同期浙商证券归母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增长46.49%,但营业收入61.07亿元,同比下降23.66% [10] - 国都证券除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73%至1.25亿元外,自营、投行、资管等主要业务条线收入全面下滑 [11] 国都证券其他潜在风险 - 除“20福晟01”案件外,公司半年报披露另有两起千万级诉讼,涉及私募基金份额转让和“19成龙01”债券承销 [11] - 与国都创投合同纠纷涉及晨鸣纸业拖欠转让价款6255万元,“19成龙01”债券相关诉讼索赔金额为5088万元 [11]
承债违约遭连带索赔,国都证券回应:尚未开庭审理,正在积极应诉
券商中国· 2025-09-12 20:49
诉讼案件概述 - 五矿国际信托就4.75亿元债券违约索赔对国都证券等提起诉讼,案件已被依法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 [1] - 国都证券已委托律师团队积极应诉,并表示本案不会对其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2] 国都证券经营状况 - 公司投行、资管等业务因资格受限导致2025年上半年收入规模下滑 [2] - 自2025年5月15日浙商证券成为控股股东后,正积极完善治理结构并提升内部管理,部分业务板块已企稳回升 [2] 债券违约背景 - "20福晟01"私募债由福建福晟集团于2020年6月发行,后因房地产行业下行导致违约 [4] - 债券发行时福建福晟总资产为955亿元,净资产210亿元,其中670亿元为房地产资产 [8] - 若房地产公允价值下跌30%,资产缩水约200多亿元,叠加财务成本上升最终导致违约 [8] 中介机构责任认定 - 债券虚假陈述案件中,中介机构可能不担责或按过错承担10%等比例责任,责任边界是市场关注重点 [2][8] - 自2021年"五洋债"案后,中介机构被追责的情况增多,但"精准问责"导向正在贯彻 [8] - 国都证券在债券违约后已成立风险处置小组积极化解风险 [8]
国都证券被告上法庭,卷入4.75亿元债券违约案
南方都市报· 2025-09-11 10:42
法律诉讼事件 - 国都证券作为“20福晟01”债券主承销商被指控未尽勤勉义务,未发现发行人福晟集团的债务违约及诉讼风险,导致投资者五矿信托损失[2] - 案件涉及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涉案金额暂计4.75亿元,原告五矿信托请求判令四被告就投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4][5] - 投资损失包括本金损失4亿元、违约前利息损失1500万元、违约后利息损失6000万元、购入佣金4万元、30万元律师费及诉讼费用[5] 债券违约详情 - “20福晟01”债券由福晟集团于2020年6月非公开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2年,票面利率7.50%[3] - 五矿信托于2020年6月29日购入该债券4亿元,2022年6月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议案调整本息兑付安排,但福晟集团于2022年11月22日未能按展期协议支付利息[3] - 2023年2月债券持有人会议宣布债券加速到期,要求福晟集团立即清偿全部本金及未付利息,但发行人至今未履行兑付义务[5] 发行人福晟集团风险状况 - 福晟集团由潘伟明家族创立于1993年,过去以激进扩张闻名,2015年以来大举融资拿地,整体债务近千亿[5] - 目前福晟集团共有5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33条被执行人信息且累计金额高达90亿元、3条限制消费令以及540条相关股权冻结信息[5] 公司经营与并购影响 - 国都证券表示目前整体经营情况正常,上述事项目前暂未对公司经营、财务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后续将积极应诉[5] - 2024年末浙商证券收购国都证券34.25%股份,2025年上半年完成控制权变更,控股股东变为浙商证券,实控人变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6] - 2025年上半年浙商证券营业收入61.07亿元,同比下降23.66%,归母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增长46.49%[6] - 2025年上半年国都证券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下降4.42%,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降8.10%[7] 其他未决诉讼 - 国都证券另有两单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未决诉讼,一单涉及国都创投与晨鸣纸业的私募基金份额转让纠纷,仲裁委裁决晨鸣纸业支付转让款6255万元及违约金115.26万元[7] - 另一单诉讼涉及“19成龙01”债券,发行人成龙建设因信息披露等违法违规被行政处罚,国都证券作为被诉中介机构之一被要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7]